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志》记载:蟒川河发源于蟒川乡焦姑山西麓岗窑村东南,到小屯乡河张村西入北汝河。全长22公里,平均宽200米,流域面积99平方公里。最大洪峰量为每秒860立方米,枯水流量为0.1秒立方米。可据笔者实地勘察,蟒川河的源头不在唐沟村的岗窑,而在该乡陈家村的白栗坪自然村。
焦姑山东北距汝州市区约25公里,原名蒋姑山。
清道光《直隶汝州志》载:“蒋古山,形如翠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山巅有蒋姑庙,山角藏罗圈寺。”公元25年,刘秀为阻挡王蟒的追杀,一把火点燃了茂密的山林,烈火浓烟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把蒋姑山烧成了一片焦土,自此,蒋姑山改称焦姑山。
历史上的焦姑山,曾是一片人烟稀少、森林茂密、猛兽出没的地方。有巨蟒家族在此出没,留下了“蟒窝”、“蟒川”等地名。蟒川河纳山间沟壑泉源,曾经是一条水量丰沛、清澈见底的常流河。而今由于气候、地貌的变迁,除了6月至9月四个月,河道中几无水流。
2007年1月10日,笔者随同蟒川乡办公室主任韩沛毅和水管所所长李新杰,驱车进入焦姑山腹地。白栗坪村北依焦姑山,南望化家山和屈家寨山,是燕子河、蟒川河、宝丰观音堂河的分水岭。
村前有座海拔不高的贼山,抛一道宽不足百米的土岭穿村而过,跨过东西相背而下的沟谷,直通焦姑山。蟒川河的源头就在村东南的山垭里,泉水自贼山渗出,冰瀑两三叠,高七八米。村民陈团结说,这股水民国31年前后大旱三年都没干过。崖隙呈U型,25年前出水还很旺,好几十米宽,有的地方可股往外涌,有的地方像下小雨。近年焦姑山的水源干涸,村里人靠山半坡的大水窖储存雨水饮用。眼前只剩下贼山这道水,虽然不大,却从未断流。
冰瀑下面的峡谷里是一片杨树林。冬日不见水流,只有大大小小的水潭散落谷中。两岸山坡多槲木、青冈、黄栌、栗树。松鼠、山鸡、野兔常在林子里出没。合灌芽、木兰芽是村民珍贵的山菜。
自源头下行一公里到桑树坪自然村,谷以村名,称桑沟。涧随山转,林木翼然,空气澄澈,暖冬落叶有声。
下行5公里至罗圈村。
这个层山回旋中心的小山村,自从1958年地质学家杨志坚来考察之后,陆续来过不少中外地质界名人。村东那座海拔不过535米的小山丘,经历了上古时代长达一亿多年的冰川活动,纪录着元古震旦纪至今漫长10亿年的地质变迁。它是世界现存的四大冰川遗迹之一,总厚度达306米,是学界公认的冰碛地层单元的一个代表——震旦系罗圈组冰碛地层。只可惜,曾经看到过的小瀑布已然消失了。光秃秃的山坡上平白吐出一股湍白的水,真让人惊奇!几年工夫,眼前只剩几块薄冰反射着冬日的阳光。
岩根潜水出露,河至此已有声。
下行一公里,是桃木沟自然村,河随村名,改称桃木沟。两岸山坡层林相接,灌草密厚。又下行两公里,有长7公里、源自岗窑村的支流寺沟河自右岸汇入。
下行不远就到了谷口,有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枣园水库,库容206万立方米。坝下又有储水70万立方米的何庄水库,浇地4300亩,现今有效灌溉面积仅1000亩左右。
水库以下始称蟒川河,陆续有煤矿出水汇入,水质浑黑。
下行5公里至蟒川乡。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蟒川境内除焦姑山外,还有马头山、冰山、五垛山、瓦岗寨、老婆寨等。地势起伏,多为浅山丘陵,土地瘠薄,杂有大量卵砾石,俗称45里虎狼爬。地下原煤储量丰厚。已探明铝矿资源3000余万吨。
下行经东庄、薛店至严和店。严和店村北蟒川河左岸有汝窑遗址,面积88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1983年以来,经省文物研究所两次发掘,这一带目前已发现26个古汝窑场,产品以汝瓷豆绿釉刻印花为主,也有大量的天蓝釉、天青釉、月白釉、黑釉、花釉、棕红釉、挂彩和白釉等。遗物丰厚,器皿多样,为宋代汝窑早期遗址。
下行至任庄,有源于齐沟村的小河,经斋公店、石灰窑、黑龙庙自右岸汇入。小河全长10公里余。
河自英张村入小屯镇。河道无水,杨树林断续十多公里。这段河雨季河流量可达500立方米/秒到800立方米/秒,经过焦村、东庄、史庄至张吾庄村西入北汝河。(曲令敏 桂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