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山再起
千百年来,很多人仰慕谢安。他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公元320年,虽年少成名,却无意出仕,长期隐居在会稽东山。
谢安的堂兄谢尚是褚太后的舅舅,手握军政大权。公元357年,谢尚去世,官职由谢安的大哥谢奕接任。过了一年,谢奕也死了,官职又传给了谢安的弟弟谢万。眼看兄弟们高官厚禄,显赫一时,谢安却依旧隐居山林,他的妻子调侃道:“难道大丈夫不该这样吗?”谢安说:“这恐怕不可避免呀!”
其实,谢安对弟弟谢万的能力并不放心,已料到自己早晚得出山。公元359年,谢万奉命讨伐前燕,谢安也随军北上。他看谢万对手下将领傲慢无礼,便时常好言相劝:“你身为主帅,平时要多关心手下,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打胜仗。”但谢万听不进去,依旧称将领们为“劲卒”,大家都对他很不满。谢安无奈,只好亲自去抚慰那些将领,并赢得他们的尊重。后来谢万战败,被贬为庶人。那些将领看着谢安的面子,才没有把他杀死。
当时辅政的司马昱听说谢安出游时常带歌女,就判断他会出山:“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能与人同忧。谢安肯定会出来的。”
果然,谢万被贬后,在征西大将军桓温的一再邀请下,41岁的谢安终于当了一名军中司马。谢安年轻时曾给庾冰当过一个月的幕僚,这是他第二次出仕了,因此人称“东山再起”。桓温很高兴,对谢安礼敬有加。不过谢安没干多久,就找借口离开了。后来他到朝中任职,一直做到宰相,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谢安有鼻炎,语音浊,能用洛阳书生的腔调吟诗,人称“洛下书生咏”。他当宰相后,“洛下书生咏”成了时尚,很多名士想学他,只能用手捏着鼻子发声。后来,桓温因为简文帝司马昱未禅位给自己,以为是谢安等人从中作梗,便想在新亭伏兵把他杀掉。谢安镇定自若,用“洛下书生咏”吟诗一首,就把一代枭雄桓温给镇住了。
桓温身患重病时,让人起草诏令,要给自己加授九锡(即九种礼器,代表皇帝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谢安认为诏令写得不好,需要修改,就这样一直拖到桓温病死,算是解除了他对朝廷的威胁。
2 淝水之战
桓温死后,谢安主持大局,他致力于保持世家大族间的平衡,缓和各方面矛盾,深得朝野拥护。
在用人上,谢安也很有一套。比如他能任桓温的弟弟桓冲为荆州刺史,让人看到自己的气度,同时也敢举荐有才干的侄子谢玄,让他招募北方流民和江淮民兵训练“北府兵”,驻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抵御外敌入侵。
当时,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实力空前强大,他野心勃勃,欲灭掉东晋,统一中国。公元383年夏,他从长安率80万大军开始南下。
建康城里,孝武帝司马曜十分紧张,宰相谢安却不慌不忙。他任弟弟谢石为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前锋,让他们率8万北府兵前去迎战。
8万对80万,这仗怎么打?谢玄心里没底,谢安却说:“不要急,朝廷自有安排。”谢玄等不到下文,只好又请好友张玄去打探消息。谢安见了张玄,却拉着他去山上赏风景、下围棋,还说:“你是高手,今天要能赢我,这山上的别墅就归你了!”
他如往常一样气定神闲,走每一步棋都胸有成竹,心神不宁的张玄自然输了。到了晚上,谢石、谢玄等人也来了,谢安这才将战事安排和盘托出,让大家做到心里有数。
公元383年11月,苻坚之弟苻融攻占寿春(今安徽寿县),与晋军在洛涧(在安徽定远西)摆开战场。苻坚得知晋军先锋缺乏粮草,亲率八千精兵来与苻融会合,并派之前俘虏的晋将朱序去劝说谢石投降。
朱序可是晋人啊!他一到晋营,就劝谢石出兵夜袭洛涧。洛涧大捷后,谢石又率大军沿淮水前进,在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河对峙。
当时,秦军紧临淝水布阵,晋军一直无法渡河,谢玄便派人对苻融说:“您孤军深入,不宜打持久战,若能将兵阵稍微后移,让晋军渡河以决胜负,岂不更好?”苻融与苻坚一商量,觉得军队后撤一点,再趁晋军渡河时以骑兵攻杀,定能大获全胜,便同意了。不料,秦军刚一后撤,朱序就在后面连呼:“秦军败了!”众人信以为真,竞相奔逃,谢玄趁机发起猛攻,秦军大败,苻融被杀,苻坚中箭后单骑北逃。
捷报传回建康,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了书信不动声色,客人忍不住问情况怎样,他才说:“孩子们已大破贼兵。”客人走后,他难抑心头喜悦,进屋时连鞋底的屐齿被门槛碰断都不知道。
3 功高遭忌
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又上书请求北伐。公元384年8月,谢玄等人率军北上,收复了山东、河南等地,整个黄河以南地区划归东晋版图。然而,因功名太盛,谢安开始受到孝武帝司马曜的猜忌,谢玄也被迫回镇淮阴,北伐功败垂成。
当年司马曜继位时,年仅12岁。他的父亲是会稽王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母亲李陵容是王宫里的粗使奴婢,外号“昆仑奴”,身体健硕,肤色黝黑。按常理,司马昱是不可能看上李陵容的,但不知怎么回事,他29岁那年,王妃王简姬失宠被废,儿子司马道生早夭,此后过了很多年,别的姬妾都没有生育。
司马昱为子嗣问题十分发愁。后来,有人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宫里有个女人,可以给他生两个儿子。这个女人是谁呢?江湖术士在宫中挨个儿相面,最后锁定了李陵容。司马昱别无选择,只好让这个“昆仑奴”替他传宗接代。李陵容也很争气,果然生下了司马曜、司马道子兄弟俩,还有一个女儿。但她的地位并未因此而改变,直到公元372年司马曜登基,她的命运才真正出现转机,最后当上了皇太妃。
谢安对孝武帝悉心辅佐,数次使东晋王朝摆脱危机。但司马曜长大后一事无成,还听信司马道子等人的谗言,对他越来越疏远。谢安的女婿王国宝品行恶劣,也因得不到重用而对谢安心怀怨恨。在他和司马道子的构陷下,谢安只得主动交出手中的权力,举家离开建康以避嫌。
公元385年4月,谢安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他打算待天下稍安,就从水路重回自己的乐土——会稽东山。可惜,这个愿望还未实现,他就患了重病。
孝武帝也慢慢回过神来,觉得不该这样对待一位老臣,便让谢安回建康养病。当谢安的车驾缓缓驶进建康西州门时,他突然伤感起来,对身边亲近的人说:“以前桓温在时,我常担心不能保全自己。如今,我已代替他的职位16年,这次的病,恐怕再也好不了啦!”
当年8月,66岁的谢安上书辞官,不久病逝于建康。孝武帝在朝堂上哭吊三天,追封他为太傅。一代名士谢安的时代过去了,随他一起离去的,还有那鼻音浓重的“洛下书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