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上种种,都留存于"帝乡侯国"舞阳县。
□李春刘广超
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而且还演奏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舞阳县城中的雕塑《远古的笛声》表现的就是贾湖文化。
贾湖水哺育了贾湖文化。
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让8000年后的子孙们叹为观止。
看,当年的考古发掘现场就在这里。
关于“一步两眼井”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历经近200年风雨的彩牌楼依然光彩照人。
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的文明曙光
1979年秋,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修筑护村堤以防水患。该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在带领学生开荒种地时,挖出一些石铲、陶壶。作为村里的文化人,有一定文物保护常识的贾老师把发现的物件上交到县文化馆。贾老师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造就了"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祖先的生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此处出土的8000年前的骨笛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此处发现的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龟灵崇拜则是原始的宗教信仰;稻作遗存、狩猎、捕捞和聚落布局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
舞阳贾湖文化展现了8000年前的文明曙光。
■开荒中的意外发现
2003年秋日的一个午后,沿许泌公路北行10余公里,记者前往贾湖村朝拜远古先民的遗迹。由于不久前的连绵阴雨,连接贾湖村与许泌公路的乡间小路极不好走,午后的阳光还很"热情",陪同记者前往的舞阳县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寥新中斑白的两鬓已经挂满了细微的汗珠。看着路边大片大片东倒西歪的玉米,新中老人喃喃自语:"今年农民的收成可不好哇。"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走了1500米,我们终于来到目的地——贾湖村。
舞阳县当地政府对记者的这次采访极为支持,当我们到达贾湖村的时候,贾湖村村支书贾普选已经在村口等候我们。红脸庞、小平头、大眼睛、声音洪亮,初次见面,你不会相信贾普选今年已经49岁了。贾支书是贾湖遗址发现的最早最完全的见证人,20年前他就在贾湖村村委会工作,贾湖遗址的发现和历次发掘中都有他的身影。应该说,贾普选是贾湖遗址在当地最有发言权的人。
在贾普选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贾湖村的护村堤往前走。与豫中南众多自然村没什么不同,拥有800多人的贾湖村很"平实"地显现在我们眼前。贾湖村三面临水,村中以贾姓居民为主,村边的湖因之得名贾湖。贾湖上百亩的水面显得很有气魄,据贾普选讲,即便大旱之年,这湖水也从不枯竭。临水而居的好处不言而喻,从饮用、灌溉到渔猎,贾湖水不知道养育了多少周边百姓。同样是水,也给贾湖村村民带来了数不清的苦痛与灾难。1975年8月,一场汹涌而至的洪水将贾湖村所有的房屋冲垮泡塌,如今贾湖村的房屋都是那场灾难之后重建的。我们有理由相信,8000年前的贾湖先民选择在这里生存栖息也是因为贾湖丰美的水。贾湖文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古发现表明,8000年前,贾湖先民文化湮灭于一场突发的洪灾;8000年后,贾湖村民为防水患而修建护村堤,才使得贾湖文化得以重现。(图3)
1979年秋,贾湖村修筑护村堤以防水患。该村小学师生在修堤形成的取土坑内开荒种地时,发现了一些石铲、陶壶。该校教师贾建国当即将这些物品上交到县文化馆,引起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炽的重视。当时裴李岗文化刚刚被发现,全国特别是河南省各级文物考古部门十分重视对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探索。1980年春,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组织专人前往贾湖调查,随后确认这是一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1983年春,贾湖村村民要求在遗址区西部规划宅基地,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派员前往发掘,此后,历时10余年、多达7次的贾湖遗址发掘工作陆续进行。
站在贾湖村村边的护村堤上,贾普选指着堤内村民房屋间一片不小的空地说:"这里就是贾湖遗址的发掘现场。"(图5)
■发掘结果超乎想像
顺着贾普选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在那片空地上还有当年村民建房打下的地基,十几年过去了,地基的砖块上已经布满了青苔。据贾支书介绍,经过大大小小总计7次的勘查、发掘,有关部门将贾湖遗址面积确定为5.5万平方米,除了该村护村堤内的那片空地,堤外还有相当大的未发掘的保护面积。舞阳县政府所立的贾湖遗址石碑就在护村堤边,有些粗陋却不失庄重。
在贾湖村村支书贾普选的家中,他回忆起当年遗址发掘过程中的趣闻逸事。1986年3月至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对贾湖遗址规模较大的第4次发掘,当时有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部分师生参加。这次发掘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了有"中华第一笛"之称的贾湖七孔骨笛。发现骨笛的当天晚上,历史系的师生非常兴奋,一位老师当即拿出200元钱交给贾普选:"帮忙置办酒菜,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师生们不论长幼男女,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结果,酒量不错的贾普选很快就喝晕了。趁着还未醉倒,贾普选扶着村里一个后生的肩膀回了家。说到高兴的地方,贾支书指着他身前的小方桌说:"贾湖发现的不少骨笛出土后就放在这里。"
"居移气,养移体"。多年接触考古界的经历已经让贾普选成为当地考古知识最渊博的人,像"文化层"、"出土"、"灰坑"这些相当专业的词语不时在他的言谈中出现。而贾湖遗址的发现也使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大为提高。贾湖发现骨笛的消息传开后,附近一些乡镇"见过世面"的人动了歪心思,想到这里找些"宝贝"。由于经费、考古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有一次考古发掘后,工作人员将发掘后的灰坑用塑料薄膜简单覆盖后留待下次发掘。结果有个贾湖附近乡镇的人不声不响地来到这里,将薄膜掀开,跳进灰坑里东掏西摸。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看到后马上叫来了"义务文物保护员"贾普选,贾支书赶到现场二话不说就将那个动了歪心思的家伙扭进了派出所。从那以后,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贾湖的东西不能乱动"。
