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中原一绝”——高抬火轿

2013/4/16 14:25:17 点击数: 【字体:


“中原一绝”——高抬火轿


    开栏的话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摇篮和根基。焦作古称山阳,又称怀川。怀川大地的5000年是文化闪烁、历史辉煌的5000年,4071平方公里的怀川大地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美丽动人的传说,勤劳、智慧的焦作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许多流传于世的民间艺术和名胜古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
  
    焦作的历史文化让每一个焦作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方面,我市已拥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代表传承人有国家级12人、省级34人、市级123人。我们有义务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宣传好、保护好、发展好,并传承后世。为此,本报自今日起开辟《文化瑰宝怀川行》栏目,介绍我市的文化奇葩,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有特色的文化项目线索,让我们一起分享文化大餐。
  
    近期,在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南村,高抬火轿的市场化运作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许多村民见到熟人便会说:“孩子结婚,公司庆典,要想成为亮点,就用高抬火轿这种形式来试试。”
  
    作为被称为“中原一绝”的大型民间集体舞蹈艺术,高抬火轿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高抬火轿发源于万南村(古称万善镇),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当地居民自古以来就有踩高跷、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明代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发展。当时,明郑藩王子朱载堉七疏辞爵后隐居在丹水河畔的九峰山下著书立说,万善镇自然是他经常游历的地方。朱王子十分同情被称为“下九流”的抬轿夫和唢呐手等民间艺人,竭力为他们争取地位,并大胆地把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出了踩着高跷抬花轿的表演形式。他的初衷就是要让人以仰视的角度高看轿夫,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提高轿夫在世人眼中的地位。随后,朱载堉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将白天表演改为夜间表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来的布轿改为纱轿,轿的周围插上蜡烛,轿顶镶嵌上能喷射出彩色火焰的龙头,寓意财旺,象征着一年里百姓的生活红红火火。
 
    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高抬火轿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中断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及绝技也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而几近失传。
  
    据万南村党支部书记刘新成介绍,在国家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和行动的鼓舞下,万南村的老艺人敞开了心扉,与村干部多次商议,决心重振高抬火轿艺术。2006年6月,万南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将濒临失传的高抬火轿基本恢复原貌,并利用各种节庆在多种场合进行表演。2007年春节期间,他们参加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会演,赢得了阵阵掌声。2007年4月,万南村代表河南省参加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河北省邯郸市政府主办的中原四省第二届中原民间艺术节,高抬火轿在燕赵大地展示了绚丽的风采。
  
    如今,在万南村,学踩高跷、表演高抬火轿蔚然成风。走进万南村,就会看到有孩子踩着高跷走来走去,嬉戏玩耍。山王庄镇中心校万善学校已经将踩高跷列入教学课程,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教练进行辅导。“我们已经成立了万南村高抬火轿演艺公司,不仅要继承好高抬火轿这一古老艺术奇葩,而且还要发扬好,进行市场化运作。”话语中,刘新成对高抬火轿艺术的发展充满信心。
  
    压题照片  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南村的“高抬火轿”。本报记者 杨帆摄 (本报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焦作日报数字报 2010-04-08 作者:王龙卿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