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末清初之时,瀍河上游有一薛姓员外在河北岸开了一家砖瓦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对做砖瓦门里出身的梁姓父子在厂里做匠人,父亲叫大通,儿子名小顺,父亲眼高手巧,儿子踏实勤劳,他们做出的砖瓦赢得方圆数十里建筑商人的青睐。
一年正月十五,薛员外进城看灯,路上听到一首夸赞梁家砖瓦的民谣,心里很不自在。“这还了得!我姓薛,咋成梁家的砖瓦了!”于是,薛员外把梁家父子赶出砖瓦厂,并在门口竖起一块三丈高、六尺宽的大招牌——“薛家砖瓦厂”。没想到,牌子一竖,生意反而不好了,一年不到,砖瓦厂彻底倒闭。不久,薛员外便因生气身亡,砖瓦厂慢慢变成废墟,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被砖瓦厂辞退之后,梁家父子在瀍河边搭建草棚,每日开荒种地,修建家园。梁大通妻子死得早,父子俩不分昼夜,辛勤苦干3年,终于干出了一个有吃有住的殷实人家。父亲续了弦,儿子娶了亲,一家人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这时期中原战乱,民不聊生。几户姓卢的人家从孟津东乡雷河逃难过来,梁家人看着可怜,就收留他们住下。此后,梁、卢两姓人家一边继续开荒扩种农田,一边携手把荒废的砖瓦厂修缮起来,共同经营,从此安居乐业。这里逐渐形成村落,人称“梁家村庄”。
翻开大清咸丰八年的卢氏家谱,可见记载:“梁家村庄由来久矣,祖自雷河西迁以来二百余年……。”如今,这里已逐渐演变为“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