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会议认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在保护
会议认为,要编制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严防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与此同时,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抓紧完善文物建筑防火和古遗址、古墓葬等防盗防破坏设施。
近年来,“拆真建假”、文物盗窃、文物建筑起火等事件屡禁不止。从几年前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到去年的“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河南郑州上街区马固村被拆事件,古建筑被拆,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恶意拆除这一“人祸”尚未完全禁止,文物古建起火这一“天灾”同样让人悲从中来。据《京华时报》报道,2016年2月20日下午,贵州剑河县温泉村苗寨起火,连接成片的木质吊脚楼被引燃,共烧毁房屋60栋,受灾群众达120人。村民反映称,当地政府为“靓化”房屋在外墙涂刷的油漆助燃,且村里的消防栓内无水。当地政府称,家用电器数量激增,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致使当地消防隐患难以完全排除,现正考虑使用阻燃材料对吊脚楼进行防火处理。
强化管理和执法
会议指出,要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调查督办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严打盗窃、破坏文物等行为。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在这一系列文物破坏事件的背后,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相关监管部门因监管乏力同样难辞其咎。在文物被拆之后去追究责任,在古建烧毁之后去总结经验,这一切,都无法令被拆的文物和已经烧毁的古建重现于世。众所周知,文物是有其不可复制性的,一旦毁坏,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永远损失。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强化管理和执法才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适度利用
会议强调,要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发挥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博创意等产业发展。对社会力量自愿投入资金保护、修缮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可依法依规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众所周知,博物馆在促进人类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而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各项设施建设,同样离不开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
保障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探索设立文物保护保险产品。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针对彩塑壁画、纸质文物、纺织品等保护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示范工程。
在过去的2015年里,中国的博物馆数量达到了4500余座,越来越多的私人博物馆、小微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私人博物馆、小微博物馆的发展,更需要国家资金、政策等的扶持。而一系列针对各项文物的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更是需要国家各项政策的具体指导。
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会议同时认为,要用广博的文物资源滋养人文根脉、丰富群众精神家园。
据报道,国家文物局曾做过调查,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统计显示,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二这之间的巨大反差表明,培养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已迫在眉睫。
近日,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同样火起来的,还有一群人——文物修复师,和一个职业——文物修复。文物修复在文物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对这样一个行业的关注,无疑会让更多的人关注文物与文物保护,也会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相对“冷门”的职业。只有更多人关注与参与进来,才能真正迎来文化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