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铭文而言,需要厘清和辨正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令彝所产生的时代问题;二是成周与王城之命名问题。第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唐兰先生抓住康宫这一个专有名词,并根据多方面的因素,把令彝所产生的时代推断为周昭王初年。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对于成周与王城之命名问题,学界大体有两种观点:或曰成周和王城是两个邑;或曰成周为东都大名(大郭),王城为成周内城。我们认为,前者基本符合铭文内涵(所谓“基本符合”,就是说“两个邑”不确,两个城一个邑〔洛邑〕为妥)。
总起来讲,我们是否可以从令彝铭文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就是说周公营建洛邑,确确实实为两个城;这一事实是无法否定的,也无需另起新名。载有王城之名的,继令彝之后,还有一个卫簋。其时据唐兰先生的考证,也是在周昭王时代。铭文云:“五月初吉甲申懋父(尝)(御)正卫马匹,自王。……”唐兰先生指出:“自王。这个王指王城,作册令彝说‘昭公归自王’可证。伯懋父当时在东都王城。”
关于成周之名的由来,历代学者亦多有探讨。如《公羊传·宣公十六年》疏引郑玄曰:“居摄七年天下太平而此邑成,乃名曰成周。”还有把成王之“成”与成周之“成”联系起来看,如《召诰》中云:“王末(终)有成命,王亦显”;《洛诰》中亦曰:“其自时(是)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成周之所以称‘成’,也该是由于完成‘成命’和取得了‘成绩’,建成了周朝统一四方的国都。”(杨宽:《西周史》)其实成周之名与宗周之名是相对而言的,成周是东都洛邑之代称;宗周是西都镐京之代称。成周者,周统一大业之始成也;宗周者,周宗族之源也。 作者:洛阳理工学院 史善刚 董延寿【原标题: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