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走进南阳 >> 印象南阳 >> 浏览南阳

南阳:在东汉的光明和阴霾中(2)

2013/5/2 9:49:19 点击数: 【字体:



 

南阳:在东汉的光明和阴霾中

 

    福祸相依

    正因为是中原的要冲,很多次战争都在南阳的地面上进行,并给他带来灭顶之灾。汉时,南阳是光武帝刘秀首义处和根据地,战争巨创自不待言。魏晋时,南阳是魏蜀吴的环扣之地,被争来争去。记载于史册的有曹仁屠宛,传于口的有戏剧《占宛城》、《火烧新野》,三国演义里专有一章,火烧博望坡。而曹操在南阳也曾同军阀张绣作战,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皆战死于南阳。

    宋金之战,南阳一带更是主战场,岳飞率领的岳家军郾城一捷,故土恢复指日可待。可惜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令,十二年进取之功终于付诸东流。不得不说南阳盆地在南北对峙中战略地位之重要。宋末,蒙元南侵,有两条进攻线路,一向巴蜀,一向荆襄。向荆襄之师,因南阳盆地过早丢失,致使襄阳鏖兵七年。宋金交相毁坏中原,数千年中华风物遂毁于一旦。曾经的长安、河洛故都不堪回首,何况区区一个南阳。

    但南阳因其战略地位重要,使得没有哪个战略家轻易把目光从这块土地上移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来过南阳,李宗仁来过南阳,汤恩伯、白崇禧、陈诚都来过南阳,进行战略经营。之后,刘少奇、贺龙、徐向前等也来过南阳。毛泽东虽没来过南阳,但整个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指导南阳革命发电报89封,显示了对南阳非同一般的重视。

    南阳因战争变成了焦土,而饥荒和瘟疫也没放过这块富庶的盆地。在南阳出土的众多汉画像石中,有一块是带有墓志铭的——许阿瞿墓志画像石。从画面上看,许阿瞿生前的生活快乐,可以推测他的家庭非常富足。但从墓志铭上得知,五岁的许阿瞿在东汉建宁年间,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原来,在东汉末年,一场大瘟疫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场瘟疫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据推测,许阿瞿应该是在这场瘟疫中夭折的。

    国危出良相,病急求良医。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南阳诞生了一个杰出的人物,张仲景。

    张仲景所处的年代,恰好也是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战事频繁,瘟疫流行。在这场瘟疫中,他自己的家族也难以幸免——原本有200多人口,不到10年,死了三分之二,其死于伤寒的达七成。张仲景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用医术拯救黎民百姓。他广泛收集民间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写成16卷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其惠泽影响至今。

    南阳市有一座医圣祠,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张仲景的墓也在祠内,坟墓建于何时已无确考。和其他的墓有些不同,仲景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吉祥。墓顶的莲花座,象征张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每天,总有来献花的人。

    站在仲景墓前,不知道做何感想。受过那么多战争瘟疫饥荒恐惧创痛的南阳是否也需要一位妙手回春的神医来让自己遗忘那过去的所有不幸。它将怎样在曾经呆过千年的故土上养育下一个世纪,是一个谜。

    刻在砖石上的风采——南阳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一瞥

南阳:在东汉的光明和阴霾中
 

    你看那荆轲在刺秦王,你看那勇士在弯弓射鸟,你看那一列车马在发足奔跑,你看那老虎无比雄壮,你看那神人骑着鱼龟天马鸟兽在天上飞翔,你看那熊多么奔放……

    这是我在南阳汉画馆看到的一幕,眼睛不够用,那么多汉画像石上的图案迷乱我。这个小小的空间怎么容得下去我。我想发足狂奔,想融化到天上去。东汉是个什么样的时代?那要有怎样的自信力,怎样的热情,怎样的好奇,怎样的刚健,才能写下这力与美的篇章。

    勇士,归来

    南阳是全国出土汉画像石最多的地域之一,始创于1935年10月的南阳汉画馆,如今是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这也和南阳是帝乡有关。

    汉代的南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富商豪客多如牛毛,由于东汉又是一个丧葬观念非常浓厚的朝代,因此汉画像石的数量、规模、品质也为全国所独有。

    据专家考证,汉画像石一般是汉朝时期地下墓室内壁的石材。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石材上都有许多绘画的题材,让今天的人得以想象当时人的生活场景、风俗和理想。

    在南阳汉画中,车骑出行图大量涌现,图中车辆有战车,驾车驭马之人及侍卫多佩带武器,怒马飞车,滚滚向前,洋溢着尚武之风。这里的尚武之风与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南阳,削平天下有着很大的关系。

