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千年净影 厚重文化——揭开净影风景区历史的神秘面纱

2013/4/16 14:19:13 点击数: 【字体:


千年净影 厚重文化——揭开净影风景区历史的神秘面纱


千年净影 厚重文化——揭开净影风景区历史的神秘面纱


千年净影 厚重文化——揭开净影风景区历史的神秘面纱

   
    净影寺古称古贤谷寺、景净寺、金灯寺、金门寺、洪谷宝岩寺,地处净影风景区的蟠龙山下,为周明君武敕整创建。

  据传北魏时期,佛门武功第一人昙始大师在此练功期间草创寺院,并逐渐形成规模。南北朝末期,有“隋代三大师”之称的慧远大师曾长期在此讲经说法,并为《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这两种基本净土佛典造注,著述佛门经典《大乘义章》,对中国净土教理的形成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被誉为“释义高祖”。而此时也成为净影寺历史上一个辉煌时期,吸引了众多大德名士来此探讨佛法。隋朝初年,隋文帝延请慧远大师至西京(西安)常居讲说,为大师整修净影寺,并赦封山场,山场规模东至箭豁子,东南至孔杨坂,南北随山势为界;南至大回沟,西南至梯岩山,东西随水心为界;西至大河,南北随河势水心为界;北至耍子垂,东西随山势为界。几年后,隋文帝又为慧远大师在西京另建寺院,同名净影寺。西京净影寺现已不复存在,但此处的净影寺却因隐在深山得以保全。自慧远大师后,昙馥、灵璨、宝儒、善胄、慧迁、玄鉴、辩相、僧稠、不空、福润等一大批高僧大德来到净影寺主持或修行,使得净影寺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成为享誉全国的古刹名寺。

  新净影寺于2002年由市新时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保护开发,恢复重建。寺院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钟鼓楼、僧舍、方丈室、讲经台等多部分构成。远观殿宇寮舍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入寺则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巍巍壮观。

  净影寺高僧慧远 ………………

  慧远(公元523年~592年),俗姓李,泽州霍秀人,祖籍甘肃敦煌,是南北朝至隋代早期在净影寺修行的高僧,为南道地论宗之祖,对净土教理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佛教界将他与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颐和三论宗者吉藏合称为“隋代三大师”。为了区别他与另一位佛教高僧东林寺的慧远,习惯称他为净影寺慧远。后人将他们并称为“佛门二远”。

  慧远大师13岁到本寺跟随昙始大师出家,长居本寺,研经、讲法、修行。

  慧远大师被人称为“护法菩”、“护妙法尊者”。北周宣政年初(公元578年),武帝将谋废佛,召慧远上殿,殿上僧人百余,唯慧远挺出,不惧鼎镬,与帝抗争。后隐于故土,禅讲不辍。隋兴,始蒙剃落,授洛州沙门都。开皇七年,敕为大德之首,居兴善。帝又于南街置寺,同名净影。

  大师一生博宗诸学,精通文理,世称“疏王”、“释义高祖”,是中国佛教界的集大成者。著述有《地持疏》五卷、《十地疏》七卷、《华严疏》七卷、《涅槃疏》十卷、《维摩》、《胜鬘》、《寿观》、《温室》等,又撰《大乘义章》十四卷。大师是历史上最早用《起信论》观点解释瑜伽唯识思想的学僧。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大师圆寂于净影寺。隋文帝痛心疾首地说:“吾失国宝也。”大师寿终之日,本寺讲堂众柱及高座四脚,一时同陷。所饲灵鹅,昼夜悲鸣,不食而亡。大师弟子灵璨送师骨于本寺起塔,半月之间,18种相前后迭起。师在本寺神迹甚多,难以备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焦作日报 2010-10-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