提起贾湖遗址的发掘,张居中这个名字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因为他就是1986年以来历次发掘的主持人。贾普选与张居中的关系很"瓷",贾支书告诉我们,张居中在贾湖进行考古发掘时就在他家中生火做饭。贾普选说起张居中教授时也是"居中、居中"地猛叫,透出分外的亲切。
很可惜,张居中教授眼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我们无法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上找到了张居中的情况介绍:"张居中,男,1953年7月生,1978~1982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2000年6月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88~1989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获田野考古领队证书。1991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至2000年先后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河南省考古学会理事,河南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99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00年6月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2001年11月被任命为系副主任至今。"张居中对贾湖的研究被列为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成果已编撰成《舞阳贾湖》一书,全书共200多万字,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考古资料显示,8000年前,生活在中国淮河流域的贾湖人创造出的文化,超乎现代人的想象。其音乐文化、稻种文化和宗教文化已相当发达,表明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考古专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进行了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据测定,贾湖文化存在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至7800年。当时这里是亚热带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极宜人类生存。198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贾湖进行了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40多座,窖穴300多座,陶窑近10座,墓葬300多座,陶、石、骨等各种遗物数千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称,贾湖文化提供了一个黄河、长江之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当时文化发展前列的相当完整的实例,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文化起源,以及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图4)
■笛声传自八千年前
吹奏乐器,在我国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通历》说"帝喾造埙"。人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埙,有力地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我国著名音乐家吕骥对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进行了测音研究,用音叉测得的音和用闪光测音机测定的结果证明,当时的音阶与我们现在的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
如果说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制造的陶埙已经达到了与现在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水平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的话,那么,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的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笛,不得不让人叹为"听"止了。
经动物学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专家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这些音程关系经过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音乐艺术实践,直至明代乐律学家在计算和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1987年10月,由中央民族乐团黄翔鹏带队,音乐专家们对贾湖骨笛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他们从比较完整的6支骨笛中,选定了最完整、无裂纹的一支七孔骨笛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徵: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5")音阶。音乐家萧兴华、徐桃英先生还利用这支骨笛吹奏了我国传统名曲--《小白菜》。悠扬的音乐,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不已。贾湖骨笛与西安半坡陶哨(只能吹奏出一个二度音程)、河姆渡陶埙(只能吹奏出一个小三度音程)相比较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这是我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曾载文介绍了这一发现。(图1)
目前,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达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2001年4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县博物馆合作,由贾湖遗址历次发掘的主持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率队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考古发掘。
