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开封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开封

品读开封:开封府文庙 曾六次被黄河水淹

2015/5/14 12:02:32 点击数: 【字体:

 


    2014年9月,位于文庙街东头路北的为迎接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举办而兴建的珠玑巷文化工程已近尾工。当9米高的孔子塑像在开封府文庙遗址之上高高耸立起来的时候,人们仰望双手合于胸前、目光睿智的孔老夫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之敬呼仿佛仍在九天回响。这里曾是清顺治九年(1652年)知府朱之瑶迁建的开封府文庙,当时为“东庙西学”,即文庙在东、庙西为儒学,真个是仁义明伦、合礼昌明、庙学皆盛。

    1.从“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一份大字报说起。在“文革”中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批林批孔”运动,笔者在一所高校的大字报栏上,看到一份“揭老底战斗队”的批孔大字报,很是吃惊。文字不多,说的是“孔老二是个私生子,其父是个老流氓”云云,虽然当时孔子在社会上已可谓被“批倒批臭”,但由于笔者年轻,孤陋寡闻,更不觉得孔圣人会有如此家世,心中实有七分不信。回到家中忙寻来司马迁的《史记》,查看《孔子世家》,文内竟赫然记有“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一事,大为茫然。遂请教一位学长,他回答了一句话:“圣人也是人!”这句哲理之言令人难忘。光阴如梭,“文革”结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来了,对孔老夫子的评价日趋改变。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孔子、《论语》讲得引人关注,孔子的出身、家世也成为主讲人的一个演讲热点,孔子是个私生子被摆上了大众传媒的台面。虽然此时社会上人们对大千世界中的事物、人物的认识水平都有了飞跃般的提高,但笔者心中留下的那种“揭老底战斗队”的阴影仍驱之不散,直到前两年偶然读到著名历史学家樊树志教授的《国史十六讲》,自己才算开了窍。樊先生在其书的《孔子与儒、儒家》一节中,如此介绍孔圣人:“孔子自称‘吾少也贱’,那意思是说,他少年时家境贫寒,出身微贱。不过另一层意思他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他是个私生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六十四时与颜家少女‘野合而生孔子’。所谓‘野合’,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男女苟合’,‘野合而生’当然是非婚生子无疑。以往的儒生都自认为孔门弟子,本着尊者讳的立场,百般否认这点,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樊先生在书中对孔子的评价极高:“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体系,具体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学派或思想家无法望其项背的。”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被“批倒批臭”,从衍圣公到孔家店,从尊者讳到揭老底,在我们要说文庙之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孔子这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伟大哲人,很有必要。

    2.从北宋太学国子监到开封府文庙。开封虽然不是孔孟的故乡,但却是距曲阜、邹城最近的大古都,是古代离孔孟故里最近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齐鲁文化最亲近的中原文化的首善之地。开封正是孔子学说影响最大的地方,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和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周游列国时还先后到过开封境内。以东京开封为国都的赵宋王朝,在运用孔孟之道理政治国方面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不少国内史学家和国外汉学家都认为——北宋政治清平、经济繁荣,标志着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社会形态的萌发。其表现不仅是坊市分离的结束,更表现出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得到选用的官吏中出自平民百姓家庭的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是以孔孟之道为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的。设在东京开封的北宋太学、国子监便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教育管理机关。在历代王朝的更迭中,其国都所在之城的文庙或文宣王庙一类祀孔庙宇,与太学、国子监,从功能、作用到称谓,都有一个合署、分离、不同演变的历史。先说太学——据清人周城撰的《宋东京考》卷九记载:“按太学在南宫城之蔡河湾,建隆中立,后为国子监。”太学最初创始于西周,当时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太学,还与太庙、明堂、灵台等集于一地。到汉武帝“定儒一尊”之后,在长安所建的太学方才成为“国立中央孔子学院”,并兼有“国家教委”的功能。到北宋东京开封的太学,早期人数较少,逐朝在不断增加,到宋徽宗一朝,已“增生徒三千八百人”(见《汴京遗迹志》卷三),规模甚为可观。再说国子监——历史上出现较晚,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把原国子学改称国子监,专门管理教育与太学并存,且一同研习儒家经典。北宋东京开封的国子监,有时也称国子学,有时国子监还与太学互称。我们见到的有关古籍中和今人的学术文章中都有这种说法。太子与国子监,二者其实既有相同的功能,又有不同的职能,二者以及各级官学与文庙都姓“儒”,它们有着既紧密又微妙的关联。所以我们在绝大多数的史志类书中于“寺庙”一栏里根本查不到文庙。像汴京文庙,在《汴京遗迹志》一书中,就不在卷十一《祠庙庵院》之内,而记载于卷三《官署二》中。至于北宋东京当时有无国家级的文庙和开封府文庙,似乎还是个问号。当时的太学、国子监既兼有国家(宋廷)和地方(开封府)的教育管理和儒学传授,还兼有文庙的功能。文庙的功能说白了,空间上就是学校大礼堂,是行施祭拜孔子之礼的地方。为何各地学、庙常常相连一体,也是个中一个原因。

