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范迪安:文化建筑应成为都市的优良样板

2014/12/8 11:38:40 点击数: 【字体:


    “2014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关注城市文化

    范迪安:文化建筑应成为都市的优良样板


    本报记者 高素娜

    11月27日至28日,北京美丽的雁栖湖畔, APEC峰会结束不久, “2014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此间举办。此次论坛以“迈向后2015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为主题,涵盖了“中欧新型城镇化道路借鉴与比较”“中欧城市文化发展借鉴与比较”“重走丝绸之路——第一届中欧友好城市青年微电影启动仪式”“生活的艺术——中欧文化桥晚会”等诸多议题和活动,来自中欧双方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官员就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欧文化艺术交流等内容进行了对话。中欧新型友好城镇、国际跨文化博物馆建设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在论坛期间签署、启动与发布。

    “中欧城市文化发展借鉴与比较”是本次论坛的重要主题单元,阿拉伯世界研究院主席顾问克劳德·莫拉、以色列艺术家达尼·卡拉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等,分别就雕塑与建筑间的呼应关系、城市保护的文化基础、城市建设的公共性、跨文化博物的合作与建设、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对中欧在艺术、教育、建筑等方面的差异与可合作空间进行了讨论。

    论坛期间,本报记者就中欧城市文化的异同、特色、视觉差异等话题专访了与会专家范迪安。

    美术文化周刊:您在发言中谈到了APEC会址,也就是北京怀柔的自然环境特别入画,可以吸引全世界艺术家前来。自然环境对于人文交流有何影响?

    范迪安:以美术的视角看,北京的风景以怀柔到密云也就是北偏东这个地带最为美丽。这个地带是丘陵式的起伏地形,既有植物的多样化特点,也可以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一种大地的曲线美,有点像欧洲的风景。中国油画家为什么喜欢到欧洲写生?欧洲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的油画风景名作?就是因为欧洲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油画表现,所以我想APEC会址会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前来,也必然会促进中外艺术家的交流。

    美术文化周刊:很多中外人士对APEC会址的建筑表示了赞赏,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建筑的?中欧建筑在发展上有何异同之处?

    范迪安: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其最典型的莫过于以紫禁城为代表的明清宫廷建筑和以天坛、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建筑,而APEC的建筑是具有汉唐风格的当代建筑,这是两个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特征的建筑,它透溢出来的气象和气息,都具有汉唐文化雍容大度而厚重朴茂的仪态。当然,它们细节上的不同之处,外国人士可能难以感受,这就像中国人到欧洲很难区别仿罗马建筑和哥特式建筑一样。建筑可以反映出我们对于传统的态度,怎么从自身的传统中,找到更多的能够作用于今天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并把它们借鉴过来实现当代转换,这是非常重要的。

    欧洲和中国的建筑文化发展有着不同路径。西方的古典建筑以教堂为例,注重建筑的高度与采光度等,发展到现代建筑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冲突与变化。但中国的传统建筑却是宽广、平面、接地的,而当代中国需要密集型居住空间,这就使得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会遭遇比西方更为严峻的挑战,即需要更多地寻找我们自身的传统资源,以实现内涵的传承和形态转换。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女士在会上特别提到了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中有土楼、有围屋、有窑洞等,它们是如何解决群落和家庭式和睦居住的,我想今天的建筑也可以吸收它们的一些优点,以适应我们新的生活方式。

    美术文化周刊:中欧城市文化在视觉上有何差异?我们哪些方面应该向欧洲学习?

    范迪安:中欧间的“城市文化”是非常可持续的话题,比如创意产业、跨文化概念、建筑等,但我想城市文化首先要解决当下最直观的视觉文化形态,这是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可以以建筑为例。欧洲各国对于文化建筑非常重视,它们是重要的都市表征,也是传统与科技的融合体,是一种从传承到创新的探索。中国正在经历文化复兴,虽然各种博物馆、剧场、公共文化空间等需求不断增加,各个城市也努力关注建筑的文化特性,将文化建筑作为城市重要的象征物来进行构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不少城市兴建的大型剧场、图书馆、博物馆在位置、造型上都与城市的文脉脱节,尤其缺乏地方文化特色,这就导致了公共建筑的粗糙和趋同。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欧洲学习,尤其在中国新的都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得都市文化建筑成为都市的优良样板,就显得特别迫切。

    其次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是一种具有交流、对话、共享的公共艺术,如城市的纪念碑、英雄人物塑像等。我国有一段时间非常重视城市雕塑,但也有一些雕塑与人们的生活缺乏联系,因此,城市雕塑的文化就有点衰退了。城市雕塑应该是与城市、地区以及人们的文化记忆相联系的可视形象,具有引导精神的功能,而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新型的公共艺术的空间构造物。实际上,雕塑并不一定只是地标类的大作品,在欧洲许多城市如莫斯科、柏林、巴黎,随处可见文化名人和历史故事的小型雕塑,也有许多反映艺术创新的小型综合艺术体,它们就在人们生活的空间之中,让人在散步时不期而遇,驻足凝视,构成对话。这类“街区雕塑”让人感到亲切。

    美术文化周刊:本次论坛提出了“跨文化”的概念,您是如何理解跨文化的?

    范迪安:“跨”就意味着基础和它的条件多向、多元、多维,正是因为有“多”才有“跨”。前两年我在欧洲看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展览,展览的名字叫“欧洲的N次方”。欧洲的朋友们从自身就认为欧洲是丰富的、N次的、多种的,它有变异,但是更有展开,所以只有具备丰富性和多样性才有“跨”的必要和冲动。当然在中国的古代语词中好像找不到“跨”这个字,但是中国有另外一个词非常重要,那就是“通”。“通”也就是要在文化的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之间建立起关联,通过融合找到新的创造出发点,所以中国人讲“通则变,变则通”,正是在传统与当代、本文化与他文化的融通中,构成了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12-0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