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4年4月开始的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倾全国、全军之力,在中国发动的所谓“一号作战”,表面看来是积极进攻,本质上却是出于防御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挣扎。参加豫湘桂战役的广大爱国官兵与日军进行了鏖战,付出了巨大牺牲。此役分三个阶段,即中原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作战。洛阳保卫战是中原会战中的最后一役。
洛阳,中原有名的九朝古都,她的历史是如此厚重!
比如西下池这个村落,连许多洛阳人也未必知道这里发生过“红叶传情”的故事,以及公元755年唐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的洛阳保卫战。61年前,这里还发生过另一场异常惨烈的洛阳保卫战,这一役,是在中国守军与日本侵略军之间展开的,尤其不能忘记。
【洛阳血战】
历史回到1944年5月4日。日军一部渡过伊河,直逼龙门,洛阳抗日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参战的是第15军和第14军第94师的1.8万名爱国官兵,而日军总兵力逾5万人。
洛阳战役大小战斗上百次,其中以西下池、七里河、兴隆寨、瞿家屯、西小屯、邙岭、城厢等战斗最为激烈。在保卫军部的邙岭后洞战斗中,中国军队第194团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投入了战斗。混战中,二连连长韩昆生擒敌大队长藤本,日军蜂拥来抢,韩昆急忙刺死藤本,但自己也倒在敌人的刺刀下,副连长贾乐民见状大吼一声,抱着8枚手榴弹冲入敌群,与50多名日寇同归于尽。
最后的城厢巷战尤为激烈。23日拂晓,日军3万多人集中进攻西门。洛阳百姓冒着炮火,背米送面鼓励官兵英勇杀敌。24日,洛阳城破,爱国官兵各自为战,或利用墙洞射击敌人,或居房顶用手榴弹投炸敌群,或以刺刀与敌肉搏。巷战中,日军死伤8000余人,中国失去了3000多名健儿。25日下午,洛阳陷入日军魔爪。
洛阳保卫战历时21天,装备落后的中国守军孤军奋战,抗击机械化装备的日军精锐之师,打死打伤日军2万人,炸毁敌人坦克60多辆,中国军队突围官兵仅有2400多人,1.6万名勇士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抗战史上谱写了悲壮的一页!
【老英雄回忆当年战事】
记者曾经多次报道过的“花冈暴动”领导者耿谆老人,当年就是在洛阳保卫战中身负重伤,和战友们一道被掳掠到日本强迫做苦工的。记者整理几次采访耿老的文字资料,追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耿谆说,1944年春天,日军包围洛阳。他所在的第15军投入到惨烈的洛阳保卫战。5月9日,日寇到达洛河南岸,开始向北岸发起进攻。时任连长的耿谆发现,他们的防地正面有5辆坦克车和大队日军,守军重机枪手换上钢心枪弹向冲上前沿的坦克侧甲板射击,抱起集束手榴弹冲向日军坦克与其同归于尽。那天,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5时,枪炮声没有停过。战斗中,耿谆多处负伤,他撕破军服包扎伤口。耿谆所在的部队得到掩护全师撤退的命令,耿谆带伤继续指挥作战,后终因失血过多而晕倒。下午6时,耿谆所在连奉命向邙山转移。士兵们用门板将耿谆抬到了战地医疗站救治。
1944年5月23日,耿谆带伤再次请命,带领一个加强连把守陇海线一座铁路桥。第二天凌晨,敌人向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上边有敌机扫射,地下有大炮轰击,那时,战斗已不分敌我阵地,敌我混战在一起,耿谆他们奇迹般地坚守了一整天,为大部队转移争取了时间。就在耿谆下令撤退之时,他再次负伤倒地,不幸被日军俘虏。25日,洛阳沦陷。
【在和平里回望战争】
今年8月11日,记者再访当年的战场,已经很难想像61年前那场惨烈的战斗。洛河南北两岸,杨柳依依,游人如织。享受着和平与宁静的人们可曾想到,61年前,上万抗日将士的遗体全被日军惨无人道地抛进了洛河。61年前的血腥,与当今的祥和,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凭吊当年耿谆负伤被俘的洛阳东花坛铁路立交桥,记者看到,桥下的公路上车水马龙,桥上的铁路上火车隆隆驶过。今年春天,耿谆曾在这里凭吊过他的那些英勇就义的战友们,也许他想起了当年那飞舞的喷溅的鲜血、炽热火红的炮筒,还有一张张杀红了眼的脸庞……
如今,看一列列火车呼啸而来,倾听那渐行渐远的轰鸣,仿佛是当年战死沙场英灵们的沉重呼吸!
稿件采写任双玲文字整理杨化涛
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摘自《黄河大合唱·黄河船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