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洛阳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洛阳

雨过天青云破处——新安北冶寻柴窑

2013/12/17 15:10:17 点击数: 【字体:

雨过天青云破处——新安北冶寻柴窑
青百合花瓶(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柴窑,是五代后周世宗时期的御窑。古玩行已悄然兴起“柴瓷探寻热”,因为柴瓷是瓷中的“皇后”,拥有柴瓷,才算是陶瓷的顶级收藏者。关于柴瓷的窑址,大家莫衷一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认为,柴瓷的窑址为后周西京洛阳,现位于新安县北冶镇柴胡沟的山岭溪水边。

    1 谜一样的“古瓷贵族”

    有人说,柴瓷是谜一样的“古瓷贵族”。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载:“柴汝官哥定,宋窑之名也。元美曰柴窑,柴世宗进御。”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被称为古代五大名窑,据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字元美)考证,柴窑是后周世宗(又称柴世宗)时的御窑。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柴窑制作精美,釉色与一般瓷器的绿、黄等色不同,位居诸窑之冠。”

    古人称柴瓷“珍逾星风”,极言柴瓷之珍贵。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清代郑方坤《五代诗话》载:“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翠玉)同价矣。”清代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中说,柴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

    民国著名收藏家赵汝珍在1943年出版的《古玩指南》中写道:“故宫原有柴瓷数件,故宫文物南迁后,一件不存。柴瓷除碎片外,绝无一件存在社会。就是柴瓷碎片之价值,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也须四五百元。自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古玩市场已不见柴瓷片交易。”赵汝珍是柴瓷的最后目击者,从此柴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2 玉一般的胎体釉色

    后周世宗柴荣曾赋诗赞美柴窑御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其中的“雨过天青云破处”,一语道破了柴瓷的特点,即柴瓷是“天青色”,属青瓷系列。

    《格古要论》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曹昭创作的文物鉴定类图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也是最早著录柴瓷的著作。该书载:“柴窑出北地,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就是说,柴瓷的釉是天青色,如青玉之滋润,有细纹开片,“足多粗黄土”指大多数的柴瓷,底足厚重,涂有黄色的护胎釉。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清代无名氏《南窑笔记》对柴瓷的主要特征概括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中前两句指的是釉色,后两句指的是胎体。其釉色如青天之碧蓝,如铜镜之明亮,其胎体极薄,叩之如金石之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北宋贡瓷出寿安——漫谈宜阳官窑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