    东汉时期,帝国的军权大部分时间掌握在南阳人手里,大司马这一军权职务由南阳人长期担任,先有吴汉,后有刘隆。刘秀政治军事集团马上得天下的历史事实和南阳人对东汉军事权的控制,让尚武的意识渗透在南阳的风俗中,大量出土的南阳汉画车骑出行图就是这一意识的具体体现。

    在南阳汉画石上,有10辆之多的马车列队前进,带着数十个徒步或者骑马的随从,组成壮大的队列,宛如一个大国的气象。

    汉画像石上,也有很多角抵的场景。比如一头硕大强健的野牛隆脊奋蹄,锐利的双角抵向一个壮汉。还有猛兽与猛兽相斗,人与人徒手或持械相斗,人与熊、虎、甚至与龙搏斗。汉画像石可以和史书相互印证,汉代斗虎、斗熊的文字记载不少,孔臧的《谏格虎赋》里就说:“格虎于其廷……以此为至乐。”《西京杂记》里也云:“广陵王胥有勇力,常于别囿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勇气,恐怕是汉朝人最不缺少的东西了。而这种威武雄壮,也正是汉代精神中的所谓阳刚之气吧。

    西汉、东汉统一中国有400年。作为一个正在凝聚民族国家性格的强劲上升的时代,它到底留给我们今天的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这问题需要今天我们缺钙的后人来回答。

    是骨子里的张扬、奔放、自信,还是仅仅里汉语里面的那几个单词:好汉、大汉、是条汉子?

    而东汉爱慕勇士,更推崇勇士的“义”。在那些汉画像石上,多的是一些同题材的历史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聂政刺杀侠累》、《二桃杀三士》等。

    荆轲是战国著名的刺客,受燕太子丹之托孤身一人去刺杀当时最强大国家的国君秦王,因种种原因,行刺失败,被秦王的近臣抓到杀死了。留下来的是那首荆轲在与友人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一个悲剧的人物被刻在了汉画像石上,正是一种对荆轲舍生取义的敬仰。

    而聂政刺杀侠累,也是一出战国的悲歌。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客,韩国大臣严仲子与聂政结交,聂政决心报答他。后来聂政孤身一人去刺杀韩国国相侠累,替严仲子报仇。失败后,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聂政毁坏面目,惨烈死去。

    还有二桃杀三士。齐国的三位武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意气相投,彼此互壮声势,恃功骄横,目中无人,甚至对历经三朝的晏子也颇不敬。晏子便想了个主意,请齐景公赐三武士两枚桃子,让他们论功分桃。公孙接曾经打虎救主,先夺一桃;田开疆平徐国、拓边疆有功,抢了第二桃;古冶子当年入河杀鼋,救过国君,看到无桃可吃,就愤而拔剑。公孙接、田开疆醒悟过来,觉得自己论功劳和勇气都都不如古冶子,却“取桃不让,贪也;不死,无勇也”,于是当场自刎。古冶子震惊:为一桃竟与朋友翻脸,真是不仁不义,也随即抹了脖子。

    这样类似的故事在南阳汉画像馆里比比皆是,汉代人崇拜这些刺客,认为他们虽然位卑权轻,但是人格伟大,是真正的英雄。

    在有关东汉的史书上,也有很多讲勇士舍身取义的故事,这是对他们崇拜的先辈们另一种方式的致礼。雄霸西北的隗嚣十分佩服杜林的志节,敬爱有加,好酒好肉伺候着。后来杜林的弟弟杜成去世,杜林想东归,隗嚣同意了,但杜林走后,他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在放掉了一个无形的对手。于是派刺客杨贤去追杀。杨贤追到时,看到杜林感动敬佩,叹道,“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于是不仅没有杀杜林,自己也不愿再为隗嚣卖命,逃亡而去。

    还有一次,东汉的护羌校尉温序巡视防务,当巡视至襄武(今甘肃漳县)时,被凉州割据者隗嚣部下将领苟宇劫持,并劝其投降,共图天下。温序坚定地说:“我受国家用重任,万死不辞,怎能贪生背德?”苟宇仍不死心,反复劝说。温序顿生怒火,以所持铜节击杀数人。隗嚣见奈何不得,给以剑,令其自裁。温序接剑后,对左右的人厉声说:“既然为贼所杀,不能让我的胡须被贼土玷污。”便“口衔胡须”,自刎而死。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细看那石头上的汉画像,许多热血膨胀的场景都由生动的线条组成,但还是透着一些幼稚、简单、粗糙,确如鲁迅所说,南阳汉画像石的风格“稍粗”,但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也。”

    鲁迅一心要把南阳的汉画像石化为民国的木刻青年们的养料,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木刻,想来是不无道理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优品》杂志(2011-11-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