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的七贤磨实际上属于水磨的一种,又称水打磨。水磨是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大约在晋代以前就发明了。《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词典》中介绍:作为汉族粮食加工器具的水磨,由上磨扇、下磨扇、磨盘、老树木、磨轴、水轮等六大部分组成。上、下磨扇皆为石制。上磨扇旁固定一根粗大木杆,俗称“拔杆”,用绳索或铁链将上磨扇绑在木杆旁。上磨扇顶部留有进料磨眼,也叫“仓眼”。下磨扇同磨盘、老树木等五大部分一起转动,与不动的上磨扇摩擦而达到磨面的目的。老树木是一块方形木头,夹在磨盘和磨轴中间,帮助磨轴来支撑上、下磨扇及磨盘。磨轴是一根坚硬的圆形木棍,高1.6米左右,其作用主要是连接水轮和磨的上半部分。水轮由垛子和轮子组成。轮子由18根辐条组成,三分之二淹没于水面下,辐条之间由弓联结和固定起来。整个轮子呈扇形固定在垛子底部。垛子把磨轴和水轮连在一起。当河水冲动水轮旋转时,便通过磨轴和垛子带动水磨的各个部分快速运转。其他民族的水磨原理大致相同,各有差异。
丹河自三姑泉进入河南后,借助地势变化,从北向南形成不同的落差。丹河沿岸的群众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修建了大小不一的水打磨。
博爱县的水打磨为什么叫“七贤磨”呢?史书记载,竹林七贤聚集在“河内之山阳”(主要在今修武县的百家岩),常到竹林一带(今博爱县许良镇、月山镇、磨头镇)游玩、小住。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盛柳树乃身自锻。家虽贫有人就锻,康不受值。(《文士传》)” 嵇康善于打铁锻造,乐于助人,不取钱财,据说,嵇康还改造了水打磨。原来水打磨的轴承全为木制,非常容易磨损。嵇康就利用自己精湛的锻铁手艺,打制出约20厘米长、0.5厘米宽的铁键,镶嵌在上磨扇和下磨扇中间的木轴承的四周,一共七个,也叫“七贤键”。这样,轴承的耐磨性增加了,轴承与磨盘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加工粮食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七贤磨,下扇转,一天能磨七八担”的说法。
当地百姓修造的丹河水打磨主要有两种:一种叫“面磨”,另一种叫“柴磨”。面磨主要用来加工面粉,是当地百姓磨面吃粮的主要方法。水磨一盘面磨一昼夜能磨100多公斤粮食,相当于畜力拉磨的五六倍。柴磨主要是用来加工木粉(也叫香沫),就是把砍下来的树枝、麻介条等铡切成碎屑,在石磨上加工成木粉,再把木粉做成“蚊香”或“火香”出售。博爱县孝敬乡生产的各种香远近吃香。水打磨是当地百姓利用水力搞副业、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史料记载,唐朝广德二年至大历二年(公元764~767年)曾“引丹水以溉田”。明朝嘉靖年间又筑九道堰,开凿了一系列大小河渠,用来灌溉丹河两岸的竹园和土地,粮食丰收,至今还流传着“圪当坡,九道堰,前后庄西卖白面”。明末清初,丹河两岸修建有不少水打磨,清朝后期和民国年间,当地约有100盘水打磨,其中面磨占60%左右,柴磨占40%左右,不仅为沿河群众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为乡民提供了稳固的生活保障。
在今博爱县皂角树村中和南大园竹林中发现了七贤磨的磨盘、上磨扇等多个构件。曾任博爱一中校长的张明德老汉指着七贤遗址碑旁边的半扇磨说,这就是七贤磨,一天能磨七八担面,总共有三扇磨,除了这半截磨露出地面,其余的都埋藏在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