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走进漯河 >> 印象漯河 >> 浏览漯河

古朴厚重的中原文化:舞阳城隍庙

2013/4/10 17:22:33 点击数: 【字体:

 

古朴厚重的中原文化:舞阳城隍庙

舞阳城隍庙

    舞阳城隍庙景区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西大街,许泌公路55公里处,距漯河市45公里。舞阳城隍庙始建于公元1311年,再修于洪武九年(1376),是以古建筑为特色的人文景观。

    舞阳城隍庙座北朝南,主体建筑有拜殿、威灵殿、寝宫、前有东西厢房,后有东西耳房,院内古建筑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隍庙建筑,景区有拜殿、威灵殿、钟鼓楼等。拜殿它可以说是古建筑群中的精品,整个建筑采用木框架结构,由十六根木柱支撑,其中雕梁画栋,四周上饰以斗拱。在拜殿内陈列的这些石块叫画像石,它们出土于汉代的墓中,是汉代大墓上的建筑材料。 威灵殿――殿内供奉的主神为城隍神,又叫城隍爷,身着官服的城隍爷正襟危坐俯视着芸芸众生,他怒目圆睁,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城隍爷左侧站立的为阴间主管户籍之神阴司;右侧为拘捕死者灵魂之神判官。钟鼓楼是寺庙内僧道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同时,也用来为城市的居民报到辰,就是我们常说的 “晨钟暮鼓”。景区内有“一步两眼井”清代大铁炮、开元寺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大悲阁及舞阳文化陈列等景观。

    据道光年间《舞阳县志》记载,城隍庙原来的建筑规模相当大,当时庙前有一座过门石牌坊,匾额上书"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匾额之下是一个石刻算盘模型。过了牌坊有山门五间,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戏楼,下层为过庭。过了山门才是拜殿,拜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厢房六间。西厢房北建有钟楼,东厢房北建有鼓楼。拜殿后面是大殿,再往后就是城隍爷的"卧室"--寝宫,寝宫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在大殿的东西两边各有配殿及道院。可惜,这组建造精致、结构严谨的古建筑群因历史变迁,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如今仅存有拜殿、寝宫及东西厢房各三间。

    站在城隍庙门前,遥想当年那高高的石牌坊上"不由人算"四个大字该是何等的触目惊心,相信有很多起了贪念贼心的人在这四个字前顿悟己非,及时回头。如今石牌坊虽已不复存在,可道理还在。

    资料显示,城隍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以及城壕。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就应该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群众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建于元代的舞阳城隍到底奉的是哪位英雄或名臣已经无从考证,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并不重要,只要城隍爷在这儿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商都网(2011-11-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