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有一部奇书叫《娄氏女科》,作者名叫娄馨贤,是博爱县许良镇三栗庄人,生于清乾隆年间。清乾隆五十四年出版的《怀庆府志》中这样记载他:娄阿巢,字馨贤,精研岐黄之术。岐,岐伯,为黄帝的大臣,黄帝命他尝百草为人治病,著有《素问》、《灵枢》等著作。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始研究人体经络的帝王医学家,所作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部不朽著作。娄阿巢精研黄帝与岐伯的著作,在医学上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妇科疾病上更有所得。
娄阿巢在《重修娄氏家谱序》中说,他“舌耕于竹坞郡”,即在竹坞郡(许良)教学生学医,为当地的百姓治病。一日,他在给学生们上课时,一位农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往地上一跪,语无伦次地说:“先生,快救救我家娘子吧!”娄阿巢的学子们也见惯了这种情况,也帮忙催娄先生出诊。到了那位农户的家里,娄阿巢发现这位农民的娘子目翻口噤,面目青黑,为胎难转动之难产。娄阿巢马上开出方剂。服药后不久,产妇长长舒了一口气,活了过来。围观的学生问娄先生,此为何病,先生怎么手到病除?娄先生曰:此为病者恣意情欲,卫荣枯竭,胎难转动,坐草(生育)之时,用性太过,不能孰忍,而造成的气萎目翻口噤之症。若口吐白沫,母子不保;若面色微红,子死母生,宜用霹雳夺命丹救治。
娄阿巢的先祖娄枢,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举人,官至广宗县知县,有《娄子敬文集》六卷。娄枢治家极严,要求子孙必须严守祖宗礼法,不得危害百姓,凡有违者,都要吊到祠堂里受鞭笞之刑。娄阿巢严遵祖训,努力为百姓医病,不收任何钱财。三国时有一位名医叫董奉,他为人治病,不要钱财,医好后,只要量力而行在山上栽几株杏树就行了。杏子熟了,他用杏子换大米,将换来的大米分给百姓。年年如此,杏树越栽越多,成为一大片杏树林。从此,人们将医坛称为杏林。娄阿巢也以董奉为榜样,只让病者家属量力在凤凰山上的娄氏祖茔旁栽几株杏树就行,数十年过去,杏树成林。夏秋季节,杏子熟了,满山一片金黄,人们便把娄氏祖茔所在的山坡称为黄岭。
娄阿巢出名是为清乾隆皇帝的母亲治病。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太后一行巡幸月山寺,驻跸竹坞郡(许良镇),写下了《驻跸竹坞》的诗篇。皇太后由于鞍马劳顿,大便溏泄,御医开了几服药不见大好。乾隆皇帝是个孝顺的皇帝,见到皇太后身体不爽,心里非常不安,让官员打听竹坞郡有什么名医。河内的官员们便推荐了娄阿巢。娄阿巢赶到竹坞驿站,经过一番望闻问切,断定皇太后伤了暑湿之气,便找来怀姜一块,再取了藿香、厚朴、白叩等几样药,在火上煎了,亲伺皇太后服了,停了一会,只听皇太后腹内咕噜咕噜叫了几声,噗噗放了几个屁。太监们庆贺道:皇太后大好了!乾隆皇帝听说娄阿巢正在家守孝,于是在娄母出殡的时候动用了皇家的仪仗队为娄母送葬。娄母出殡的那天,满山的杏黄旗迎风飘扬,甚是热闹。人们欣喜地说:这才真正是黄岭啊!捞饭庄也趁热打铁,将村名改为黄岭村。从此,娄阿巢声誉日隆,骑马的、坐轿的、赶毛驴的、推小车来请娄先生看病的络绎不绝。
《娄氏女科》是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娄氏女科》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妇人脉法;妊娠禁忌;调经篇;胎前篇;产后篇。第三四五章为问答式结构。问答之后,为七言诗一首,诗后有散曲一首,然后是处方。篇中所涉略的曲牌有黄莺儿、清江引、水仙子、驻马听、傍妆台、皂罗袍、醉东风等,可见其文化功底深厚。问答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明白如话,易学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