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嗡,流行在南阳渐川县的稀有曲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琴头有蛙状雕饰物,拉起来嗡嗡作响,人们把这种乐器称做“蛤蟆嗡”,同时也是这一曲种的称谓。蛤蟆嗡又有别称“二棚子”、“故事戏”、“花鼓子”、“调子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蛤蟆嗡流行于淅川的张湾、老城、宋湾、荆关、大石桥等乡镇,具有代表性的艺人有单聚(已故)、周纪章、张书申(已故)、魏金山(琴手)、闫生俊、闫法科等人。
关于蛤蟆嗡的历史,既无记载,又无前辈艺人详述。但根据“花鼓子”这一别称来看,很可能是流行在汉江流域的“花鼓戏”传到淅川的,它的音乐唱腔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它是在民歌、小调、曲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蛤蟆嗡既在舞台演出,又在地摊演唱,这种在地摊演唱的蛤蟆嗡其表演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传,所以又叫“地蹦子”,它既演又表,载歌载舞,有时还踩着高跷演唱。因而,又叫故事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蛤蟆嗡以戏曲演出为主,建国后,以曲艺形式(地蹦子)演出为主,往往与锣鼓曲同场演唱。
由于它的音乐结构过于严格,即有较固定的复调程式,因而造成其自身日趋僵化,不易流传。同时它的曲目中淫秽的唱词较多,由于社会习俗,民风的净化,致使“花鼓子”日渐衰落。
淅川县人民政府曾一度给予扶植,建国初期演出了《血泪仇》,终因观众不多,而一蹶不振。近十年来,蛤蟆嗡已无人演唱。尽管如此,这一曲种留下的“复调”音乐结构形态,仍是一笔宝贵的曲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