第七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支二孔骨笛。出土时此笛已断为两段。这支二孔骨笛长20多厘米,呈棕黄色。骨笛两端刻有规则的菱形花纹,花纹细如发丝。骨笛的两孔靠近笛的两端,孔径约3毫米。经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8000年前的物件。这支二孔骨笛是在贾湖遗址首次发现,也是历次发掘中最为精美的一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最为精美的二孔骨笛。
■符号疑为文字起源
2003年4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证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学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是商代中晚期的殷墟甲骨文,距今不过3300年左右,而贾湖甲骨的年代却距今8000年以上。
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别刻于14件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其中龟甲符号9例,骨器符号2例,石器符号2例,陶器符号3例。有些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刻于龟下腹甲右侧的近似甲骨文的"目"字、刻于残腹甲上的"曰"字等。关于这些符号的性质,发掘者认为具有原始的性质,与商代甲骨文有某种联系,而且很有可能是汉字的滥觞。
对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布的消息,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的主持者张居中反应很谨慎:"文字的发展要经历记事符号、图形记事、语段文字三个阶段,最后才进入成熟语词文字阶段,贾湖刻符也许是处于第三阶段(语段文字)。"
其实,早在16年前发现贾湖遗址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后,张居中就和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郝本性等人前往北京求证。求证的结果并不乐观。有些专家认定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而不少专家却认为"这些符号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画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专家们的分歧并不意外,有关中国文字的起源,在学界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人们总是在猜测:在如此成熟的文字系统出现之前,一定有其源远流长的创制过程。而考古界也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相关证据的努力。
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具备固定的形、音、义,同时还要上下成文。专家们对贾湖甲骨刻符的形、义都进行了考证,但现在要去准确判断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的读音却根本不可能,而且这些符号大多是单独刻画,也就不可能有上下文。这使得贾湖刻符的文字性质未能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刻画符号的发现,在史前考古报告中并不鲜见。如仰韶文化、崧泽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刻画符号。贾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相比较,两者在年代上相距四五千年,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联系之处,如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而贾湖遗址也有刻在龟甲和骨器上的。贾湖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相比,有些地方也确实有相近之处,只不过甲骨文是作为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而存在的,而贾湖刻画符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管考证的结果如何,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都会让8000年后的子孙们叹为观止。既然8000年前的骨笛能够吹奏出悠扬动听的《小白菜》,谁知道将来用贾湖龟甲上的契刻符号会不会写出《陋室铭》呢?
北舞渡享誉千年的中州巨镇
河流、湖泊总是承载着难以计数的兴废往事。
8000年前,舞阳贾湖先民傍湖而居,创造了让我们惊叹不已的贾湖文化;明清时期,四季皆能通航的沙河成就了舞阳县北舞渡镇"中州巨镇"的一时辉煌。光阴荏苒,贾湖文化在考古工作者一番辛劳下重现在世人面前,而北舞渡镇也以其保存完好的彩牌楼、当铺院展示着当年的繁华旧梦。
■填不满的北舞渡
应该说,北舞渡这个名字对于我并不陌生。
胡辣汤是河南小吃系列中的一绝。它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至今你若行走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仍能不时见到它的身影。小小一碗胡辣汤,缘何会经久不衰呢?它以大众化的品位和低廉的价格,始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在河南各地的胡辣汤中,西华县逍遥镇的胡辣汤与舞阳县北舞渡镇的胡辣汤都很有名,二者可谓各有千秋,成为胡辣汤中的"一时瑜亮",这一点可以从郑州街头大大小小的胡辣汤招牌中得到印证。我最早知道北舞渡这个名字,就是早上喝胡辣汤的结果。
2003年9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了距舞阳县城22公里的北舞渡镇,而且还真的喝了一碗这里的招牌胡辣汤--"闪记"。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味道果然不同寻常。随行的舞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孟建国告诉记者:"来这里不喝一碗胡辣汤那是相当遗憾的,周边县区的不少人都开着车大老远跑到这儿,为的就是来喝地道的胡辣汤。这胡辣汤以鲜牛肉配以20多种中草药调料,添入高汤,再加入筋道的面筋和粉条熬制而成。肉烂汤鲜,香辣可口,回味无穷。另外,北舞渡镇出名的小吃还有魏家的卷子馍、关家的羊肉烧卖、庄家的油酥火烧、凌家的糯米元宵、张家的辣角醋等。"
北舞渡镇为何有包括胡辣汤在内的这么多名小吃?一般说来,说得出、叫得响的小吃都是与其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息息相关的。近的有著名的开封鼓楼夜市小吃,远的有西安、成都花样繁多的各色名吃。可眼前的北舞渡镇应该说是豫中平原上很普通的一个小镇,平实得让你不太会多看它一眼。北舞渡镇不起眼的外表下是不是藏着往日的辉煌呢?
