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桐
古老的木架,雪白的幕布,在激越的鼓乐声中,皮影艺人双手操纵着几根细细的竹棍,舞弄得小小的皮影蹦蹦跳跳……这样的场面,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看到了。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戏”,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与戏曲艺术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的综合性艺术。据《中国皮影志》介绍,我国皮影戏共分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各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河南皮影戏就是以南阳为代表的桐柏皮影戏。
桐柏皮影戏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在美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皮影戏流传剧目较多,有些已经失传,现保留下来仍在演出的剧目有《杨家将》、《狄青传》、《五虎平西》、《隋唐演义》以及《西游记》、《三仙斗》等60多个剧目。
据当地专家介绍,桐柏皮影戏唱腔属豫南“西路派”,现为“明山派”,也叫“西路调”、“风流调”或“淮源调”。调门基本上从桐柏山歌调演变而来。桐柏皮影戏流传的唢呐曲牌有160多个,常用的有30多个。
桐柏的皮影子线条古拙粗犷,装饰图案有浓厚的山区民间艺术气息,其中女身发饰、衣饰多为花、草、云、凤图案,男身装束多为龙、虎、水、云图案,其角色分为神、仙、文、武、生、女、卒、首八种行当。
桐柏皮影人的制作是民间代代沿袭下来的,从选皮、熟皮、雕刻到最后组合上色等,程序井然。桐柏皮影艺人一般都选用小牛皮来制作皮影人,这种牛皮具有轻、韧、薄的特点,容易打磨,透明度好;再者,因为影戏是平面利用透明部位和不透明部位的投影来显示效果,所以雕刻就成了制作皮影人时最讲究的工艺部分。桐柏皮影也非常讲究着色这一步,色彩艳丽而又不失稳重大方。每件皮影从衬景、道具到每个皮影人均有色彩主调,艳而不乱,对比强烈而又统一。
桐柏皮影戏用来伴奏的主乐是唢呐,另外还有锣鼓等打击乐器。这样高亢的曲子配合着响亮悦耳的打击乐,使戏的气氛热闹喧嚷,具有强烈的民间喜庆色彩。
据悉,桐柏皮影戏始于南宋。当时金兵南犯,岳飞率军驻扎桐柏,曾多次出兵信阳,阻遏金兵南下。当时,不少皮影艺人因仰慕岳飞的忠勇而流入桐柏。由于皮影体积小,箱具轻便,五六个人便可凑成一台戏,很适合在山区演出,所以皮影戏流入桐柏后便很快发展起来。据史料记载,到清康熙年间,桐柏全县皮影戏共发展到120余班,到解放前仍有60余班。
解放后,桐柏皮影戏也曾有过长足发展。1957年,桐柏皮影戏参加南阳地区“曲杂木皮”大赛,演出剧目《火焰山》获二等奖;1983年年底,桐柏皮影老艺人制作的皮影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并被《人民日报》选登报道;1989年,桐柏皮影戏又参加了河南省民间艺术节。
在桐柏,皮影戏在群众中很有影响,街头巷尾随便找个大人小孩,都能给你说出一大串诸如“大王腰”、“小王腰”、“大半夜”、“小半夜”等皮影艺人的名字,并且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如“小半夜”,其真名为沈华州,月河镇闵庄村人,业精艺深,表演生动,演出的皮影戏群众一看就入迷,一唱就是半夜,因其父艺名“大半夜”,故他的艺名“小半夜”。
毋庸置疑,桐柏皮影戏是南阳乃至河南的一朵文艺奇葩。但皮影戏作为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像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十几年前,桐柏几十个皮影戏班子曾演遍本县及周边县的村村寨寨,很是红火。但如今县内只有几个皮影戏班子,却已趋饱和,不得不把触角伸到邻近地区。桐柏县一位文化管理工作者认为,造成皮影戏市场萎缩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如今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电影、电视等在农村普及率相当高,年轻人对皮影戏不感兴趣,皮影戏的观众只限于中老年人;二是皮影戏多年来缺乏创新,就目前来讲,其演出的节目主要围绕农村的结婚、生子、祝寿、丧葬等方面,如生女孩便演《樊梨花征西》,生男孩便演《九龙升官》,祝寿便演《五女拜寿》等。
桐柏皮影戏还能存在多久?对此,桐柏县文化管理者也非常忧虑,他们表示,今后将尽可能多地为皮影戏提供展示机会和空间。【原标题:唢呐灯影里的桐柏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