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2015/11/13 15:45:11 点击数: 【字体: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有一部分正在消亡,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推进是一道难题。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回归乡村是很多城里人的梦想。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制图 邱 玥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水乡墨韵让人流连忘返。

乡村,从“空心化”到“栖息地”
 
制图 邱 玥

 
    嘉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

    研究所副所长 靳东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胡序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张立

    “有人说,农村都‘空心化’了,还搞什么建设?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近日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

    数据显示,尽管从2000年至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由36.2%提高至54.7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尚不足40%,农村人口数量仍十分巨大,且相当一部分转向非农就业的人口仍居住在农村。伴随城镇化浪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矛盾如何破解,如何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未来付出更大代价……围绕今后乡村发展的若干紧迫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A 环境整治:“盆景”还是“风景”

    【数说】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欠账仍十分突出:39%的农村地区没有实现集中供水;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37%;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仅为9%;11%的行政村公路没有实现硬化;全国农村危房约2700万户,即使按照每年中央补助支持改造266万户计算,彻底完成改造任务尚需十余年时间。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当前农村建设发展还存在哪些突出“短板”?

    张立:各地农村发展水平差异巨大,首先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异。比如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在发达地区基本是完善的,而不少贫困落后地区甚至还没有通上电。这意味着这些村子还不能够接收外面的信息,不能传播现代文明。其次,农村的污水排放、沟渠治理、垃圾清运等问题非常突出。不仅仅是欠发达地区,而且在发达地区农村的垃圾治理、环境治理问题也很严重。即使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广东省,农村的垃圾治理前两年也才刚刚开始,改进的余地还很大。再看一些其他经济相对较弱的省份,这些问题同样突出。此外,在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层面,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的道路硬化没有得到解决,对外交通极为不便,村内道路也不完善,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十分匮乏。

    靳东晓:目前“美丽乡村”或者是说“新农村建设”试点大多是通过国家及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来建设的,推广难度大。但是当我到了这些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实地看过以后,我觉得这个试点的复制虽然难度大,但是还是有必要进行推广。就农村的落后而言,其实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欠债。我们过去对农村投入不够,今后要逐渐补回来。

    胡序威:“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如果说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短板”,那么农村人居环境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平坦路、干净水、放心房,这些已经在国内多地精心培育的试点“盆景”中实现了,“盆景”成长为全覆盖“风景”,还须把握“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安居才能乐业,而同时,只有乐业才能保证长久安居。目前,广大欠发达地区、贫穷地区由于缺乏特色产业,有很多地区脱贫后又返贫了。因此,必须要推动以产业化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当地基础服务设施,尤其注重第三产业发展,通过经济发展为当地贫穷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支持这些地区实现内生性增长,才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义所在。

    B 规划建设:“标准”还是“个性”

    【背景】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实现治理、100个县开展开发性金融贷款领投的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城乡自来水一体化水平由现在的21%提高到33%……在未来五年各项“硬指标”落实过程中,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情况来选择不同突破口。业内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乡村建设将进入“标准化”+“个性化”时代。

    记者:伴随城镇化浪潮,乡村规划应如何保留传统风貌,留住乡愁?

    张立:要正确对待乡村规划与村庄建设的关系。这两年各个省乡村规划的编制非常热闹,甚至有些省份把村庄规划作为增收的一个重要利润增长点。但我们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村镇规划管理与土地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划指导思想、方式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与农村发展要求;二是土地的供给模式与利用格局不满足土地合理利用的总体目标和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

    靳东晓: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所有村庄都需要规划。一部分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基础设施急需全方位改造的,或是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大规模配置的村庄,可以通过规划的引导,加快村庄环境面貌的改善。而对于全国大量的村庄,应当通过优秀村庄案例的示范作用,让村民或者是以村委会为主体,来参照这些优秀的案例进行自主设计。规划师只需要适当为其规划安排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即可。

    与此同时,国家应主导研究适合各地情况的市政项目。比如农村无法按照城市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推荐适合的污水处理方式,或是氧化塘或是通过沼气池,等等。换句话说,给农民提供一定的技术,而不是帮他们做规划,这一点更重要。

    胡序威:缩小城乡差距,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多规合一的重点应该是搞好城乡规划,把多规合一落实。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保护生态的成果。加速贫穷县脱贫致富,把资金、信息从发达地区向周围欠发达的贫困地区转移和流动,从而更好地带动周围的地区发展起来。

    C 激活动力:“空心”还是“归宿”

    【案例】目前我国已有2.74亿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部分农村正呈现“空心化”。在苏北地区某地,一个自然村只有12户人家住着11个人,还有2/3的人口离乡在外。与此同时,行政区划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乡村的衰退,不少被撤并的村庄人走屋空。

    记者:如何促进乡村活力回归,让乡村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

    胡序威:内生动力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要逐步加大力度缩小城乡差异,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同步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过去,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时期,强调提高经济效益,但对空间布局不够重视,造成城乡差距大的客观事实。如果不能缩小区域间、城乡的差距,那么,发展将不可持续。因此,要加强中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发达或较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协调发展。

    靳东晓:农村人口的流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年龄、学历、收入等;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农业的基础、村镇的面貌、区域产业的发展、交通变化、地方文化等。农村人口流动还随政策的引导发生变化,就是在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政策会起到极大的引导作用。当前我国二、三产业向大城市或者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程度很高,西部或者一些落后地区本身的贫困面很大,工业基础也较落后,经济基础实力不强,那么今后靠什么发展呢?光靠旅游、休闲、农业带动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肯定是不够的,未来对这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不但要做好财政的转移支付及产业转移,而且还要作一些政策的相关调整。

    张立:农村的老龄化将是一个加速化常态。我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要高,而且高不少,并且目前2亿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将来很大一部分还会回到农村,也将进一步加剧农村老龄化。对此,一方面,需要为农村提供老龄化设施,提供老龄化服务;另一个方面,就是应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在日韩等国家设立有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老人60多岁还在做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修剪绿植等。并非为了生计所迫,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或者希望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心灵有一个美好的“栖息地”。反观中国农村老人,有相当一部分呆在家里就是消磨时间。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当前,农村的老龄化趋势不应只是消极看待,而要想办法让这些老人成为农村社会或者农村社区的资源并加以开发。 (本报记者 邱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