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安徽斥巨资让8000余处古民居“活”起来

2015/11/25 11:35:28 点击数: 【字体:

  中新社合肥11月24日电 (张强)传统村落、古民居是安徽文物的特色和优势。安徽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并在中国形成多个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成功案例。

  皖南民居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之一。皖南民居与皖南山水地理、徽州文化紧密结合,保留了大量代表汉族儒家文化的宗法制度遗存,如宗祠、牌坊、民居、水口、道路、桥梁等,其中以古民居最为典型,雕刻精美,粉墙黛瓦马头墙,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

  安徽省文物局办公室负责人李玮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据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该省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有100多个、古民居80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两处,国保单位60多处,省保单位260多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0多处。由于城镇化建设和民居本身的年久损坏,保护任务繁重。

  据了解,皖南民居集聚区黄山市2007年就出台了《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允许海内外人士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认领者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并于2009年全面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投入资金50多亿元人民币,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101个古村落和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467幢,打造了事业、产业方面的新型业态19类964处,建成了湖边古村落、秀里影视村、黎阳故邸等13处古民居集中保护地。

  2014年,黄山市在“百村千幢”工程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等4个空间形态类的古建筑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码头、古塔、古桥、古亭、古道、古井、古碑等12个单体形态类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利用。

  如今,黄山市已拓展出艺术会所、民俗客栈、特色酒吧、休闲茶社、传统作坊、艺术创作、收藏展示等12类产业方面的业态和文化教育、民俗活动、文博展示、名人故居等7类事业方面的业态。

  近日,黄山市被国家文物局正式纳入2015年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卫星遥感监测工程两个试点地区之列,将利用先进卫星遥感技术与卫星图像,为文物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保障。

  下一步,安徽省将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抓手,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