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南有个李楼村,村里住着一户以牡丹谋生的农民。家里人不多,只有夫妻俩和女儿共三口人。他们在门口开了二分地,种的全是牡丹。两口子平时浇水、施肥、剪枝、除草,管理得十分精细,就像待孩子一样的亲。全家就靠卖牡丹的一点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虽说他们的家庭很贫寒,但日子过得相当快乐的。要说她俩都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可是整天还跟刚刚成亲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丈夫性格开朗,滑稽幽默,一天到晚无忧无虑,天大的事搁在他头上,也不知道发愁。妻子心直口快,爱说爱笑,好象一天不说笑几句,就跟却少了什么东西似的。这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那真好像“耍狮子的碰上耍龙灯的——热闹到一块儿”了!
有一天,两口子在牡丹园里劳动,憋不住又开起玩笑来了。丈夫说:“妞她娘,都说牡丹仙女长得好看,我种几十年牡丹了,咱没碰见过一回呢?” 妻子说:“就不能叫你碰见,要是叫你碰见了,就不要俺娘俩了。”丈夫说:“说没看见其实天天见,我看你就象牡丹仙女妻子瞪了他一眼说:“丑八怪!”丈夫嗤嗤一笑说:“丑八怪,长得丑,取了个老婆象‘盛丹炉’。”(“盛丹炉”是一种开桃红花的牡丹。) 说罢,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毕,丈夫又说:“妞她娘,你说,这天上小燕成对,水里鸳鸯成双,谷有双头穗,荷有并蒂莲。这牡丹花就不能结姻缘?”妻子笑得前仰后合:“你还想当牡丹的‘月佬’呢?’小二姐做梦想得怪美!” “你不相信?” “我不相信。” “要是能成功呢?” “能成功我面对着牡丹叫你三声哥。要是不成功呢?” “不成功我面对着牡丹叫你三声姐。”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这本来是两口子的逗趣话,不料,被走来的女儿听见了。女儿天真的笑着说:“爹,娘,我给你两个当证人。” 牡丹园又进发出了一阵笑声。
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双头牡丹一直没有培植成功。为了这事儿两口子经常耍闹逗笑。可是,时间一长,女儿也不提了,慢慢地忘却了。一晃过了十几年,女儿出嫁了,两口子也都已年过半百。虽说双头牡丹的事儿再也没有人说过,但老汉还一直把它记在心里。他跑遍了牡丹山,拜访了许多老花师,一听说他想搞双头牡丹,都说难!难!难! 一晃又过了十多年,外孙都长大,两口子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双头牡丹还没见到影子。虽然老头整天还是嘻嘻哈哈,可总是为这事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常常一个人钻在牡丹园里,不知咋得啦?” 老伴问:“啥事?” 老汉说:“三年前咱们打的啥赌?” 老伴说:“我这人前头说后头忘。这么长时间了,我还能记得住?” 老汉用手指着“双头牡丹”说:“好好想想,咱闺女还是证人呢!” 这一说,闺女想起来了,抿着嘴笑着说:“你呀!俺爹是叫你对着牡丹叫他三声……” 女儿没说出口,老伴笑了。原来她还没忘记这“三声哥哥”呢!不喊吧,自己过去说过这话,不能不承认。喊吧,闺女、女婿都在跟前,多难为情呀!她想了半天,把嘴贴在老头的耳朵上轻轻地说:“你等着,晚上回屋里喊。” 老汉假装没听清,故意大声问:“啥?晚上回屋里喊?”这一下,把闺女、女婿都逗笑了。老俩口也笑了,两张笑脸恰似那并蒂开放的牡丹花……后来,村里有位私塾先生,给这种牡丹起了个名字,叫“合欢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