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秀美山水 >> 山水与品牌 >> 浏览洛阳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洛阳任重道远

2014/6/6 11:07:31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

    “洛阳城里风光好”——刚刚华丽谢幕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堪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历届最好”的高水平盛会,集中展现了洛阳近年来的发展成效和旅游业的长足进步。但成绩属于过去,追求永无止境。如果以国内外旅游名城为标杆,如果以“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标准来审视,我们的短板显而易见,我们的问题无法回避。

    “六加一”攻坚战,“一”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独树一帜的“一”,其意深远:它,上承洛阳辉煌的历史,下启洛阳美好的未来,既是洛阳特色城镇化的“点睛之笔”,更是洛阳穿越时空的里程碑工程。为此,我们满怀敬畏之心,我们不敢丝毫懈怠!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还有哪些差距?从4月27日起,洛阳网、本报编辑部、《洛阳晚报》编辑部连续刊登启事,吁请广大读者、网友立足洛阳旅游业的持续提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环境建设、产业营销、龙头项目、旅游商品、文化融合等方方面面出发,为我们深爱的城市“体检”、“把脉”,以期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连日来,众多外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本市的热心读者、网友,通过电话、发帖、预约采访等形式,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一时群贤毕至,共商发展大计。其中,不乏针砭时弊之言,让我们脸红心跳;其中,更不乏真知灼见之语,让我们茅塞顿开。今日,本报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刊发,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些肺腑心声:强力提升旅游产业,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现状01 思想不统一,行动不一致 雷声大、雨点小

   
【网友“东方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是“六加一”攻坚战的“点睛之笔”。但是,从政府官员到洛阳百姓,很多人恐怕还是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内涵是什么?标准咋量化?可以说,思想还缺乏高度统一,行动还缺乏步调一致,雷声大、雨点小。

    【网友“潇潇雨”】侧重和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洛阳旅游产业崛起,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重在决策机关的发展思路,重在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重在相关部门的工作力度。对此,应当相信,只要洛阳市委、市政府能够确定文化旅游兴市主战略,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状02 文化特质不鲜明,文化氛围不浓厚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一个城市自身形象的推广要想达到有效传播,必须考查自身在目标人群心目中所存在的位置、具有的价值,然后整合城市资源,充分挖掘具有城市识别性的内容,进行保护性开发。

    洛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应树立自己的城市品牌。这种品牌的建立不仅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呈现出来,还要把牡丹文化节内在的目标与现有的文化资源相结合,深入系统地挖掘整合,在超越旅游这个层面做文章,创造出一些具有明显标志性的系统工程。在这方面,洛阳不妨邀请国际知名历史学者来洛考察体验,借助这些专家的智慧和知名度,把洛阳的文化特质做深做足,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从旅游方面讲,洛阳的发展确实很快,但在新媒体时代下,游客视角宽泛、体验形式多样,他们来洛阳旅游不但要看景,更要体验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品位。所以,政府不但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更要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样既能达到福民的效果,又能真正赢得游客的认可。

    现状03 品牌效应不突出,形象的少抽象的多

    【苏州市旅游局副调研员赵金坤】目前,洛阳的旅游特色还相对不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开发不够。从洛阳的旅游资源特质看,人文旅游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应有的旅游品牌效应。

    目前除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几个重点景区外,其他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单体资源开发多而相对集中不足,分散开发多而规模不大,点与点之间相距过远串联困难,难以形成新的旅游线,每个景点停留时间短,形不成规模效应,产生不了市场影响力。洛阳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旅游产品需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洛阳多年形成的以“牡丹文化节”为媒介的集龙门石窟、白马寺以及牡丹观赏园于一体的观光型旅游,很难满足国外游客日益丰富的需求。如果能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开发,在国际上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洛阳必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网友“我知道了”】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帝都,体现在什么地方?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在哪儿?天子驾六、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明堂,应该说都是,但是太分散,而且形象的少、抽象的多,这说明洛阳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存在很多短板。如果能将洛阳千年帝都的元素分门别类,建立一个浓缩的、复原的大型公园,展现洛阳的历史文化长河,这将很有意义。

    【网友“南海”】洛阳地处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但在洛阳找不到太多的河洛文化踪迹。1500年建都史、4000年建城史、5000年文明史只在史书中、学生课本中,为什么?关键是对河洛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工作做得不够,古都地域特色不够。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但在洛阳城市建设中很少体现出来。我们缺乏大手笔和大气魄,缺乏大型的历史遗址文化公园,现在的“隋唐城遗址公园”休闲味儿够足,但“遗址文化”味儿难觅。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日报(2012-05-17)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洛阳——国际范儿走起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缂冩垹鐝#鏍€�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鐎广垺鍩涢張宥呭閺堝秴濮熼弶鈩冾儥娴滅儤澧犻幏娑滀粧娴兼艾鎲冲▔銊ュ斀缁旀瑥鍞撮崗顒€鎲�閸忓秷鐭楁竟鐗堟閹板繗顫嗛崣宥夘洯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閸︽澘娼冮敍锟� 濞屽啿宕¢惇渚€鍎滃鐐茬闁叉垶鎸夌捄锟�305閸欙拷 闁喚绱敍锟�450008
閻絻鐦介敍锟�0371-86663763 娴肩姷婀¢敍锟�0371-86663763 閻㈤潧鐡欓柇顔绘閿涙xhenan163@163.com
鐠炵嵒CP婢讹拷11032303閸欙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