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洛阳

说书论画—史正学

2013/8/13 12:20:10 点击数: 【字体:

    提起书法,大家都熟悉真(正楷)、草、隶、篆四大书体。而最常见、常用的要算楷书和草书了。楷书是学书的起步,行书、草书是便利书写常用的书体。从古到今书家之众,浩如瀚海,因此对书法好坏的品评标准,也应运而生,如对正楷的要求:以直线为主、行笔缓慢、稳重、老辣、结构严谨成正方形 ,变化中求统一。古称楷书为“馆阁体”,用以上疏皇帝,官场行文,科举考试。特别是科举考试,如果书法不佳,监考官拒绝阅卷,如何中状元呢?因此要求字迹方正、端庄、秀美。简而言之:正楷是画“方块”;而草书恰恰相反,是画“圆圈”,以曲线、斜线为主,行笔迅疾,形骸不拘,可大可小、可粗可细,率意挥洒、飞动飘逸,古人把草书喻为腾龙惊蛇,一幅好的草书,看上一眼,就会被吸引,好像有一种无形的震撼力,忍不住从心灵深处叫好,这就是草书的魅力所在。因此,草书艺术是书体中的最高境界,可以纵情抒发和张扬个性。草书和正楷一圆、一方,概念不同,性质有别,各有路数,所以在品评中也应区别对待,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李冠张戴”。如不能批评方桌太不灵活,批评皮球太不稳重一样。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用对正楷字的标准来衡量草书:写的太快、太轻飘了,实际上“飘逸潇洒”正是草书的优点。还有一种言论:正楷要当草书写,求动、求活,草书要当正楷写,求慢、求稳,能做到吗?如是强求,写出的“字”将非驴非马会成“四不像”了。“四不像”说不定是另有风趣的。

  “树非老而枝不奇,人非老而语不妙”是指功夫老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持之以恒,知识积累,技巧熟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但学无止境。

  想一蹴而就的捷径是很难找到的。投机取巧者,想利用“创新”来唬人,甚至把古人书法中的“禁忌”当作自己的创新,每写一笔必多次停滞、抖动、笔划如弹簧,黑气连篇、满纸 涂鸦,却暗自得意,自诩像老树枯藤,坚实、老辣。殊不知观众不买账,讥为:“死蛇咬住癞蛤蟆”。这种以脏乱丑怪为追逐,实则诟辱先贤,低制传统,自欺欺人。而所谓“天然去雕饰”,那种“润含春雨、乾裂秋风”的美妙情趣,是书画运笔中自然形成的,矫揉造作,刻意追求,适得其反。

  “创新”种种,不一而足,有学小孩写“童体字”的,还有以“大”取胜的,把“龙”字写了几米大,龙字拐弯拐了七八个弯的。有的干脆就不是“字”,而是大小墨疙瘩,加上粗细黑线条,在大纸上横涂纵抹,名曰“情绪”到底是什么情绪,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最可笑的是用大扫帚蘸墨在球场样大的布上写大字,没法悬挂,就吊在直升飞机上示众,想一鸣惊人,结果被批评:“出洋相,发神经”。创新之风在近几年由于碰钉子多了,慢慢消沉下来,但余波未尽,仍有追随者,奉劝后学者应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向博大精深的传统学习,切勿急于求成,而走上歪门邪道。

  “书画一家”,学国画要先学书法;“以书入画”,指以书法的笔法来画画;“画有书意”、“画要见笔”,要看到画中书写的笔触。这笔要顺乎自然,切忌扣描、造做,画才显得脱俗,不会流于媚俗,但要符合形体的需要,而不是为笔触而笔触,不顾形体、结果会乱线一堆,什么也不是。结构、形体是核心,没有形体就没有一切,文章中常见的所谓“形神兼备”一说,把形和神分开,我看是错误的,神自形出,有形才有神,形之不存,神从何来?

  有人认为:画国画笔触越大越大气,越有大家风度,我认为应根据所描写对象的需要。如画人物面部等主要部分需耐心细致,大笔就用不上,而画其他次要部分或山水、花鸟等则可放松,但也要胆大心细,不可盲目。

  国画要适宜远看,也要适宜近看。远看看效果,看起来很细致,则有笔不见笔,有墨不见墨,而是浑然一体,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实物。近看看笔墨:纵横开合,笔笔精到,墨色华滋,恰到好处,有笔精、墨妙之致,才显现笔墨功夫。

  学书法的同时要学习文学,学文学的不一定会书画,但学书画的一定要有文学修养。文学是书画的根基,没有文学修养,会被讥为“画匠”,画也难以提高,所谓“文人画”的格调之高,就在于此。要博采众长,特别是吸收姊妹艺术的精华,如嶺南画派就是折中“中、西”,借鉴西画的优点,如素描的结构造型,油画的厚重、丰富,漫画的夸张、诙谐,水彩画的明快、靓丽,版画的整体层次等等。学如山然,以博为基,以专为峰,于一画之中兼众画之长,集各家之妙,画出风格,画出水平,画出诗情,达到绝伦。因此,在广度上无须苛求,在深度上就要不遗余力,重点部分精细入微,其他部分几笔带过,面面俱到,是出力不讨好的。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统筹整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赏心悦目。可惜我的资质拙劣,以上的这些要求,我努力终生也难以达到。

  选题:要在身边不起眼的生活中有所感触,发现题材,挖掘内涵,寻觅画意诗情,用现实加上理想,把平凡的事物画出不平凡的效果,才是创新。

  “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早已被批判的齐白石的画论。因他画的竹石、花草等,了了几笔,很粗放,非常不似,而他画的草虫极细致又极似,就媚俗、欺世了吗?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可是现在又有人用这个话作评画的依据。我认为“粗”则粗犷豪放;“细”则逼真动人,似与不似,或粗或细,粗细相兼,各具风格,各有千秋,均可画出精品佳作,问题是如何表现。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是最熟悉的事物,拈手即来,俯拾即是,也是最方便的艺术源泉,何必要到远方去寻觅异域风情。

  我到过不少国家和地区,也曾尝试画过一些“异域风情”,但总觉感情上不来,深入不下去。因此有感,就写了几句:异域采风故新鲜,走马观花少灵感,耐人寻味日常事,诗情画意在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何必舍近去求远,丹青畅写乡土事,出水芙蓉本天然。祝愿画家朋友们以本乡、本土为题材,创作精品,树立名实相符的中原画派。【原标题:说书论画—史正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当代中国书画网 2013-03-0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