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据传产生于唐宋时期,北宋时期作为都城的开封,习武之人以抓举石锁增加武功。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以东大寺为中心的回族武术得到空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撂石锁流传民间,为当今石锁项目的再次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及民国时期,开封回族中涌现出不少撂石锁高手,延续发展至今。在郭宝光等人的努力挖掘、整理和宣传下,开封石锁名扬全国,引领着石锁运动发展的方向。
石锁用石头制成,为长方体,凿刻石锁时,要注意各部位的重量及厚薄。撂石锁的手法丰富多彩,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翻花、接花及组合套花。翻花有手花、打头花、托底花、云花、横推锁、横翻锁、拨浪鼓等。接花有石锁上拳、上肘、上三指、上头顶、托塔、抱印、挂印、手托元宝、脚踢花篮等。撂门锁按形态和肢体舒展程度又可分为小花和大花。大花是石锁翻转抛接运动过程中配以腰腿分形步法等肢体动作组合而成的。初学者练的石锁有7公斤重,功力深厚者达36公斤。撂石锁不仅能练力量,还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相平衡性。如今在开封东大寺,撂石锁的技艺依然在延续发展着。
2008年,申报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6月,申报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6月,申报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申报,撂石锁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沈少三、省级为郭宝光、市级为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