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凝聚城市灵魂 呈现运河风采——走进大运河系列报道之通济渠郑州段

2014/9/25 9:28:26 点击数:112 【字体:

凝聚城市灵魂 呈现运河风采——走进大运河系列报道之通济渠郑州段

郑州大运河通济渠段秀丽景色。  王 羿 摄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穿过繁华的郑州街区,一路向北来到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河南段的重要节点郑州市惠济区索须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杨柳依依、芳草萋萋、水流淙淙,风景优美,随处可见垂钓者在悠闲地钓鱼。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是中国运河鼎盛时期的见证,也催生了农业文明时期的经济都会,在城市兴起、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方面都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作为新型的活态的文化遗产,继续为城市发展提供着资源和文化支持。

    历史瑰宝见证黄河文明

    郑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大运河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约1500年,早在公元前4世纪,当时的魏国就开凿了鸿沟水系,西起洛阳市,沿洛河自偃师与郑州市巩义交界处进入郑州境内,经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5个县(市、区),东南与开封县境相接,全长150余公里,书写了开凿北方运河建设的最早篇章。

    隋唐时期,为巩固政权,加强南北统一,在鸿沟的基础上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从而打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至宋代,本段运河已成为全国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南宋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本段河道被淤废。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开凿贾鲁河,沟通黄淮水系,本段河道成为贾鲁河的一部分,明清时期,该河道对沿河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末,本河段逐渐淤废。

    今天的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惠济桥段。通济渠绝大部分河道深埋地下,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长约16公里,呈西——东走向,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或供市民休闲娱乐,很难想象出昔日的繁忙景象。

    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这也有力地见证了我们的先民自黄河引水的聪明才智。

    城市文化符号具有重要价值

    在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中部,记者看到,出土的惠济桥挺立在一处狭长的坑道内,姿态雄浑威武。惠济桥桥面基本与村子地面齐平,已经没了栏杆,但设置栏杆的石坑尚存。桥面铺满大型条石,两道深深的车辙非常醒目,贯穿于桥面,正历经着岁月洗礼。

    将近80岁的赵随义是惠济桥村人,讲起惠济桥的过往,老人十分兴奋。据他回忆,在他幼年时,惠济桥桥头两侧建有八卦亭,附近还有一些建筑于明清年间的房屋,供南来北往的客商囤货、居住。当时,惠济桥下的河床尚未像现在被淤塞掩埋,40多米宽的河面上,常有人垂钓戏水。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惠济桥下河水逐渐干涸,这里渐渐就变得荒凉起来,“文革”期间,八卦亭被拆除。据他介绍,也许正因为惠济桥有着显赫的过往,它渐渐成了这一区域的发展地标。惠济桥村及惠济区名称追根溯源,都与惠济桥有关。

    而通济渠惠济桥段的繁盛落寞仅仅是大运河郑州段历史变迁的一个小缩影。据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大运河郑州段作为中国北方地区自战国至明清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是在农业文明技术体系下的人类非凡创造力的体现。除了河道本身的考古价值,通济渠郑州段也是催生并见证郑州地区大运河开发、城市振兴、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郑州段运河作为与黄河交汇的枢纽,独特的运河文化与古老的黄河文明在此交汇、发展,使灿烂的中原文化更具特色。亦成就了一批重要城镇,如秦汉时期的重镇荥阳、隋唐时期的大型官仓洛口仓和因运河航运而兴盛的康百万庄园和巩义窑址等,这不仅是郑州段运河枢纽地位的历史见证,也是对其辉煌历史的印证。坐落于古荥泽西畔、地处鸿沟运河起点的荥阳故城在鸿沟水系建成之后,成为战国中期以至秦汉时期依托运河交通便利条件而兴起并逐步繁荣的经济都会,它与惠济桥等大运河遗产共同见证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运河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缓缓流动的运河投影出昔日的繁华,在一次次对往事的探访中,记者愈加了解郑州先民的智慧与坚韧,从而也更加清楚我们肩负的——传承责任。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虽经历了千余载沧桑风雨,但直到今天,它还承担着排涝泄洪、美化景观功能,依然为城市的文化传承、生态提升、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郑州市“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好蓝图下,大运河郑州段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郑州市在欣喜于好消息和好态势的同时,也意识到更高的要求、更重的任务,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继续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推进索须河沿线和惠济桥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景观改善工程,营造体现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的和谐景观,不断完善各项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实现城市功能和文化品牌的拓展。让人们领略运河历史,提升文化品位,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郑州市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将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再现发展,将成为郑州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9-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