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平顶山地理 >> 浏览平顶山

寻访汝州古园林遗址——太史湖

2013/11/11 10:27:38 点击数: 【字体:

 

    市42中退休教师李世英对古地理和历史颇有研究,他读志书时发现汝州千年前有一园林胜景名曰太史湖,与其年代相近的园林景点还有并州、汾州的柳堤,户县的杜陵和渼陂,岳州的岳阳楼,齐州的四望湖,滁州的醉翁亭等,这些均是北宋前期城市景点建设的典范。当时北宋太平已久,物阜年丰,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廉吏、有名之官争相建造园林,作为游息之所。

    寻访太史湖

    槐柳交荫,桃李成蹊,游人摩肩接踵遍及堤岸。水萍荷菱浮于水面,鹭鸥翔在空中——这是北宋文豪李豸在《李豸方叔记》一文中对太史湖胜景的描述。

    太史湖如今是什么样呢?其具体位置又在哪儿呢?在市史志办有关负责人的帮助下,李世英和记者探访了汝州这座既古老又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城市。

    汝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崔素霞介绍说,如今汝州的古老建筑中可考的都是明清两代的古迹,宋朝古建筑现已找不到明显的痕迹,近年发现的宋代的子城是在现在汝州城区中心稍偏西北的地方。李豸在《李豸方叔记》一文中介绍的地名汝阳楼、尊圣台、州学、昭惠庙现在已无痕迹。

    北宋时期宋金对峙中,中原兵燹不断,汝州作为洛、许、汴要道,被毁坏严重,现在汝州难觅宋代建筑遗迹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不过让我们多少感到欣慰的是,《李豸方叔记》一文中介绍的风穴山、少室山、崆峒山、鲁阳山等这些自然景观现仍存在。尽管难寻太史湖的遗迹,不过,李世英说,有宋代子城遗址,那么就以子城为坐标,按其方位就能推断出太史湖今天应在的大体位置。

    什么是子城呢?《辞源》中对子城有详细解释:“凡大城谓之罗城,大城中的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子牙城。”《李豸方叔记》一文中提到的牙城当然就是刺史的住宅,牙城毫无疑问是在子城之中,文中提到引牛山水入刺史宅为池,池水又从牙城东墙穿石洞流出,进入壕沟,后来王刺史将壕沟扩建成湖泊。不言而喻,太史湖的位置应在现在城区中心偏西北的地方。文中提到牛山水按推断应是今天的洗耳河。洗耳河正是由此大体位置穿过汝州城区,这也符合地理形势。

    经崔素霞指点,在汝州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记者6月16日在汝州市区广成路西段路南200多米远的一条街巷中找到了曾作为宋代子城的城门,当地人叫该城门为北城门。城门多由黄土堆砌而成,经后来历代修缮,城门的外表多为青砖砌护。由于年代久远,城门两侧的城墙已不存在,只有高大的城门耸立在路中央,足有10多米厚的城门如今仍是当地居民通行的要道。城门之上虽然多为黄土,但细看其基座则由多块巨石砌成,甚是坚固。81岁的杨泰老人告诉记者,他自小就生活在城门附近,小时候常听大人讲,该城门在历代护卫家园的战斗中屡立奇功。由于城门非常厚,以前的土炮竟然轰不垮它,土匪等强盗也就难以进入城中。

    城门西侧不远处便是被誉为千古清流的洗耳河。遗憾的是由于近期少雨,记者见到的洗耳河大部分河段河水已经枯竭。河中虽然无水,但洗耳河两岸垂柳依依,为城区增色不少。

    李世英通过对古地理的研究和逻辑构思,介绍了太史湖的前前后后。

    古人重视州城的环境建设

    《永乐大典》、《元一统志》、《大清嘉庆一统志》三典籍均记载,北宋神宗朝汝州有一园林胜景,名曰太史湖。该湖为熙宁年间州守王素所建。《李豸方叔记》的作者是北宋文豪李豸,描述了太史湖的修建以及建成后的繁盛景象。堤岸槐柳交荫、桃李成蹊。水面浮萍、荷花各显娇艳;鱼跃清水湖中,空中白鹭盘旋飞翔——湖周围的人文景观及远处的自然景观把太史湖衬托得如一面明镜镶嵌在城中,令游人流连忘返。

    查宋史地理志可知,今汝州市北宋属京西北路,当时汝州辖有梁县、龙兴(今宝丰)、叶县、襄县、鲁山5个县,梁县驻州城辖今汝州境。汝州唐、宋、元、明、清历代均为辖县州,为洛阳、颍川之间的咽喉要道。北宋真宗、仁宗、神宗三朝政治清明,政通人和,商业繁荣,汝瓷驰名中外。作为州守驻地的汝州,其经济发达,市井繁华是可想而知的。当时,一些有志的廉洁文人官吏,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怀其君。他们上下齐心,总想打造出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身居地方父母官的有志官吏,大都致力于保境安民,劝耕农桑,兴修水利,使民无水旱之忧,百姓殷实,民无饥饿,丰衣足食,齐心构建太平安乐的盛世。与此同时,一些官吏更是考虑到了城市环境的建设,像岳州的州守滕子京在岳阳重修了岳阳楼,邀请了同期同僚邓州州守范仲淹写了万世称颂的《岳阳楼记》,这就是当时建设城市优美环境的例证。于此晚了几十年的“三槐王氏”王素修建了太史湖,并请李豸写了《李豸方叔记》一文。描述了太史湖的胜景。再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齐州城任州守时,在城中修建了四望湖(今济南市大明湖)。这些官吏按今天的话说,也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争创名优城市。

