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镛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水经注》称:“谷水又东经金镛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镛城”。西晋代魏之后,“魏宫人皆在其中”,再后,北魏“过京之台,宫阙未就,孝文帝徙金镛城”,《洛阳伽蓝记》描绘其“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十分宏丽。隋末,城小而固的金镛城成为军事攻防要地,李密曾率瓦岗军进驻其内,以其为兵控河洛的据点。唐初,洛阳县治设在其内,贞观六年(632年)移于东都毓(养育)德坊,金镛城之后逐渐废弃。
李密于大业十四年(618年)建国号魏,进驻金镛城;隋郑国公王世充之后废了隋帝杨侗,改国号郑,仍都洛阳。此两雄并立,争战于河洛之间,相距不过25华里,故洛阳一带流传有“二十五里双皇帝”之说。金镛城由此又称“李密城”。
传说,到五代时,金镛块仍是宫殿宏丽,城池坚固。
那宋太祖赵匡胤(后代)生于洛阳,长于洛阳,自然见过金镛城的辉煌。他“陈桥兵变”成功后,黄袍加身,称帝汴梁(今开封)。当时汴梁远不及金镛城气派,因此太祖常常思念金镛城的豪华。
一晚,宋太祖做梦竟游逛起金镛城,梦醒后,惊见汴梁大变,宫阙层层,楼台高耸,与金镛城无异。他大思不解。
数日后,有西京洛阳来讯告知,金镛城竟不翼而飞。宋太祖恍然大悟,方知金镛城已梦迁汴梁。
“金镛城夜转汴梁”的传说虽然毫无可能,但汴梁城的建设,受宋太祖脑中印象的影响,怕真有些金镛城的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