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庆芳
“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提起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张仲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由他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与经方施治体系,哺育了世代名医;他的名字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伟大的著作,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为耀目的高峰与符号。
坐落在市城区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东汉伟大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医圣祠大殿门旁的对联,就是医圣祠历千年不衰的最好诠释。
医圣祠始建年代久远,现存有晋咸和五年“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碑石。据记载,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先河。
明嘉靖25年,唐藩王倡首、儒医越夔等捐资复建,后多次修葺,医圣祠成为南阳的名胜。民国初期,医圣祠内建筑大部分被驻军拆毁。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医圣祠的修复。自1956年以来,国家多次拨款修复医圣祠。经过历年修复,现医圣祠已建成张仲景墓、拜殿等景观20余处。
医圣祠的建筑规模浩大,古相典雅,布局紧凑,主要建筑有汉代子母阙、医圣大殿、过殿、内经楼、灵枢阁、医林会馆、医圣墓等。医圣大殿还供奉有张仲景塑像,十大名医塑像均列于祠内。
祠内有两座碑廊,东廊刻张仲景组画和历代医学家及当代中医大师、文化大师、国外医学大家对张仲景的评赞;西廊镌刻了中国医药史上的113位名医画像,为国内最大的历代名医画像碑廊。
如今,医圣祠作为“中医祖庭”、“祖国医学圣地”,集张仲景文物保护、中医文献收藏、文博陈列展览、民众祭祀纪念为一体的人文旅游胜地,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名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形象宣传语
仁术济世照千秋
医圣故里医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