孟建国副局长介绍说,北舞渡镇确实是大有来头!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及清代一些地方志记载:北舞渡镇春秋时属楚地,战国时属定陵县,隋唐时改为北舞县,元代改为北舞镇巡检司,明清时属舞阳县。在北舞渡镇的二郎庙内,刻于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的碑文《护国圣烈惠灵显仕祐仕王重修庙记》中说:"去县北六十里,有镇曰北舞……南北二镇,千有余家,皆有文庙书院,士夫宗文,行忠信之教……"当时北舞渡镇的繁华盛况从这篇碑文中可见一斑。北舞渡镇曾是豫中货物集散地,史载:"北通汝路,南联宛襄……江南山货,东方海盐,由此中转。"明清两代,北舞渡镇借沙河四季通航的便利,成为水陆交通要道,"陆行者易舟,舟行者易乐","山陕府引商之南,之至而雨集"。鼎盛时期,北舞渡镇的商号多达500余家,素有"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其时北舞渡被誉为中州巨镇,名扬周边数省。明清两代,北舞渡镇拥有"日进斗金"、"九门九关小北京"的盛名。统计下来,北舞渡镇曾作为舞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1700多年。如此说来,北舞渡镇有了那么多的名优小吃就不奇怪了。
随着沙河航运的衰落,北舞渡镇当年如花似锦的繁华渐渐化为云烟远去,只剩下那巍峨壮丽的山陕会馆彩牌楼、保存至今的当铺院倔强地回忆着曾拥有的繁华往事。
■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中国历史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蕴涵着乡音、乡情的会馆,以其人文气韵的独特,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新景观。
据现存碑刻记载,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北舞渡镇山陕会馆有春秋楼、大花戏楼、大殿、铁旗杆、钟鼓楼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都被毁,我们现在只能从碑刻史书中领略它们的风采了。值得庆幸的是,山陕会馆中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工艺奇特、玲珑美观的彩牌楼,至今保存相对完好。作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它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如今,当年的山陕会馆会址已经是北舞渡镇中心小学的"地盘"了。记者赶到中心小学时,年轻的校长蒋小辉已在彩牌楼下等候多时。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下,历经近200年风雨的彩牌楼依然那样光彩照人。
彩牌楼面朝正南方向,是三间五楼六柱、柱不出头式牌楼建筑。柱子排成工字形,边柱斜出,边柱与中柱成三角形,使两边的次楼成斜出的歇山顶。主次楼都用灰色板瓦覆盖,主楼正脊用八节透雕花卉的脊筒组成,楼阁两边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驼珠、奔狮。整个楼顶屋面曲线缓和,层层叠叠,翼角高高升起,婀娜多姿,翩翩欲飞。主楼正中宽大的龙凤板中央悬挂着"浩气英风"匾额。原匾在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我们见到的匾额是舞阳县博物馆派人修复的。
彩牌楼楼身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放置有垫鼓形桑墩(柱础),每根柱上都有制作规整的抱鼓石,中柱正面的抱鼓石上是一个昂首张口蹲卧的石狮,背面抱鼓石上是一个变形的石狮。像许多旅游区的这类建筑一样,石狮已经被"抚摸"得发亮,显出别样的盎然生机。整个彩牌楼轻灵中自有厚重,华丽间透着庄严,巍峨壮观,光彩照人,着实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风范和独特风格。(图8)
彩牌楼为什么能修得这样精妙呢?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的主角是鲁班。大凡有点名气的古建筑,好像都爱和鲁班扯上点关系。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山陕会馆的大商巨贾斥资兴建一座大型的木牌坊,请了许多当时知名的建筑师,基本方案虽已定下,可属于斗拱飞檐、木柱支撑的巧妙之处仍有未解难点。由于时间紧迫,工程仓促上马。开工后的第7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身上背了一套锈迹斑斑的木匠工具。他向工头央求说:"我饥饿难忍,会做点木匠小活,求师傅赏碗饭吃。"工头正为施工方案尚有缺陷而心急火燎,就没好气地用嘴努了努旁边的一个大树疙瘩说道:"好,你就把这个树疙瘩收拾收拾吧!"此后,老木匠就天天在树疙瘩上比比画画,锯锯掏掏,树疙瘩上面墨迹纵横,密密麻麻,锯口条条,有规有矩。不知何时,老木匠不见了。
