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唐太宗与尉迟算是历史个案。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生死之交上的,各有立场,而又彼此爱护,难为常态。
在有关隋唐英雄的传奇故事中,李世民手下的三员勇将秦叔宝、程咬金和尉迟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把这些身怀绝技、神勇无比、个性张扬、可杀而不可辱的真心英雄最终都笼络到自己的手下?从他与尉迟敬德的交往和君臣关系中,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一、李世民诚心释怨
大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指挥的唐军与刘武周部下宋金刚、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即今山西朔县人)部在山西柏壁交战,宋金刚大败,投奔突厥,尉迟恭继续在介休坚守一段后,势屈降唐。李世民早就听闻尉迟敬德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自己太需要这种人才了。所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恭遇有加,十分重视,亲自设宴为他接风洗尘,授予“右一府统军”之职。
不久,在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战斗中,原来刘武周部下的一些高级将领纷纷从李世民的手下逃跑。于是,李世民手下的将领把尉迟敬德囚禁了起来,以防他也跟着逃跑。这无论对于尉迟恭,还是对于秦王李世民,都是一个天大的尴尬。他们将如何化解这个尴尬?
想必是李世民听到了风声前来过问,当时的行军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绝伦,就是他原本不叛,我们已经关起了他,此人也一定要生出埋怨之心,将来必叛。不如直接将他杀掉算了。”
二人说得也在理。尉迟敬德也是了得的人物,率众归降唐朝,就希望能够得到基本的尊重,归降的人最怕在猜疑中过日子。现在莫名其妙把他给囚禁起来了,肯定会把这个脾气暴躁的黑面将军惹恼了,至少是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这是常人处理问题的思路。似乎在这一对元帅与降将的关系中,出现了死结。
好在李世民有着化解人际矛盾死结的能力。他有着强烈的自信和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的冒险精神,有着慧眼识英雄的洞察力。他反驳屈突通和殷开山,说:“不然。我跟你们看法不同。他要是想叛,怎么还会等到现在呢?他是那一批投诚人员中最有能力叛逃之人。马上把人给我放了。”
就这样,尉迟敬德被释放了。可是没来由地把人这样折腾了一通,总该有个交代才行。幸亏李世民深谙抚人之道,他把尉迟敬德召到自己的卧室内,对他说:“大丈夫相交,图的是意气相投,希望你不要把这小小的误会放在心上。我更不会因为一些流言就害你这等忠良之士,公应深知我心。要是你执意想走,我也不强留,这里有些金宝,你带在路上用吧,也不枉咱们相识过一场。”
这一番话说得甚是发自肺腑,无比诚恳。尉迟敬德显然是想要与李世民和大唐的统一事业共进退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
当天,李世民带了一些随从在外打猎。行至密林深处的时候,却遭到王世充一伙的伏击。李世民身边的人本就不多,又没有准备,一下就乱了手脚,纷纷被对方打落马下。王世充手下的单雄信提枪就要来刺李世民,眼看就要伤了李世民的性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尉迟敬德大喝一声,冲杀过来,犹如猛虎下山,一枪将单雄信刺落马下,然后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之后更是率众去攻打王世充,与之大战数个回合,将对方击溃,并俘虏了一员大将陈智略。
回到营中,李世民望着尉迟敬德,感叹地说:“刚才众人还说你会叛变,真是天意让我没有相信,力排众议,将公保了下来。哎呀!善有善报啊,只是没想到有这么快!”说罢,用力拍了拍敬德的肩膀,并下令重重有赏。
从此之后,尉迟敬德一直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几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李世民也十分器重敬德,将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之首。