   到北宋后的金,汴京文庙已从与太学、国子监的混合体中独立出来,这在李濂的《汴京遗址志》中有明确的记载。金代贞年间,金人为抗御蒙古将原东京内城扩大,北宋时太学旧址原在朱雀门外附近,由于在扩城的拆迁范围之内,被迁移进内城的东南城下,名称也由太学改为文庙。对此时的文庙,宋末元初周密所撰的一部史料笔记《祭辛杂识》中有生动的史事传闻记述:“文庙居汴水南,面城背河,柳堤莲池,尚有璧水遗意。”又曰:“汴京天津桥上,有奇石一大片,上有自然华夷图,山青水绿、河黄路白,粲然如画,真异物也。近闻移置汴京文庙中作拜石矣。”这两段文字,不仅让我们窥视到开封文庙诗情画意般环境的一瞥,还是我们看到的史籍中最早的“汴京文庙”。这座居汴水之南,金贞元年(1213年)的汴京文庙,在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建为汴梁路学,此后学庙屡遭洪水淹没,先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决口汴梁,学宫被淹;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称开封府儒学,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三年(1390年)河决开封,府儒学两次被淹;明永乐五年(1407年)开封府儒学移建于丽景门(宋门)内西北,明天顺五年(1461年)黄河决口土城,开封城内洪水深丈余,府儒学又被淹没;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官军先决口黄河,水淹闯王农民军,后闯王农民军决口水淹明官军,开封全城毁灭,文庙随之全部淹没于地下,直到清顺治九年(1652年),开封知府朱之瑶将文庙移至今文庙街处。其间,开封府文庙达到了北宋之后的又一个昌盛期。据《开封市胜迹志》载:“当时文庙内有大成殿七大间,非常高大(殿内敬塑孔子、四配、十二哲之像)。孔子像前竖有‘大成主圣先师孔子神位’,孔子像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执镇圭。四配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亚圣孟轲。——笔者据史料记),东西庑各七间,后有启圣祠三间,前有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外为泮池,左右建‘圣城’‘贤关’二牌坊,街东西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二牌坊。”其中棂星门、泮池是全国文庙统一的标志物。开封府文庙的泮池石栏环绕,是标准的半圆孤型,不知为何距北移前的棂星门就超常之远,位置在原开封一高红楼后边学校后墙处,上个世纪50年代尚有泮池栏柱在。老一高的师生都为红楼及校北半部地形明显低洼不解,不知是否与泮池有关。旧时地方学宫称为泮宫,儒生考取府县儒学生员即所谓秀才,名为入泮或游泮,由来于此。清代的开封府文庙,可谓建筑“巍乎焕然”,庙学“仪冠中州”。谁知还是难逃洪祸之灾,走向末路。张家顺先生在《重修文庙碑廊记》(2014年10月10日)中感叹:“惜道光时,又遇水患,庙学毁败。”

    北宋以后的开封府文庙,三移其址、六次被淹,悲哉,如此文圣之地为何遭此命运,已经不是传统的风水问题,不觉让人想起儒家著名的“天人合一”观,让人联想到古城开封的兴衰与黄河的关系。文庙六次被淹,全部是因黄河决口洪水进城。作者:汴浚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2015-05-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