绱绮慨妤鍌箣▔椤 佹鍔�
闁烩偓鍔嶉崺娑㈠触閿燂拷  閻庨潧妫涢悥锟�    婵炲鍔岄崬鑺ュ濮橆剚鍠� 闁瑰灚鍎冲ú鏍偓闈涙閻栵拷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当代洛阳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洛阳

山旮旯里“寻”唐窑

2015/3/25 17:08:39 点击数:410 【字体:


山旮旯里“寻”唐窑

唐窑的远山

山旮旯里“寻”唐窑

花园式学校

山旮旯里“寻”唐窑

山里读书娃

山旮旯里“寻”唐窑

唐窑石头房子

山旮旯里“寻”唐窑

深山集市

山旮旯里“寻”唐窑

村边小径

    (偃师网  李向阳 高翔 讯)走进唐窑是我们多年的愿望。
        
    这个位于偃师、登封、巩义三县(市)交界处群山之中,距偃师市区50余公里,距府店镇政府25公里,距登封市区只有10公里的小山村,是我市最东南的一个行政村,有“一盘碾,转三县”之称。
        
    日前,记者跟随府店镇工作人员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驱车25公里,寻访唐窑村。沿着207国道,跨过十八盘,绕过轘辕关,进入登封界,经过少林寺景区,就到了唐窑村。它似乎是一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处于群山绿树环抱之中,就像被山林守护的人间静地,一条乡间公路沟通着与外界的联系。
        
    走近村口,远远的就看见一位中年汉子,伫立在那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他就是唐窑村的村委委员唐志召。”一阵寒暄过后,我们随他一起来到一个农家小院。“我们这条件不好,你们别嫌弃啊。”51岁的唐志召微笑着说。
         
    “我们唐窑村辖唐窑、梁门和张家门3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980余人,700亩耕地,分布在方圆9平方公里的山地上。西北方有一条山谷,是偃师历史上有名的休水河,就发源在俺这里。1956年8月唐窑村曾被划归登封县管辖,1963年4月在唐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又重新划归偃师。”唐志召介绍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家家都有一个大水窖

    环顾四周,院子南边,有一片儿高出地面10厘米的水泥平台,上面有几个圆孔,插着几根塑料水管。见记者疑惑,坐在旁边的村民唐丙伟说:“这是水窖,俺唐窑家家户户都有,能盛个十二三吨水。”
        
    原来,唐窑村以前吃水比较困难,村里曾经搞过泉水截潜饮水,因为天气干旱,泉水干涸失败了。1996年偃师水利局投入50余万元,帮助唐窑村打了三眼水井,只有一眼272米的深井成功,出水量每小时30吨,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但由于是分区连片定时供水,用水还需要通过塑料软管引入水窖储存备用,因此家家户户都打了大水窖。“很快就要改造管道,安装分户水表了,到时候扭开水龙头就可以用水,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唐志召高兴地说。

    收入主要靠打工

    问起村里的种养殖情况。唐志召说:“种地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收成基本够吃。90年代,俺村家家户户都搞养殖,以猪、鸡、黄牛和羊为主,最多的时候,仅黄牛就有300多头,受市场影响,这几年搞养殖的越来越少了,村里仅剩下100多只羊和不足15头黄牛。”
        
    “咱村的经济收入咋样?”“早些年,俺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石料厂。登封旅游开发后,石料厂都关闭了。现在俺村有5家小型石材加工作坊,由于形势不好,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大部分在周边,像登封、郑州和咱偃师,因为手上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力气活儿。”唐志召无奈的说。
        
    唐窑村地理位置特殊,水质较好,该村引资兴建了一座桶装水厂,也吸收了村里的一部分劳动力。

    深山里的集会

    唐志召热情地对记者说:“走,咱们到村里转转,边走边给你们介绍。”出了农家小院,一条宽阔整洁的水泥硬化路蜿蜿蜒蜒的延伸到村子深处,这就是全长3700米,2006年5月投入使用的唐窑村出村公路,是村里通往外界的主干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散布在路两边,不时有村民坐在青果满枝的核桃树下,谈天说地。
        
