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当代洛阳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洛阳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2015/3/25 16:54:18 点击数: 【字体: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环境优美的省庄村入村大道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利用荒沟建的垃圾填埋场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省庄村逢“九”会期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待装车的2年生黄杨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黄杨丰收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黄杨装车销售

 
        (偃师网  黄伟伟 文/图) 位于邙山之北的邙岭镇省庄村,田间到处种植着四季长青的黄杨,经过30余年的发展,这里种植的雀舌黄杨、瓜子黄杨、独杆黄杨及其它苗木达7300多亩,这一绿色产业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黄杨球

 
    绿色产业平地起
 
    省庄村有4100口人,5600亩耕地,人均耕地面积1.3亩,地域偏僻、土壤贫瘠一度困扰着以种地为生的省庄人。
       
    耕地是省庄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如何提高耕地效益?1983年,由3名省庄村民联合外出考察,带回了一种常绿灌木——黄杨,试种了3亩。这种耐阴喜光、对土壤要求不高的苗木在这里扎根后长势良好,两年可见效益,收入是粮食作物的数倍。
        
     当时,年轻胆大的村民马云峰开始种植黄杨,起步就种了20余亩,第二年又扩大到了70多亩。种植面积大、长势好,但缺少销售渠道,马云峰卖掉了相机和摩托车,筹足路费坐火车北上,半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省市寻找买主。
    
    “一亩地可密植黄杨苗8000棵,两年后能出成品黄杨6000棵,按现在每棵0.6元的市场价格,200亩可收入36万元。”现年46岁的马云峰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
   
    像马云峰这样的种植户在省庄村还有很多,不少种植户为扩大种植规模,就到附近村去“流转”土地。1990年,全村苗木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到2010年,全村95%以上的耕地都种上了黄杨等苗木;2011年,省庄村村民在邻村发展黄杨种植2000多亩,带动其它村发展黄杨种植近万亩。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电厂废水再利用灌溉系统

      
    加大投入促发展
 
    省庄村口,3辆大货车旁,成堆摆放着刚出土的2年生成品黄杨,七、八名村民正忙着把一棵棵黄杨装车外销。指挥装车的负责人焦宝欣表示,他帮种植户代售黄杨已有10余年了,惟有省庄村的黄杨质优、价高、销路好。
   
    过去,省庄村民们种植的黄杨,一年一遍透水都浇不上。为解决群众浇地难,省庄村抢抓大唐首阳山发电厂粉煤灰管道经过该村的机遇,协商利用电厂排放的废水浇地。为此,该村积极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100多万元,自筹100多万元,投资230万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了1000多立方米的二次沉淀池和蓄水池各1个,并铺设灌溉管网3万多米,使该村半数以上的耕地变成了水浇地。
   
    近年来,省庄村又筹资150余万元,新打机井两眼,新建5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铺设灌溉主管道和支管网2万余米,修建出水口500个,新增灌溉面积1000余亩;村里投资10万元,将村口一个大坑填平,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黄杨苗木装卸场,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在硬件建设上服务种植户外,省庄村党支部还积极引导村民走科技种植道路。为推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该村筹资8000余元制作了黄杨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播放,并筹资制作了黄杨邮资封,建立起全国黄杨信息交流、销售、服务平台——中国黄杨网,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了黄杨种植基地的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同时,该村还积极与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洛阳林科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开办农民夜校,定期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聘请林业专家担任常年技术顾问,指导种植户种植黄杨新品种,建立新品种示范园和育苗基地,使省庄村实现了由初级种植向园艺种植的转变。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藏在丛林里的敬老院

 
    产业带动惠民生
 
    走进省庄村,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及庭院苗木四季透绿,近年来,随着绿色产业发展,省庄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建设好新型农村,省庄村抢抓被确定为洛阳市示范村的机遇,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先后投资280万元硬化道路14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和运输难问题;投资12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公寓式敬老院;投资50余万元打了420米的深井一眼,投资40万元改造了自来水管网,使村民们用上了放心水;建成沼气池500座,近七成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筹资120万元硬化了村里到首阳山镇香峪村的生产路3公里;筹资80万元硬化了邙岭镇一中到连霍高速涵洞的生产路1公里;投资10余万元,利用村边荒沟建成了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庄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结合村情推动3件惠民实事的落实:自5月1日起每月减免每名村民1吨生活用水费,对文化广场西侧一条300米长、7米宽的街道进行硬化,并加快推进全长3公里的两条生产路建设,预计下半年将全部硬化到位。

省庄村:绿色产业催开幸福花

省庄村农家书屋

    其乐融融新生活
 
    “农家书屋是咱农民们的乐园,每天来这里看报、读书、聊天,生活感觉很有滋味!”81岁的马丙须老人高兴地说。为管理好农家书屋,省庄村组织了32名60岁以上老人轮流值班,每天按时开放,为村民们共享文化资源带来了方便。
   
    72岁的退休教师马光欣是该村老年协会副会长,据他介绍,省庄村老年协会成立于1995年,由70多名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和思想觉悟高的群众代表组成,平时除组织村民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敬老模范评选和慰问活动外,还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倡导文明新风。在老年协会推动下,该村近年来陆续成立了文化书屋管理队、老年义务理发队和老年书法协会。
   
    每月阴历“逢三”,在省庄村文化大院或文化广场上,理发的老年和孩子们早早就排起了长队。今年5月的一天,83岁的底河长老人被家人送来理发,被这个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年义务理发队队员们认真工作的情景所感动,当即捐出身上的160元,让他们购买工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据了解,省庄村老年义务理发队平均每年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省庄村老年书法协会现有27名成员,坚持每月定期开展活动。过去一直以种地为生的村民,现在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不少村民的书法已写得像模像样,春节期间还义务为村民写春联、搞书法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老年协会能发挥作用,离不开村党支部这个坚强后盾。”马光欣说,省庄村党支部每年为老年协会提供经费保障,购买设施,还投资近30万元,在村委旁边修建了一个3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他们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场地。
   
    每月阴历逢“九”的会期上,贩卖瓜果、蔬菜、食品、日用品的商贩会如期而至,以文化广场为舞台,迎接省庄村民购物。省庄村村民马跃波告诉记者,省庄村村民靠种植黄杨过上了好日子,会期那天,村民们大包小包往家里买东西。夜幕降临后,文化广场上灯光闪烁,来此休闲、锻炼、打球、跳舞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偃师网(2014-09-0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