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恭
网络语言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针对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尚存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播电视作为担负着引领和示范职责的大众传媒,理应做出表率。
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肆意乱改乱用字、词、短语、成语等的行为泛滥成灾,尤其是在广告用语里。自行车厂家说自己的产品“骑”乐无穷,蚊香厂家说用了自己的产品就会默默无“蚊”,而“饮”以为荣当然是饮料公司的广告语。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甚至会对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应该予以纠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机关、新闻媒体、学校、公共服务行业等更应该注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近年来,“给力”“高大上”等网络新词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汉语的流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彰显了汉语的生命力。但作为一种或幽默或快捷的表述方式,网络语言中不少生造词的确令人费解,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网络语言具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很多词语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成语才能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流淌在历史的长河。
目前,由于人们对文字书写依赖程度的降低,导致提笔忘字和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火爆,正说明媒体和公众已经注意到这些现象,并正在做出可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