在上料组装那天,工头又为接合部的难点未解发起了愁。他绕着工地走着想着,一不留神碰上了那个大树疙瘩。这一碰不要紧,只听哗啦一声响,树疙瘩散开了。众人定睛一看,大大小小的木块正是接合部需用的楔子。大家都说:"一定是咱们的祖师爷鲁班下凡相助。"工匠们上架时把那些楔子放到接合部,说也奇怪,不大不小,正合适。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美轮美奂的彩牌楼就宣告竣工。
说实话,类似的故事记者已在多个地方听到过。很显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只不过是想给彩牌楼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而已。让人叫绝的是,正是这件神秘的外衣使彩牌楼得以保存至今。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舞渡镇的红卫兵小将瞄上了彩牌楼。小将们准备把彩牌楼推倒砸碎,再"踏上一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结实的彩牌楼让小将们很费了一番力气。推不倒,他们就找来粗大的绳索,要把它拉倒。眼看经风沐雨达百年之久的彩牌楼就要毁于一旦,北舞渡镇的一些老人及时赶到,他们拉住自家的孩子说:"这牌楼有灵,是鲁班爷下凡建造的,毁了它家里人会得报应。"就这样,老人们连哄带劝,小将们才放弃了"革命行动",从而使我们今天还能站在这里欣赏彩牌楼的迷人风采,回味北舞渡镇当年的"花样年华"。
■巨资修建的当铺院
看完彩牌楼,不可不看当铺院。它们可是记载北舞渡镇作为商贸重镇历史的"双子星座"。
建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的当铺院位于北舞渡镇东老街,相传是当时的山陕巨商所修,后转为天主教堂。舞阳县第一个地下党组织--时雨学社就在这里成立。解放后,这里又成为中共北舞渡区委所在地。如今,当铺院的旧址上是北舞渡镇的天主教堂。
赶到当铺院时,天色已经不早。从房屋的外观上可以看出,当年修建当铺院的老板是花了大钱的。据镇上的老人介绍,建当铺院的材料相当讲究,从土坯的打制到合缝用的灰粉都严格按照当时最高的建筑标准执行。相传,当铺院的修建是由巨商的儿子负责的,建成后,巨商之子请老爷子来验收。老爷子赶到北舞渡镇,围着房前屋后转了一圈说:"房子建得不错,可惜没法装上轱辘运回老家。"儿子一听十分不解,原来,兴建当铺院投资过大,巨商已经无力经营。无奈之下,刚刚建成的当铺院一天未用就转让给了当地的天主教士。
资料显示,当铺院整个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五间,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前过厅(代大门)、后过厅和大厅在一条中轴线上。过厅均为圆圈窗,窗下铺青石,石上镌刻有花草、卷云、麒麟等图案的浮雕。南北厢房进深4米,宽七八米。眼下,这组结构严谨的建筑群只剩下一进四合院,前院厢房也已坍塌了三间。
现在的当铺院旧址是北舞渡镇天主教徒的主要活动场所。
离开北舞渡镇的路上,回望暮色中的镇区,遥想昔日的繁华,不禁让人顿生苍凉之感。同行的舞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孟建国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向记者讲述起北舞渡镇目前的状况。
北舞渡镇现在还是舞阳县北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已初步形成农村商业超市,商贸业相当繁荣。许泌公路、漯平公路在此纵横交会,北舞渡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镇辖20个行政村2.8万人,有13个养兔专业村,养兔户已占全镇人口的98%以上。这些养兔户的产品以手拔毛为主,具有"白、净、粗、长、松"的特点。1997年注册的"玉丝牌"兔毛,被客商誉为"毛头",深受欢迎。该镇建立有长毛兔研究所、长毛兔养殖协会、种兔场、疫病防治服务站、兔毛购销服务公司、颗粒饲料加工厂等服务组织,仔兔繁殖主要采用人工授精法,优良品种率已达80%以上。北舞渡镇已成为中原有名的长毛兔饲养基地和兔毛集散地。该镇1997年10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畜牧产业化先进单位。
历史充斥无奈,未来蕴涵精彩。从彩牌楼、当铺院依稀可辨北舞渡镇的繁华旧梦,也许它们还会见证北舞渡镇明天的辉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全都会逝去,所以我们不要回忆过去,所以我们不要在意。"人如是,物也如此。
城隍庙空气中都是传说的味道