二、尉迟恭武艺超群
尉迟敬德武艺高强,最擅长在对阵之时夺取敌手的矟(即长槊)。他常常在两军对阵间,单骑冲入敌阵,即使敌方众人举槊齐刺,都伤不了他,最奇的是他还能在左闪右避之间夺取敌人的长槊,返刺对方。齐王李元吉也非常善于马上击槊,听说尉迟敬德也有这方面的技艺,心中很是不服,就决定到营中亲自比试,一来炫耀一下自己的武艺,二来挫一挫秦府兵将的锐气。于是,李元吉来到李世民的军营之中,兄弟相见坐下,招来尉迟敬德。李世民命双方把长槊去掉锋利的尖刃,只以木杆相击,比试一下武艺。尉迟敬德很恭谨地禀报:“齐王纵使槊上加刃,也肯定伤不了我。我自己把槊刃去掉就是。”尉迟敬德的口气实在也太大了。李元吉上马疾驰,总是无法刺中。秦王李世民故意问尉迟敬德:“夺槊和避槊,哪个更难?”敬德回答:“夺槊难。”李世民就命敬德夺李元吉的槊。李元吉执槊跃马,朝着尉迟敬德狠命刺去,想置之于死地。一会儿功夫,尉迟敬德就连续三夺其槊。最后,这位齐王不得不服,嘴上大声赞叹,心中却感到莫大的耻辱和气愤。
武德四年(621年),在秦王李世民攻打窦建德的战斗中,李世民让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等大将在沿途埋伏,自己带着尉迟敬德去窦建德的军营挑战,以把窦军引出来作战。李世民背弓搭箭,尉迟敬德手持长槊,真是一对英雄绝配,窦军前锋多人应声毙命。等窦建德大军出动,进入到李世民早已安排的埋伏圈之后,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率军奋起攻敌,一举打败了窦建德,也为攻下洛阳的王世充奠定了基础。
就在这次战斗中,尉迟敬德还给李世民夺得了一匹良马。当时,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正在窦建德的军营中,他是作为王世充派去联络窦建德的使臣。王琬所乘的坐骑,是隋炀帝留在洛阳的御马。他穿着鲜艳的铠甲,在窦建德的军前耀武扬威,十分引人注目。李世民也是那爱马之人,见后不禁脱口赞叹起来:“那小子所乘之马,真的是一匹良马啊!”尉迟敬德一听,知道李世民喜欢那马,当即就请冲入敌营去夺马。他和另外两位将领一起冲出,直奔王琬,把他擒获下马,尉迟敬德牵着那匹御马,押着王琬,回营复命。可怜那窦建德的一班将士,看着这个目中无人的黑面将军,竟然没有人敢出来抵挡一阵。
后来在李世民征讨刘黑闼的战斗中,双方有一场激烈的战斗,李世民险些丢了性命。当时刘黑闼军向李世勣部发动了袭击,李世民带领部队从后面偷袭刘黑闼军。但是,刘军很快集结了许多人马,来势凶猛,把李世民包围了起来。唐军一下子慌了,秦王李世民被包围。正当李世民左右冲杀、寻找突围口的时候,尉迟敬德带领几个壮士,勇猛突围,来到李世民的身边,把李世民和江夏王李道宗救了出来。这是尉迟敬德第二次救了李世民的命。
三、尉迟恭何以成为门神
唐朝的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后,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双方都搞起了挖对方墙脚的一招。李建成看上的是李世民那边的尉迟敬德,他给尉迟敬德写了一封密信,表示要和他结为生死之交,并送了一车的金银器物。尉迟敬德是个实在人,他很诚恳地回绝了,要来人给太子传话,说:“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我生是秦王的人,死是秦王的鬼。如果我私下答应了太子殿下,便是有二心,也就是见利忘义的人。这样的人,太子殿下拉拢去又有什么用呢?”这话把太子咽得也无话可说,但从此却结下了很深的梁子。
后来尉迟敬德把这个事情的经过向李世民作了汇报。李世民心里一定是很感激他的忠心,但还是不忘来个并不轻松的幽默。他对尉迟敬德说:“你那一片根本不可动摇的忠心,我从来没有怀疑。只是他们送了你一车金银器物,你但收取了就是。现在你拒绝了,恐怕就把人家得罪了,你从此就有性命之忧啊。况且,你要是表面上答应了他们,还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情报,也不失为良策啊。”话虽如此说,他尉迟敬德哪有如此心计啊。
不久,尉迟敬德真的遇到了齐王元吉派来的刺客。李元吉本来就对尉迟敬德很害怕,他手下的刺客自然也是胆战心惊。尉迟敬德晚上睡觉的时候,干脆门户洞开,安卧不动。刺客几次进到了庭院中,都不敢进入他的卧房,更不要说下手了。李元吉没有办法,只好向高祖告尉迟敬德的状,高祖下诏要把他杀了。还是李世民苦苦求情才保住尉迟的性命。
