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新闻资讯 >> 浏览开封

“文化+”演绎古城新故事:一城宋风古韵

2015/5/20 9:31:09 点击数: 【字体:

    900年前,张择端用一幅《清明上河图》将北宋繁华收入画卷;

    900年后,开封人用一城宋风古韵将历史画卷变成了现实。

    一砖一瓦打上“开封烙印”、一景一园讲述“开封故事”、一街一巷凸显“开封特色”,让人梦回千年……从2013年建成的“一河两街三秀”,2014年建成的“一湖两巷三园”,到2015年即将建成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开封每年都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建成落地。

    游客年接待量近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两百亿元、文化产业的GDP占比全省持续领跑——以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宋文化为特色,以全城一景为亮点,以文商旅融合发展为模式,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在开封打造成宋文化集中展示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先行示范区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征程中,“文化+”以其强大的融合力和创造力,正为这座城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演绎出古城新故事。

    “文化+创意”: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城故事

    八朝古都、4000年建城史、168年大宋,当灿烂的文化饱经洪水灾害和时间长河的冲刷,开封怎样唤醒沉睡的宝藏,使之重新焕发出熠熠光辉?在“文化”与“创意”的不断融合中,开封找到用现代的语言讲好古城故事新途径。

    如今,以张择端的千古画卷《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1∶1比例复原再现的350亩园子里,绿柳依依,虹桥如画,“汴河”之畔是喊着号子的纤夫,勾栏瓦肆里有古韵悠悠的吆喝声,玻璃画、葫芦烙、面人、喷火、踩高跷……活化了的历史场景,一下子吸引了无数游客。到2014年,该园游客年接待量达到226万人次。

    充满宋风宋韵的建筑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互映衬,茶馆、戏楼、手工作坊、美食小铺遍布街区,品牌餐饮、时尚店铺、主题酒店、文创空间坐落其中,七盛角民俗商业街开业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成为中原地区文化旅游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与该商业街比邻而居、正在建设中的半亩园项目,则将商业功能引入了宋代民居院落,采取前店后坊模式,着力吸引宋瓷、汴绣、木版年画、宋茶、开封特色风味饮食、艺术大师工作室等高端文化业态的聚集。

    “历史书上的枯燥文字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场景”、“远去的童年记忆和传说重新回到眼前”……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业界人士,都对开封以新颖创意活化传统文化的成效表示赞赏,就连省长谢伏瞻年初在开封调研时,也发出了“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绝招”的赞叹。

   “文化+科技”:千年古城再发文化“新芽”

    对于许多文化产品的提供者而言,如何让产品不断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是一项需要时时思考的课题。近年,开封不断创新思维,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历史文化展示,大大提高了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丰富了旅游品牌层次,也让开封文化产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银基O秀作为我国首个室外水上演艺秀,真人秀、焰火秀、激光秀、水秀,四秀合一,引来了韩国“鸟叔”,堪称目前世界上最震撼、最时尚的室外大型高科技旅游文化演艺项目。而正在建设的银基水世界,多项设备在世界范围内系首家安装使用,堪称全球设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最顶级设备配置、最刺激的水上乐园,实现了室内、室外、一年四季皆可尽情嬉水游玩。

    《大宋东京梦华》水上实景演出中,令人津津乐道的时光隧道;铁塔光影秀里,现代新媒体技术与千年铁塔完美融合营造出的唯美空灵境界;大宋上元灯会上,以声、光、电、动等于一体的大型灯组,用现代人的才情重新诠释了宋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上海世博会上曾经轰动世界的动画版《清明上河图》也“回到”老家开封,借助声画光影完美演绎千年古城,让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油然而生……