    又走了几步,路边顿时热闹起来,货摊一个挨着一个,叫卖声不绝于耳,主要以日用品和食品为主。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深山里,竟然还有集会!“以前俺们村交通不便利,商人都不愿意来,如今路好了,村里10天一大集,群众买东西方便多了。”唐丙伟说。
        
    走进一个蔬菜摊,摊主是来自巩义鲁庄的姚大哥,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大早就去洛阳批发的蔬菜,直接赶到了这里,虽然跑的路远,但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更合理,挺下货的。

    欧普光明送给山里娃

    “去看看学校吧,前几年这可是俺村最漂亮的建筑。”唐志召告诉我们,唐窑新校建于1989年,由洛阳市教委、偃师市教委、偃师市水利局、府店镇政府及群众集资共同兴建的“百校工程”之一,共投资30余万元。走进校内,54岁的语文老师王钢松给我们介绍了学校情况,学校在校生70余人,从学前班到5年级,分级教学。学校多是本地教师外,只有王钢松家是佃庄的,他在佛光山区学校工作了20多年,在唐窑学校也已工作了8年,是扎根山区的老教师了。
        
    王钢松说:“你们应该宣传宣传欧普公司,它为我们学校免费送来了节能灯。”去年初,在唐窑支教的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唐窑学校照明设备老化的帖子,引起了欧普公司的关注。去年夏天,欧普公司派人冒着酷暑专程到唐窑村考察。今年5月19日,欧普公司为唐窑学校送来了100套价值3000多元的节能灯设备,为山区孩子们送来了光明。58岁的梁现宾老师说:“欧普公司的人太好了,他们水也没喝上一口,俺们准备的几个苹果和20多个核桃他们也没拿一个。”

    我们见到了唐枝楞

    在唐窑的历史上,先后20余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唐枝楞,带领干部群众,架电线、修涵洞、建学校,解决了村里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的问题,在群众心目中有较高的威信。
        
    前几年,一位登封商人利用唐窑村的一条沟,投资兴建了一座武术学校,占用了唐窑村20余亩土地,在校学生有2000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在武校的洗衣房见到了唐枝楞。唐枝楞六十多岁,朴素得像山里普通农妇一样,所不同的是,赤红色的脸膛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据介绍,退休后,她和另一位退休村干部承包了该校的后勤服务,吸收该村50多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学校打工,增加了村民收入。

    群众的期盼

    “这是俺村正在建设的幸福院,主要是给村里的老人和村民们提供一个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说到幸福院,唐志召带着几分自豪几分无奈,他说,唯一缺少的就是体育健身器材,希望有关部门解决一批体育健身器材,让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全民健身带来的快乐。
        
    问到群众还有哪些热切的期盼,村民们都说,现在出去打工,没有技术,出死力也挣不到几个钱,希望上级部门能给像唐窑这种偏远山村搞一些就业培训,让年轻人掌握一门技术,拿上证书,走的更远。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偃师网(2014-09-0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缂傚啯鍨归悵顖涳純閺嶎厹鈧拷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閻庡箍鍨洪崺娑㈠嫉瀹ュ懎顫�闁哄牆绉存慨鐔煎级閳╁喚鍎�濞存粎鍎ゆ晶鐘诲箯濞戞粈绮�濞村吋鑹鹃幉鍐测枖閵娿儱鏂€缂佹梹鐟ラ崬鎾礂椤掆偓閹诧拷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闁规澘绻楅~鍡涘矗瀹ュ娲�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闁革附婢樺ḿ鍐晬閿燂拷 婵炲苯鍟垮畷锟犳儑娓氣偓閸庢粌顔忛悙鑼伋闂佸弶鍨堕幐澶屾崉閿燂拷305闁告瑱鎷� 闂侇収鍠氱槐顏堟晬閿燂拷450008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濞磋偐濮峰﹢锟犳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闁汇垽娼ч悺娆撴焽椤旂粯顐介柨娑欘劧xhenan163@163.com
閻犵偟宓扖P濠㈣鎷�11032303闁告瑱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