当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斗争进入关键时刻,李世民还在犹豫的时候,尉迟敬德劝李世民早下决心,早做准备,要先发制人。他要李世民不要“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并且扬言如果不动手,那我就只好先逃亡去了,长孙无忌也会跟我一起走。正是在尉迟敬德三番五次的催逼下,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事变。
在玄武门事变的现场,尉迟敬德担当着敢死队队长的角色,指挥着70余骑人马。当李世民将李建成一箭射毙之后,临湖殿伏兵刹那间涌出,70余骑排山压来,为首正是尉迟敬德。太子、齐王左右护卫,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遭到突如其来的围攻,仓促招架,纷纷落马,惨叫连连。
一时间齐王面如土灰,打马扬鞭,落荒而逃。尉迟敬德率领的左右兵士,搭弓射向齐王,齐王坠马。惊惶爬起,却见秦王李世民所乘之马奔入旁边树林,被木枝所挂,牵绊不能前进。齐王不知哪里涌起一股力量,奔至树下,徒手搏斗间,夺过李世民手中之弓,勒住李世民的脖颈,一直往死里用力勒去。一边垂死无惧,眼射凶光;一边身不由己、面色全无。不知李世民是否来得及感叹命运,电光火石间,一声雷厉呵斥,尉迟敬德跃马而来。李元吉哪里还顾得上到手的猎物?慌不择路,向着武德殿便跑。岂非徒然?尉迟敬德一箭疾飞,李元吉摇晃几下,倒地,毙命。
这已是尉迟敬德第三次救了李世民的命!
那边玄武门前正在展开一场激战,李建成的东宫警卫队和李元吉的齐王府兵马,正在薛万彻等将领的带领下猛烈攻城,情况万分危急。尉迟敬德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提到城门上,宣布太子和齐王都已经伏诛。围攻的队伍才稍稍散去。
尉迟敬德顾不上喘息,连忙带着自己的敢死队,朝高祖李渊正在泛舟的海池边疾驰而去,后面几十骑紧紧跟随。望着全副武装的秦王府敢死队,高祖李渊着实大吃一惊。为了尽快稳定局面,尉迟敬德请高祖李渊颁下一道手敕,下令由李世民接管全国军队的指挥大权。
在整个政变的过程中,尉迟敬德表现英勇,临危不乱,为李世民夺取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大功。所以,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和长孙无忌都是功居第一。
据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的一段时间里,夜间经常做噩梦,梦见被自己杀死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变为恶鬼,常来作祟。他想起这兄弟俩生前最怕的人是尉迟恭和秦叔宝,为了驱赶恶鬼,他决定把二位猛将的画像贴到门上。于是,尉迟敬德成了右门神,秦叔宝成了左门神。千百年来,这个风习一直流传至今。
四、居功自傲、秉性耿直的大功臣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尉迟敬德因为在统一战争和玄武门事变中所立大功,被任命为府兵系统最高军职之一的右武侯大将军,赐予吴国公的爵位(后来封为鄂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起,成为贞观初年最受重视的人。后来还带兵打败了突厥的侵扰。
但是,尉迟敬德是那种秉性耿直的人,看不惯的事情,不管是谁,他都要站出来说话。尤其是对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因为都是政治上的红人,尉迟敬德更不能容忍他们的小动作。每次看到或听到关于他们的一些不是,都要当着唐太宗的面,把他们的问题指出来,时常在皇帝面前发生争执。这几位在宰相位置上的当权者,都看尉迟敬德很不顺眼。
有一次,唐太宗与吏部尚书唐俭一起下棋,发生了争执。本来唐太宗和唐俭的关系很亲近,甚至经常与唐俭一起共餐,唐俭不来他就不好好吃饭。唐俭也是觉得自己与皇上是哥们儿,下棋的时候就不知道让着,把唐太宗给惹恼了。于是,唐太宗一怒之下,要把唐俭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但是,把一个六部首长贬为外州刺史,最好要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怒气未消的唐太宗就找到尉迟敬德,要他上朝的时候出来指控唐俭对皇上有怨言,有指斥皇帝的不恭言行。尉迟敬德当时就哼哼哈哈了一番,没有明确表态。
也许是李世民觉得尉迟敬德是个武夫,没有多少头脑,也听自己的话,所以才会找到他来揭发和指控唐俭。但是,唐太宗万万没有想到,等第二天上朝要作决定的时候,尉迟敬德却说:“我实在没有听到唐俭有什么不恭的言行。”唐太宗不断给他使眼色,还使劲追问他,要他好好想想,可尉迟敬德就是否认。唐太宗急了,将一把玉珽扔到地上摔碎了,气愤地甩着衣服就退朝而去。尉迟敬德可是惹了大麻烦了?