普天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城隍庙,素有"帝乡侯国"之称的舞阳县当然少不了这"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的神庙。在舞阳悠久的历史上,英杰荟萃,人才辈出,汉朝的樊哙、吴汉,三国时的司马懿都在这里封侯;东汉横野大将王常、前蜀皇帝王建皆诞生于此。千载之下,没有城隍爷来保舞阳谷丰民足,那些帝侯一定不会答应。
舞阳的城隍庙是一个遍地传说的地方——一步两眼井、城隍爷娶妾、石秤砣的传说、红衣大炮的故事……城隍庙的空气中都是传说的味道。
■历经七百年风雨
其实,这次探访舞阳最早去的地方就是城隍庙。
在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朱振甫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坐落于县城西大街的城隍庙。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朱振甫的"地盘",城隍庙门外的一块木牌上写的是"舞阳县博物馆"几个大字。
据道光年间《舞阳县志》记载,城隍庙是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达鲁花赤按摊不花所建,原来的建筑规模相当大,当时庙前有一座过门石牌坊,匾额上书"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匾额之下是一个石刻算盘模型。过了牌坊有山门五间,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戏楼,下层为过庭。过了山门才是拜殿,拜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厢房六间。西厢房北建有钟楼,东厢房北建有鼓楼。拜殿后面是大殿,再往后就是城隍爷的"卧室"--寝宫,寝宫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在大殿的东西两边各有配殿及道院。可惜,这组建造精致、结构严谨的古建筑群因历史变迁,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如今仅存有拜殿、寝宫及东西厢房各三间。
站在城隍庙门前,遥想当年那高高的石牌坊上"不由人算"四个大字该是何等的触目惊心,相信有很多起了贪念贼心的人在这四个字前顿悟己非,及时回头。如今石牌坊虽已不复存在,可道理还在。
■一步两眼井的故事
进了庙门,朱振甫把记者引到左首的一口古井前。井上有亭,四面围栏,亭上写有井的名字,很别致,叫"一步两眼井"。(图6)关于这眼井有两个不同的传说。一个传说是,当年城隍庙内僧道同处一方,但饮水却要分开,一眼井和尚用,另一眼道人用;另一种说法颇具人文关怀的意思,说过去吃水很不容易,城隍庙里的这眼井对周围的居民就显得很重要。但老百姓都进庙内取用井水,又有扰城隍庙的清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是井打得大一些,井上垒墙,墙外一眼井让城隍庙周边百姓取水,墙内就由庙内的僧道来用。
进入拜殿,身着"官服"的城隍爷正襟危坐俯视着芸芸众生。资料显示,城隍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以及城壕。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就应该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群众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建于元代的舞阳城隍到底奉的是哪位英雄或名臣已经无从考证,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并不重要,只要城隍爷在这儿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可以了。
■城隍爷娶妾的故事
在拜殿后的寝宫内,记者惊奇地发现,身着便服的城隍爷两旁各站了一位夫人,寝宫两边各摆了一张床,床上还有被子床单等物品。似乎看出了记者的诧异,朱振甫讲了一个关于城隍爷的如夫人(俗称二奶奶)的传说。相传早年舞阳县吴城镇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跟家中的老人到城隍庙烧香还愿,在老人叩首敬香时,调皮的小姑娘见城隍爷手里的扇子很好看,就趁老人不注意把自己手里的扇子和城隍爷换了换。回家的路上,老人才发现小姑娘的扇子不对,问明情况后,老人大惊失色,拉着小姑娘回到城隍庙想把扇子换回来,可任凭怎么拔,城隍爷手里的扇子也拔不出来了。回到家里不久,小姑娘就一病不起,而城隍爷的身边则多了一位夫人。有趣的是,这家人和城隍爷结下亲后,每到农忙时节就到城隍庙里把二奶奶"请"回来,安排床铺,奉上供品。结果,家里人到田间地头忙活,家中无人照看的小孩子也不会哭闹,很是灵验。有一次,这家人的一个媳妇犯了倔劲儿--"请"回来的二奶奶不见人影,还安排床铺供品,到底是真是假?她偷偷从田间回到家里,一掀床上的被子,竟看到一条大蛇!不过还好,大蛇慢慢悠悠地游走了。此后,这家人再去城隍庙里请二奶奶就不灵了。不过,每年农历五月十九城隍寿诞的庙会上,据说吴城镇的乡亲可以摸城隍爷的官服衣帽,因为城隍爷是他们的"亲戚",其他地方的人就不行了,乱摸乱动免不了要头疼脑热,受到惩罚。
