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丹江水,咋看咋都美!在淅川旅游,真‘得劲’!”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日期临近,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游客纷纷慕名来到淅川观光,沉醉于渠首的青山碧水,他们发出了由衷的赞 叹。
淅川县山清水秀,地绿天蓝。万顷丹江如诗如画,香严古寺名震九州,千年古镇荆紫关闻名遐迩。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摄影家最喜爱的全国十大景区”、“全国十大影视拍摄基地”等荣誉称号,连续10年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旅游工作优秀单位称号。2013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90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5%。在“美丽河南”系列公益活动评选中,淅川被评为“河南绿色生态明星县”。
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实施‘旅游突破’战略,努力将淅川旅游建成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的龙头和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工作驶入了‘快车道’,被诸多旅游规划专家称为是继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后的‘淅川样本’!”
高起点规划绘就旅游新蓝图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接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商圣范蠡的故里,是楚始都所在地和楚文化发祥地,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旅游观光带的龙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11处,县级45处。国家4A级景区香严寺为中州四大名刹之一,“一脚踏三省”的荆紫关镇五里长街古色古香,是我国北方13省市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景致迷人,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被称为“中国的阿斯旺”和“流动的黄金海”。丹江水库、中线渠首、香严寺、坐禅谷、荆紫关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旖旎妖娆的画卷。
如何将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珍珠”串连成光芒四射的“项链”?从2005年开始,淅川县聘请专家分别编制了《淅川县旅游总体规划》和《丹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部分景区详细规划》。2012年12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这对淅川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为此,淅川县的决策者们从旅游发展的全局考虑,提出旅游顶层规划设计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树立“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理念,开发建设旅游景区。
为了保证景区规划的高起点和前瞻性,淅川县成立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重视旅游工作,县委书记马良泉、县长赵鹏对旅游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多次深入景区,召开旅游现场办公会议,解决矛盾和问题,并从县财政挤出资金支持做好旅游规划修编。主管旅游的副县长辛泽涛敢于担当,处处抓在点上,抓在实处。县旅游局局长张道文为各景区旅游事业无私奉献,踏遍了淅川的山山水水,被誉为“淅川旅游的大百科全书”。
2013年,淅川县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渠首景区规划编制进展顺利,丹江小三峡、驻马山景区等规划通过评审,全县形成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专题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旅游规划体系。高站位决策,高起点规划绘就了淅川旅游的宏伟蓝图,加快了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