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0年,陇海铁路修到了洛阳,铁路穿过自汉唐以来就以墓葬闻名的邙山时,无数地下陵墓连同其陪葬的珍宝被挖掘了出来。唐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人们发现了一种色彩斑斓的彩陶,有姿态各异的马、骆驼、人物俑等。就这样,一种早已失传的古老工艺——唐三彩重新问世了。
据考证,古老的唐三彩兴于汉(前206—220),盛于唐,但从晚唐开始,唐三彩的制作就逐渐走向衰败以至销声匿迹。其原因人们不得而知。唐三彩,在过去的千年里,成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谜。
三彩大象
千年之后,从墓地里出土的彩陶立在人们面前,它那埋葬百世而不失斑斓的色彩,那生动传神的造型和精巧细腻的技艺,让人们赞叹不已。由于唐墓中出土的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以红、绿、黄三色为主,著名古器物学家罗振玉(1866—1940) 和王国维(1877—1927)便将其命名为“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出土之后,人们开始去探寻它谜一样的工艺。最初只是邙山一带的农民对出土的残缺不全的唐三彩进行修补。随着修补技艺的提高,工匠和艺人便开始进行整体仿制。1920年前后,洛阳一位名叫高良田的艺人首次成功复制唐三彩,其仿制技术后来成为这位高姓艺人的家传秘技。最负盛名的老艺人叫高松茂,他不仅仿制唐三彩技艺高超,还掌握了仿制粉彩、五彩等技艺,达到了“与古无异,以假乱真”的程度。
精雕细作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工艺的美术特点,采用印花、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创立了塑陶艺术斑驳绚烂、健美雄浑的独特风格。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它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使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烧制时,先将素坯入窑经过1000-1100℃的焙烧,陶坯烧成后,上釉彩,再入窑烧至900℃左右。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还需要“开脸”,所谓“开脸”,就是人物头部不上釉,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等工艺过程。
以假乱真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一件集雕塑、绘画、陶艺三种工艺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就算完成了。
制作唐三彩的窑
制作中的仕女俑,神态自若。
除了拥有斑驳瑰丽的釉色,洛阳唐三彩在造型方面亦十分引人注目,一般分为生活用具、人物、动物三大类。生活用具有水器、酒器、饮食器等。人物主要有妇女、武士、伎乐俑等。在唐三彩的各种造型中,尤以动物为多,有鸟、狮、骆驼、马、牛等,其中以马的塑造最为出色。在洛阳北邙山上的古墓博物馆中,展出有一匹出土的三彩马,马儿肥硕雄健,色彩高贵,双目炯炯有神,透射出一种悠然神定、坦荡豪气的大唐古韵。
从色彩上说,唐三彩是浪漫的,反映了大唐自然潇洒、毫不做作的浑沌美感;就造型而言,唐三彩是写实的,作品几乎全部来自于生活本身,是世俗人生的生动写照。
如此漂亮的釉陶在当年却主要作为陪葬品使用。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达官贵人们不仅注重生前享乐,而且注重死后,三彩陶器是唐代厚葬风俗的必需品。正是这种习俗和这些陵墓,保存了这项在民间早已失传的大唐工艺,使我们在千年之后得以重睹其风采并将其传延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