过了好一阵子,唐太宗传话,要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起进宫,与皇上共进午餐。宴会开始之前,唐太宗发表了一席讲话,他说:“今天尉迟敬德的表现,有三利和三益。唐俭免于枉死,是一利;朕免于枉杀,是二利;尉迟敬德免于曲从,是三利。三益则分别是,朕有恕过之美,唐俭有再生之幸,尉迟敬德有忠直之誉。”当场宣布赏给尉迟敬德一千段丝织品,宴会厅里响起一片万岁之声。一场风波就这样化解了。
不过,唐太宗可以原谅尉迟敬德,但对唐俭,他内心的芥蒂并不是很快就能够消除的。据说,唐太宗有一段时间对唐俭特别恨,派人对他说:“你以后再也不要见我了,我一见到你就想杀了你。”看来,他是把对尉迟敬德的愤怒也一齐发泄到了唐俭的身上。
可是,尉迟敬德却不管那么多,他还是我行我素,就是改不了那个倔脾气。贞观八年(634年),尉迟敬德担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刺史。有一次,参加唐太宗在内廷召集的高级别的宴会,到会的许多都是当年随李世民出生入死的功臣。在安排座次的过程中,宰相宇文士及被排在了尉迟敬德的上席,尉迟敬德当时就不服,揪住宇文士及说:“你有什么功劳,竟敢坐在我的上席?”还是李世民亲自出面,才勉强把他劝回座位上了。但尉迟敬德还在一个劲地发牢骚,坐在他下席的任城王李道宗,忍不住劝了他几句,其实也是出于好心,希望不要在这样的场合发生冲突。李道宗的劝说却把尉迟敬德的怒气又激发起来了,他挥拳就向着李道宗打去,把个好言相劝的李道宗打得差点眼睛都瞎了。七年之后,被改封为江夏郡王、担任礼部尚书的李道宗,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入藏,成为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岳父,真不知道他在那个时候眼睛是否还带着尉迟敬德“馈赠”的伤痕。
而在当时,唐太宗就很不高兴地宣布结束宴会,并找尉迟敬德作了一次很严厉的谈话。太宗说:“我读汉代的历史,看到汉高祖的功臣很少有善终的,心里常常觉得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从我入居大位以来,就一直想着要保全功臣,要让功臣们子子孙孙繁衍下去。可是,你作为功臣,身居高位,却总是居功自傲,触犯国家的法令,这让我明白西汉时期韩信、彭越等功臣被诛戮,并非全是汉高祖之过错。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就是赏与罚,对于像你这样的功臣来说,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得到什么非分之恩,一定要好好地反省和管束自己,不要等到将来再后悔,那一定是悔之晚矣!”
可是,尉迟敬德就是这个脾气。这样的人,即使在政治清明的贞观时期,也是很难在朝中立足的。自从被太宗敲打一顿以后,尉迟敬德在政治上就很少发言了。贞观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外地做都督、刺史,而不是在朝为官。贞观十七年(643年),尉迟敬德上表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的说法),太宗批准了他的退休申请。在唐太宗钦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中,尉迟敬德列于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之后,排名第六,纯粹的武将中,他是第一位。
尉迟敬德一直活到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享年74岁。在总共16年的退休生活中,尉迟敬德断绝了所有的人情往来,一方面是搞一些神仙方术的东西,服药炼丹;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大搞亭台楼阁、锦衣美食、歌舞娱乐。尉迟敬德去世后,唐高宗给他追授司徒兼并州都督的赠官,谥忠武,赐陪葬唐太宗的昭陵。时至今日,在昭陵博物馆里,还能看到鄂国公尉迟敬德的高大墓碑。刘后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