很显然,这只不过是一个离奇的民间传说而已,能把这个故事"造"得这样有鼻子有眼似模似样,也是普通人想和城隍爷"套瓷",以此寄托自己善良美好的愿望。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城隍人格化的一种表征。
■"红衣大将军"的故事
在城隍庙一间被辟为陈列室的厢房内,有一尊今年刚刚出土的红衣大炮。这尊铁炮炮身长约2米,炮头直径近0.4米,炮口直径约0.15米,总重量达1000多公斤。走近仔细观察,炮身上"红衣大将军"五个字清晰可辨。经专家多方考证,这尊铁炮铸造于清代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距今已有141年。这尊大炮铸造的目的主要是对付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捻军。据史料记载,该大炮当时由舞阳县知县王元绪监工制造,曾多年放置于舞阳县城墙上"防匪"。
红衣大炮并非身披红衣得名,它最早缘于明朝末年朝廷对抗清军的"红夷铁铳"。明朝人认为这种炮是荷兰人所造,而荷兰人被中国人称为红夷,故将此炮命名为"红夷大炮"。其实,"红夷大炮"并非荷兰人所造,而是英国在16世纪后期研制成的一种大炮。这种火炮设计合理,其管身长、管壁厚、射程远,精确度高,威力大,对密集进攻的敌人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因此,这些炮及其仿制品在明清之际成为胜负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砝码。清军入关后,因避讳"夷"字,故给"红夷大炮"改名为"红衣大炮"。
躺在城隍庙陈列室内的那尊红衣大炮锈迹斑斑,没有丝毫当年的威风,谁能想到它就是几百年前极具威慑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石秤砣的故事
在红衣大炮所在的陈列室内,记者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石秤砣,估计至少重达十公斤。说起这个石秤砣,还有一个故事。
明朝正德年间,舞阳有一任知县名叫周逵,周逵时常为舞阳的城墙发愁。原来,当时舞阳城附近有一条河,雨季发水后很容易侵蚀城墙土制的墙基,雄心勃勃的周逵想在任上做件大事--修一道以砖为墙、以石为基的舞阳城墙。修城墙的砖好办,命工匠烧制就行了,可墙基的石材却一直没着落,地处平原的舞阳石材相当匮乏。"狡猾"的周逵想出一个孬点儿。他命人贴出告示,称县衙为修城墙准备收购石材,三斤石材一钱银子,重量数量不限。这个消息传出后,老百姓想来想去,只有家里的石磙算是石材,几十斤的石磙卖到县衙能值好几两银子。于是,十里八乡的人推车赶牛把自家的石磙拉到县城。县衙又贴出告示,石磙可以收购,但要先登记,而后统一称重。等到石磙收得差不多了,周逵拿出了这个"特制"的石秤砣来为石磙称重,结果,最大的石磙也不过只值三钱银子。吃了哑巴亏的老百姓怏怏而去,跟"县太爷"有什么理好讲呢?就这样,周逵用"骗"来的石磙建起了坚固的城墙。可坚固的城墙没经住历史风雨吹打,早已没了踪影。听朱振甫介绍,不久前舞阳县修建广场时,有人还见过深埋在地下的石磙。
不讲诚信的周逵如果在今天用这种办法来欺骗群众,是注定行不通的。然而,在那个"屈死不告状"的年代,周逵的小伎俩很有市场。不过周逵的手段虽不够光明正大,但目的还是好的--修一个坚固的城墙总比修个"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要好得多吧!
从城隍庙内走出时已经是正午时分,当头的太阳照得人眼都眯了起来。陪着记者转了半天不停解说的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朱振甫依旧不紧不慢。后来才得知,他的父亲就是舞阳县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朱帜。已经过世的朱帜老先生在舞阳县文化界口碑极好,多年从事文物保护与发现工作,闻名于世的舞阳贾湖遗址的发现最早就得益于朱老的大力支持。朱振甫可谓典型的家学渊源、门里出身。
对于城隍庙的现状、博物馆的难处,朱振甫只字未提。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城隍庙只有3750平方米由文物部门管理,经费不足也许是很多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困难的情形下,舞阳县博物馆仍然做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从贾湖遗址的保护到北舞渡彩牌楼的修复、城隍庙的整修……
朱振甫站在城隍庙门前与记者挥手作别,那里原来有"不由人算"的石牌坊。渐行渐远,回望朱振甫瘦弱的身躯,总感觉有一种坚强的东西在里面,想来,他的心里别有一番大千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