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令妍
“家家相通,房门不锁”,这是位于广西西林县偏远山村一处干栏式木楼建筑群,这个名叫那岩屯的小村庄,村民生活怡然自得,这幅传统的壮族群居图令人神往。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成片干栏木楼建筑加剧萎缩,这样的景象渐成奢侈。
“这里的一些村庄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干栏房屋,最大的一处建筑群,曾有100多户人家聚居其中,可以连走20多户人家不落地,就像在巨大的迷宫中穿行。”广西西林县博物馆副馆长黄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干栏”是壮语的音译,意指建于托架之上的一种纯木质结构建筑,这种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楔子加固,干栏式建筑是壮族标志性古民居。南方潮湿多雨,山间多毒虫猛兽,干栏的底层作为禽畜舍栏,中层才住人,顶层则屯放粮食,是壮族先民生存智慧的体现。西林县干栏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句町古国时代。
目前,广西干栏民居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广西师范学院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黄桂秋介绍,曾经广泛分布于广西各地的壮族干栏建筑,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如今也仅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得以保留,成片的干栏建筑更少之又少。
资料显示,在广西西林县境内,以那岩屯的干栏建筑群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2012年入选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其实那岩的干栏,也已破坏了差不多一半。”西林县句町文化研究与挖掘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合兵遗憾地说。
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是,在多数村民的观念中,子孙另立门户,住上崭新的砖瓦房,才是生活富足、家族兴旺的体现。村民们并不珍惜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旧居。
王合兵说,木质建筑两三代之内就有所损坏,一旦主人不及时修复,无异于将古老的民居亲手推向毁灭。
“古民居与现代生活方式是矛盾的。”王合兵坦言。漏雨,鼠患成灾等问题,令干栏房屋显得有些“老掉牙”,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搬离这些古民居。
数年前,当地官方意识到干栏建筑群的旅游价值,那岩古寨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旅游局也一度主张将村民迁出干栏建筑,以更好地开发利用。
王合兵对此非常反对,“没有人居住的木头房子,很快就会腐朽毁坏。”“这几年来,政府的观念跟不上,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尽管每年有100万元人民币的国家财政拨款下发到当地,用于古民居的保护,但在王合兵看来,仅有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直到不久前,西林县官方才出台了干栏建筑管理办法,拟对干栏建筑进行新一轮的有效保护。
另一个具体的保护措施也在酝酿之中,即当地政府与拥有干栏房屋的村民签订协议,由政府出资,村民对自家干栏进行维护、修缮,“谁都不如老百姓了解自家的房子。”王合兵说,而他们也将从良好的旅游环境中进一步受益。
黄桂秋对这一措施表示认同。他介绍,广西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古民居保护规章,长期以来,干栏等传统建筑的保护仅依赖笼统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整体状况堪忧。“地方政府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开始转而考虑民族文化的保护,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