    《李豸方叔记》作者李豸其人

    据宋史记载,李豸,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年聪慧,才智过人,擅写文章,其文章甚得苏轼赞赏。李豸常在喧闹中落笔如飞挥毫成文。苏轼称其文章为万人敌。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李豸的文笔一定不错。当时和苏轼交往甚密的文人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豸,这 6人合称苏门六君子。他们喜论古今治乱之事,辩证其道理。元祐年间,他们曾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两万言,论对西夏国的政策。当时宋王朝曾俘擒了西夏国羌酋首领鬼章。朝廷准备将其杀掉。李豸上书论其利弊:杀之无益,会引起边境大祸,激化矛盾。朝廷从其言,放了鬼章。这说明李豸是一位有远见、有方略、有治世之才的人。可惜他一直未被朝廷诏用。中年以后,李豸看到中原民情诚厚,文风雅仪,他寓居长社(今许昌),常走许汝间,相地卜兆,深得当地百姓信赖,当时很有名声。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病死常州,次年其子苏过将其灵柩运至郏县,李豸恸哭,并由他负责占穴定向安葬苏轼。李豸平生著有《师友谈记》、《德隅斋画品》等,可惜这些书现已散失,《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李豸方叔记》一文,描述了太史湖的全貌,这也是至今保存完整的李豸的唯一作品。

    太史湖之由来

    《李豸方叔记》所写太史湖的原文为文言文,不易理解,李世英谦虚地说,他对文言文也不见长,但他还是紧扣原文,大致将描写太史湖的原文翻译如下:汝州衙门院内引牛山水建成一池塘,水又从衙门东墙根穿石洞流出,排入壕沟。壕沟堤岸有些地方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残缺、凹陷不整齐。壕沟内有些地方淤塞,水不能畅流,形成污水,有时甚至漫流入民宅。历来官员均想将其治理,但都没能办到。后来,州里开办铸钱局,也利用此水,大量用过的污水也流入池塘中。池塘的出水口和街上的壕沟都有淤塞现象,水不能顺利排泄,且时有漫溢的危险,这股水也成为大家的公害。王州守上任后愤慨地说:“自古汝有海之称,境内有三十六津,号称泽国,今衙内池塘及城内壕沟成为大众的公害,我们执政部门有责任将其管理修治。”当年二月,州守举行开春农耕仪式,州官、县官都要到场,名叫扶犁劝耕,以示重视农业。仪式上,耕牛、耕犁、县官、州官均戴花祭拜天地,预示风调雨顺。当时州守指令管理水利的官员勘察地势,动工疏浚池塘、壕沟,进水口、出水口修建闸门,控制水的流量,将原来的一段壕沟扩挖成五边形储水湖泊,湖周围修建了30多个景点。堤岸高有五尺、长两千步,水深数尺有余,堤岸广植树木,林荫蔽日,命名为万家堤。临闸门处架有桥梁,上可通车,下可行小舟,命名该桥为万红桥。另引小沟向南流入汝学。东面一桥相对的地方,亦有水沟通到昭惠庙,又循流入街巷,再汇入南沟。水流出东关,从城东郊流入黄陂。经过治理,往日蓬藿杂草漫生之地,而今槐柳交荫,桃李成蹊,游人摩肩接踵遍及堤岸。从前蛙鸣蚊嚷之地,而今水萍荷菱浮于水面,鹭鸥翔在空中,道观、寺院亭台楼阁在左边映入水中;州城中高大的树木,节枝苍干遮天蔽日,在右边映入水中。汝阳楼耸峙在北面,再其北有少室山、风穴山。南面有尊圣台正对湖面,再其南有崆峒山、鲁阳山诸山高衬。湖中有荷菱浸孕,水萍伴陪。陵波亭和辛夷洲在湖中各显神姿,上有奇草香花,湖水中还映出游人的身影和衣着,映出亭台和楼阁以及远处的峰巅。

    王州守同客人在岸边散步,走上石阶采摘英花,又登上小舟游荡于水中。沿岸皆是竹丛花草。舟行于蜿蜒曲折的水萍面上,似行在地毯之上。再过斗门至湖上,顿感旷野清明,水面如打开镜匣,亮出明镜一样,水中映出太阳和彩云。水鸟翔在湖上空,鱼跃在清湛的湖水中,皆在镜中一样,堪称一州胜境。客人讲,该湖宽广晓亮,堤岸整齐有序,能和并州、汾州的柳堤比美。州中山水独秀清奇,不亚于户县的杜陵和氵美陂两景。应该给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者仿照成州的房公湖,或者仿照汉阳的郎官湖。怎样起名应该以州守的品德来定吧!王州守才学兼备,年轻时就登上很高的官位,赐进士,领著作郎官位。大宋熙宁以来的史官,王州守都能和他们平起平坐。又承祖上留下治历资料著有《大观纪元》一书,大众公论王州守谓史家三长具备(才、学、识为史家必备之才),超越一般文人。可以称为太史令,应该以史字命名湖的名称,叫太史湖。以后,凡是游览此湖的人总会想起建造此湖之人的无穷风流品德。这样命名多好啊!

    希望再现太史湖原貌

    太史湖的修建者王素,在宋史中确有其人,出身官宦之家,号为“三槐王氏”。王素的爷爷王祜,宋初为潞州刺使,很有名声。王祜次子王旦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宋真宗时进太保,掌管军政大权,后又进位宰相,死后封魏国公。王旦其子王素仁宗时擢知谏院,深得皇上信赖。北宋元佑年间,王素在汝州城内修建了太史湖。

    鹰城已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汝州市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太史湖作为汝州市古园林文化遗产之一,若能仿其旧貌,在其原址附近再建,和风穴寺、临汝温泉配合,形成大的旅游链,将会为当地旅游环境增色不少。(本报记者尤黎明/文王庆祥/图)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 2007-06-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