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喜护门前树,士女争趋庙内龛,诗中的“社鼓”就是民间社火团体使用的排鼓。同时,这首诗也说明关林庙会影响面广,参加人多,规模巨大,既有丰盛的祭品,也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在明万历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庙会上,洛阳县衙曾助大戏一台,以庆祝“关王大殿”落成三周年,并为曹屯等善人立碑纪念:“河南府洛阳县助戏一台,三年完满,刻石为记。善人甲里姓名开刻于后:社首郭守铎,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即今曹屯,下同)居住。管事朱应登,彭婆二里二甲前卫村住。管事赵可仕,延秋二里十甲赵家营住。郭守魁,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住。郭守科,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住。”关林明代碑刻的记载,直接证明了草屯村(即今曹屯村)在关羽春、秋两祭之期到关林参加祭祀活动中鼓的应用。“东都严祀典,万古护松楸”,清康熙、乾隆、道光、嘉庆、光绪年间,关林祭祀关羽最为隆重。每年正月十三春祭,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均有地方官主祭,“关帝神社”助兴,声势浩大。洛阳关林庙会娱神活动主要有舞狮、排鼓、十万(又名社盘)、海神、杂技等。其中清光绪初年形成并首次在庙会上亮相的曹屯排鼓、李屯狮舞与“高跷曲子”合作的文武跷,成为关林庙会上颇有特色的娱神活动,并直接助产了“洛阳曲剧”。以曹屯“关帝社”为代表的“长兴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吸引着远近百姓前来逛庙会、饱眼福。
洛阳曹屯排鼓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明代万历年间,关帝社社首郭守铎,管事郭守魁、郭守科在曹家屯村村北修建了关帝庙和火神庙,成立了“火神社”和“关帝社”。“火神社”亦称“小社”,主要是舞狮;“关帝社”又叫“大社”,主要是排鼓和铜器打击乐。洛阳曹屯“长兴鼓谱”是由本村艺人代代传承下来的,属于战场号令军队的完整鼓谱,包括“壮老将”(又名壮行曲)、“交槌”、“歇拍”、“常胜歌”、“常兴歌”等。打法有“蹲马式”、“跃马式”、“跑鼓”、“空中飞槌”、“撂铙”等。“壮老将”是振旅出征时的壮行古谱,鼓点沉稳中含苍凉,表现出“沙场秋点兵”的雄浑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气氛;“交槌”鼓点昂扬激越,主要表现两军披甲执锐、疆场弯弓的场景,仿佛是在叙述飞鸣马嘶、交枪血刃的生死相搏,给观众以摄人心魄的震撼;“歇拍”鼓点舒缓而悠远,颇有血战之后,敌军消遁的短暂的战场寂静,又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肃杀和苍凉;“常胜歌”是欢迎凯旋征战将士的庆功曲,旨在表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欢庆场面。“常兴歌”鼓谱愉悦明快,鼓手动作欢畅,颂扬四海晏然、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根据鼓谱中不同的章节内容,鼓手的表演动作时而轻缓舒展,时而粗犷奔放。交叉跑位,击节碰槌;快如脱兔,游走和谐;静似禅僧,浑然入定。经过近几年的挖掘整理,曹屯鼓舞的曲牌有六套之多。排鼓演出时四鼓为一组,配有大铙、大釵、中釵和大锣等。曹屯排鼓不仅阵容强大,队列有序,而且套路严谨,技术精湛,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北方豪放和雄浑的气势,是中原排鼓艺术的活化石。曹屯排鼓不但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也有浓烈的河洛地区民俗风情。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特征。
①曹屯排鼓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长兴鼓谱”。鼓谱内容依然在艺术形式上阐述着军鼓的原始作用,具有代表意义。
②曹屯排鼓的鼓点和结构具有强烈的抒情性。③曹屯排鼓不仅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而且仪仗威严、演员齐整。尤其是其在表演中的鼓槌的花式繁多,抛接换鼓精准,阵势变换快捷,交叉跑位规范,在国内排鼓队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洛阳曹屯排鼓的自身价值和保护传承
(一)曹屯排鼓的自身价值洛阳历史悠久,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文化积淀厚重。
抢救、挖掘、保护、传承曹屯排鼓,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1)学术价值曹屯排鼓六套鼓谱400年沿承不衰,可以说,是我国排鼓艺术的活化石。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保留着民间传统文化原始面貌的独有特征,亦记录着人们对国运昌隆、百姓安乐的期盼,还保存着曹屯排鼓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印记。明清以来,曹屯的排鼓在北方民间社火活动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清光绪年间,曹屯排鼓与乡间小调和传统的高跷相结合,产生了带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武跷”。
(2)实用价值明清以来,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在报时、报警、娱乐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曹屯流传了400余年的6套鼓谱曲牌,不仅是一种个性鲜明的民间艺术的继承,也是我国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古今民众日常艺术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表征。
(3)经济价值发掘、抢救、发展洛阳曹屯排鼓对于丰富历史名城文化内容、发展洛阳旅游事业、吸引国内外游客、增加地方经济收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曹屯排鼓的保护和传承曹屯排鼓自明代关帝社社首郭守铎,管事郭守魁、郭守科直至清代的第六代传人郭声、郭二声、郭三声都是家族传承,之后自第七代至第十四代中有家族传承的,而更多的则是师徒传承。
现今的代表性传承人张德宽就是通过师徒传承的第十代曹屯排鼓的传人。明清时期至解放初期,洛阳曹屯的排鼓在中原大地声名远播,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的原因和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历经几百年成长发展起来的排鼓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窘境。在国务院发掘、整理、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扶持下,洛阳市洛龙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现在已经对曹屯排鼓采取了科学的保护措施。
①洛龙区和关林镇两级政府,把曹屯村的排鼓、舞狮、舞龙作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知名文化品牌,尽可能予以资金支持。同时,要求镇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抢救性保护这一文化资源。
②关林镇、曹屯村都注重该品牌与外地其他知名品牌的交流、合作,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③资金投入得到加强。1997年以来,曹屯村先后投资10余万圆,购置排鼓50面,狮子20架,长龙6条。其中50米长龙2条,35米长龙4条。另外,关林镇政府先后投资近20万圆,用于舞龙及狮舞、排鼓的排练、演出等开支。除此以外,政府还对曹屯排鼓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制定了五年计划:对其基础设施、演出队伍、历史沿革、市场价值等进行全面普查,完善资料、摸清底子。组建专业演职人员队伍,加强军地合作,培训部队、机关、学校等一批排鼓爱好者,建成稳定的演职人员队伍,形成规模。逐步将该品牌推向市场,通过商业演出,打造排鼓品牌。组建文化服务公司,全面将该品牌推向市场,形成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实现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