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用5年时间实现年创作牡丹画20万幅,年经营收入超3000万元,村民年增收达到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牡丹画第一村。”孟津平乐镇“职业”农民画家郭淑存这样说道。
4月的河洛大地,牡丹花开春潮涌。回眸30年牡丹花会,牡丹为媒,文化为魂,为福民强市注入新活力。目前,洛阳牡丹种植面积达迅速扩大到十万余亩,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牡丹节期间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总收入达105.15亿,引来项目117个总投资超千亿。
今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在节俭办会的同时,预计游客依然超过往年,实现“节俭”客不减,收效“节节高”。
节俭办盛会,更显花都魅力
当龙门大道提升夯实第一米路基,当洛浦公园换上第一盏新灯,当300多座新建公厕垒砌第一块青砖……洛阳在改变。2012年,洛阳城区主要广场、干道、公园等处广植牡丹80万株,实现了“满城尽是牡丹花,四季随愿赏牡丹”。
打造“牡丹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从牡丹花会到洛阳牡丹文化节,从最初以周边客源为主的地方节会,一步步升格为省级节会、国家级节会,牡丹节至今已成功举办第30届。30年来,洛阳在改变,百姓得实惠。
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突出惠民、节俭、务实的特点。把开幕式演出场地,从容纳万人的体育场改为仅几千坐席的歌剧院,演员由上千名缩至不足300名。牡丹节期间举办所有活动一律从简,不铺红地毯、不放鲜花、精简活动内容、不搞层层发言……
洛阳市会展办副主任蔡兰霞说:“回望30年来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历程,是探索、成长的过程。前些年,随着牡丹花会知名度的提升,我们开始请明星、扩规模,动辄上千演员、邀几万人参与,来增强其带动辐射力和影响力。可老百姓的心却牡丹花会渐行渐远。”
“此次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定位就是回归,打造一张真正属于洛阳的历史文化名片。”本届开幕式文艺演出策划人任卫新说,“今年充分利用历史中有关洛阳和牡丹的名篇佳作为创作元素,展示厚重洛阳。尽管节俭办会,但开幕式演出带来的艺术感受不减反增。”
节俭办会,反哺于民。今年,洛阳改扩建10条城市道路,升级改造13个城区易堵路口,新增1万个停车位,全面推行旅游标准化提升旅游服务,让百姓享受牡丹节带来的实惠。“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作为历届牡丹节保留活动,今年共有58场接连演出,让百姓共同参与,“共享一城牡丹”。
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节俭惠民利民办牡丹文化节,就是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福祉,带来更多机会,带来更多享受,把牡丹文化节办成百姓的盛会。”
如今牡丹节已成为百姓自己的“狂欢节”,每到此时,洛阳人都会自觉参与其中献策出力。面对明天,洛阳信心满满。
传承牡丹文化,拉长产业链条
4月11日,在洛阳李学武牡丹瓷艺术馆,一朵朵惟妙惟肖盛开的陶瓷牡丹,引来了游客的啧啧称赞。江西游客刘军一口气买了4件牡丹瓷摆件:“牡丹瓷将牡丹文化和陶瓷艺术巧妙融合,既有河南特色,更代表着中国文化精髓。我们不仅看牡丹,更重要的是感受洛阳文化。”
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时的画面令人记忆犹新,听说牡丹濒临绝境,语重心长地说:“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要赶快抢救。”
为做好牡丹文化产业、传承弘扬河洛文化,洛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以牡丹观赏为引领的牡丹种植业、以牡丹文化节为标志的节会产业、以牡丹画为特色的艺术品创作、以牡丹瓷为代表的文化礼品开发、以牡丹饼、牡丹茶为代表的旅游延伸产品生产等文化产业。
一届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随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许多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牡丹食品,如今品种有30多个,年产值6000多万元;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自2009年试制出首批产品,至今发展到15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去年产值突破千万元。
近年来,洛阳加快了对牡丹产业化开发步伐,如今,漫步河洛大地,牡丹文化气息处处可闻。在洛阳每一条街道上,牡丹画、牡丹瓷、牡丹茶、牡丹酒、等等琳琅满目,牡丹延伸出了一条条产业链;洛阳小破孩创意产业园、中国平乐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一个个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但是,洛阳并不满足。如何拉长产业链增加效益,使牡丹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4月11日,2013洛阳“丝绸之路”国际文创论坛举行,来自印度、伊朗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界专家、学者、手工艺大师聚首洛阳,为洛阳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未来,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
做强节会品牌,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从开全国先河的“牡丹号”旅游专列,到花会旅游包机;从白云山万人自驾游,到“夜游龙门”……从最初10天会期延长到一个多月,如今洛阳已形成牡丹文化节与“五一”黄金周相连的“旅游黄金月”现象。2012年,洛阳牡丹节期间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总收入达105.15亿。
洛阳是13朝古都,历时1500余年,留给后世丰富的文化遗存。人文与自然特色奠定了洛阳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形成了洛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撬动洛阳旅游的诸多杠杆中,牡丹文化节无疑是最有力、最成功的一个。
1983年首届花会,250万中外游客如潮而至,游客是平常年份的10倍以上,让洛阳人有些措手不及。渐渐地,洛阳人方如梦初醒:洛阳的春天来了!从此,洛阳走上了一条旅游发展之路,抓住了“花会旅游”这个朝阳产业。
改造“老三篇”,民俗博物馆、明堂遗址工程等一批人文景观“活”起来;小浪底、白云山、老君山等一大批生态游景点“动”起来……白云山从一个林场逐步成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龙门石窟成功登上世界文化遗产榜单,结束了河南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
如今,当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核心区之一的洛阳,很快找准了自己立足文化优势的一个定位——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河洛文化、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发出时代强音:把洛阳确定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既体现了洛阳的独特优势,又是洛阳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极好机遇。
随着牡丹文化节引领,洛阳旅游呈现出“一花开,万花香”的喜人局面。越来越多的“新杠杆”脱颖而出,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旅游节……一个个节会日益茁壮,与牡丹文化节共同延伸着洛阳旅游产业链,共同牵引洛阳旅游列车前行。
据测算,到2015年,洛阳国内旅游人数突破900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到1000元左右,旅游收入达到900亿元以上;入境游客达88万人次以上,人均消费达到420美元左右,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7亿美元以上。
洛阳,用炽热的情感,用非凡的才智,用一以贯之的实干和坚韧,不断丰富着牡丹文化节的内涵,增加着洛阳文化名片的分量,实现着富民强市“节节高”。作者: 王浩 戚艺芳 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