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探秘嘉应观

2014/12/18 14:16:06 点击数: 【字体:

    在被誉为“黄河文化之乡”的武陟县,有这样一座古建筑群:它形似北京的紫禁城,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内有酷似清朝皇帝皇冠的御碑亭,庄严而富丽堂皇;更有天下一绝的铁胎铜面碑,独一无二的龙凤图,乾坤倒置的八卦八音钟,建筑奇观奇缝墙……武陟嘉应观众多的奇观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吸引您去探秘,去猎奇。

    嘉应观内的“三绝”、“三奇”

  嘉应观的神奇不仅表现在它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在它的建筑奇观上。人们津津乐道的“三绝三奇”便是其精华所在。

  一绝—御制大铜碑:御碑亭内有中国境内体量最大的铜碑,勘称天下第一碑!铜碑高4.3米,宽0.95米,厚0.24米。碑头标明有“御制”二字,而且是三龙绕御制。碑文是雍正皇帝亲笔御书,上面还盖有雍正皇帝的玉玺“雍正御笔之宝”。这块碑被称为天下第一铜碑,既是嘉应观的镇观之宝,又是黄河的镇河之宝,同时又是反映清代治理黄河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绝—彩绘龙凤图:在嘉应观的中大殿内藻井之上,彩绘有65幅精美的龙、凤图案,不仅构图新颖,而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别具一格,构成了一组相互联系、气宇轩昂、庄严神秘的大型彩色龙凤图案。六十五幅龙凤图,是由33只凤图案和32条龙图案组合而成的。经专家鉴定,这六十五幅彩绘龙凤图是现今我国境内仅存的纯满族风格的彩绘。我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曾对这彩绘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一绝”。

  三绝—八卦定音钟:在嘉应观的钟楼上,悬挂着一口大铜钟。传说,嘉应观建成后,天上的乐仙翁送来一口大铜钟,置于钟楼上。钟高1.65米,直径1.06米,重约2吨。钟的八只钟脚,依次敲击,竟能发出高低强弱八种声音。故称此钟为“八卦定音神钟”。

  一奇—齐缝墙:嘉应观的禹王阁是一座高18米的两层楼阁式建筑,一般的砖瓦建筑,墙体都是砖与砖相互咬茬,而禹王阁的后檐墙和两山墙却彼此互不衔接,垂直向上,所以被称为“齐缝墙”。这种建筑方法是违反常规的,墙体极不稳定,很容易倒塌,而嘉应观建成至今已逾三百年,其间经历三次较大的地震,禹王阁依旧巍然屹立,稳固如新。

  二奇—庙产碑:在嘉应观内有一座令人惊奇的石碑—庙产碑。碑上精准而又翔实地记录了嘉应观原有的土地面积—八顷九十一亩一分八厘五毫一丝七忽,在地亩的统计上竟然精确到毫、丝、忽等单位,有如此精确的计量单位,令人叫绝,故称此碑为“天下第一土地证”。

  三奇—姊妹椿:在嘉应观东大殿门前,有两棵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椿树,两棵树相依相偎、连根同生,高低形态相同,宛如孪生姊妹,故被人称为“姊妹椿”。

  雍正皇叔为何会成为嘉应观的首任道长

  嘉应观是黄淮诸河龙王庙,但是这里所供奉的龙王爷并不是天上会吞云吐雾的神话人物,而是彪炳史册的15位历代治河功臣。其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治河功臣牛钮,供奉于中大殿,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为何一位治河功臣竟会享受帝王待遇?据考证,他既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河官员,又是雍正的皇叔、嘉应观的首任道长 。

  史学者研究认为,清史记载牛钮为顺治与宫女巴氏所生的第一皇子,在宫廷斗争中,因其母出身卑微,母子恐性命不保,被逼出宫,清史为了大清皇帝的脸面,称其“夭折”。传说出宫的皇子最终流落到武陟,康熙六十年黄河在武陟决口,形势十分危急,长年居住在黄河边上、深谙黄河水性的牛钮,为了沿黄百姓的安危和大清江山的稳固,冒死进京与康熙相认,并献出治河良策。于是在康熙六十年,突然冒出个左都副御史牛钮。康熙皇帝自己担任都御使,皇帝是正的,牛钮是副的。牛钮上任后立马来武陟治河堵口。武陟的黄河决口堵住了,嘉应观修成了,牛钮又从官场消失,突然成了嘉应观道长。历任河道总督齐苏勒、嵇曾筠当然明白,牛钮领导他们堵口治河,又当了皇家道观的首任道长,肯定背景不般,就恭恭敬敬称牛钮为“皇道长”。治河民工口口相传,叫皇道长为“皇叔”。

  新中国治黄中心 傅作义办公旧址

  在嘉应观西北角的一个院落里,有南北相对两排房舍,全部是苏式建筑风格,室内有木质天花板、木质地板,墙体厚,窗户亮,屋顶有山窗通风,地板下也有通风口。在清朝的古建筑群里,怎么会有一座现代苏式建筑?这与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和新中国第一个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工程—人民胜利渠有关。

  1950年,傅作义即着手部署治理黄河、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事宜。经勘查、规划、设计,经中央批准,确定在黄河下游修建人民胜利渠,渠首位于桃花峪对岸的武陟县秦厂大坝上。工程于1951年3月开始施工,1952年4月举行开闸放水典礼,同年6月灌溉农田。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亲自视察了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途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人民胜利渠总干渠平行于京广铁路,灌区涉及新乡、获嘉、武陟、原阳、延津、汲县(现卫辉市)及新乡市郊区等六县一市的农田灌溉,并为新乡市工业及生活供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它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序幕。

  嘉应观院内的这座苏式建筑建于1950年,是作为人民胜利渠建设指挥部而建的。工程建设期间,傅作义经常在这里办公,可以说,当时的嘉应观俨然就是新中国的治黄中心,傅作义、王化云的许多治黄方略和治河号令,都是从这里发向沿黄九省的。

    现在,武陟县委、县政府已将这座院落按照当时的场景进行了恢复布展,游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和黄委会主任当时艰苦朴素的办公环境,也更能感受到治理黄河的艰辛和不易。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受到无数游客的喜爱和赞叹。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4-04-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