    “文化+科技”,正让开封文化产业的参天大树,不断发出新芽、长成新枝。

    “文化+平台”:节会品牌带动城市营销

    每当外界提到开封,菊花文化节和清明文化节这两大双峰并峙的节会平台,都是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朵菊花,开美了一座城;一城菊花,开靓了一种文化;一个菊花文化节,开活了一座城。菊花文化节在开封经过30多年的精心打磨,已成为海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节会品牌,在去年的中国开封第31届菊花文化节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450多万人,签约项目96个,总投资917.2亿元,投资总额创历年之最。

    而清明文化节则已成功举办了6年,2015年,它以5大类47项活动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游客纷至沓来,也成为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兴奋点。中央电视台1天3次对开封清明文化节予以报道,仅清明小长假3天,全市就接待游客79.2万人次,在一个本是旅游淡季的时段,创造出新的旅游高峰。

    龙文化周、岳飞文化周、宋词乐舞文化周、荷花文化节、包公文化周、开封成语典故文化周……这些被冠以中国开封的大型文化活动,都以展现开封宋都文化为目标,从2012年起的每个月依次和公众见面,为开封文化旅游的市场繁荣营造出热络不断的话题和气场。

    “文化+水系”:再现北方水城盛景

    开封过去兴盛于水,一度衰落于水,如今崛起复兴也同样离不开水。亲水近水的开封人,正锲而不舍地将水文章做得气势如虹。如果说丰富的水资源是开封书写水文章的“天然素材”,而文化则是刻画其骨架的“如椽之笔”。这篇文章,从落笔之初,就时时处处打上了文化烙印。

    如今的御河水系上,华灯映水,琴声悠远,宋式桥梁、亭榭楼台令人应接不暇,从2013年5月正式通航以来,这条衔接龙亭湖与包公湖的河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青睐,更重要的是,它激活了沿线七盛角、半亩园、万膳街等一大批文化项目的开发,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沿河文化旅游产业带。

    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雾氤氲……2014年,历经3年建设、规划面近9000亩的开封西湖开始蓄水,沿岸的景观工程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它从北向南划分为生态湿地体验、滨水休闲商业、文化艺术展示、历史文化演绎、人文主题体验、生态郊野体验6大功能区,全部完成后,完美呈现体现“皇家气象、城市命脉、休闲去处、宋词风韵”的风格。

    不久的将来,“六河连五湖串十景”的水系工程。将通过河湖的连通,将星罗棋布的景致如项链一般串接起来,使游客在桨声灯影里游览开封。

    “文化+展示”: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只有记得住文化、记得住民俗、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才更有特点、更有韵味。

    开封抓住文化展示这个重点,不断强化公办博物馆主阵地作用,通过政府扶持大力发展民办博物馆,打好艺术馆、文化馆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展示牌,有力构筑了开封民俗文化展示体系。2014年,9家民办博物馆集中授牌,成为展示我市文化的“活化石”——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共陈列图片、文字资料及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藏品、标本3000多件;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存有各种纸质古代科举考试的文物资料数万件、革命战争年代的纸质文物资料上万张;开封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共陈展有我国各个朝代的瓦当及古陶等文物及实物标本1000多个版别2000余件;开封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集收藏、研究、生产、展示于一体,展品共计2000余件;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以清代至现代的纸质婚书为主,展品和藏品总数达20000件;开封王烔民俗博物馆以保护、研究和开发河南及周边区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古陶器文化、民间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宗旨,现有藏品46000多件……

    “五一”期间刚刚开放的开封古城文化客厅,在通过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展品及3D全息科技,全景展示开封悠久的历史的同时,还汇聚了书画大师工作室、大宋官瓷工作室、开封年画工作室、中国五大名窑精品展室、河南根雕精品展室、中国汴绣工作室、北宋斗茶工作室,着力打造河南省及中原地区文化艺术和艺术品创作、展示和交流的综合平台。

    而正在建设的开封“两馆”馆项目,将博物馆、美术馆、规划馆一同规划建设,实现三馆合一,将成为向游客全方位展示开封文化的新窗口。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凤凰河南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开封市图书馆古籍数字化进展顺利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