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近些年,国家为保护民间文化作出了不少努力。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我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大批优秀民间文化被重视起来。目前,我市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民间文艺项目占了较大比重。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市文化部门不断降低门槛,扩大申报范围,尽可能让现有的多数民间文艺名列在册。同时,通过“文化下乡”、培养基层文化带头人等方法来保护民间文艺。
然而,即便有了这些保护措施,民间文艺的复兴还是面临着众多阻力。王波说,今年,国家给沁阳怀梆拨付了20万资金,用于怀梆文化的传承,可焦作有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省级、市级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在热切地等待资金支持。
通过“文化下乡”、培养基层文化带头人等方法对激活民间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所培养的基层文化专干不“专”,这些人不是乡村广播员就是驻村干部,反正一人身兼多职。王波说:“这种现象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有不利影响。”
发展
在创新中寻找希望
“必须创新”,这是目前许多文化人士对民间文艺的认识。王波说,只有创新才能让民间文艺找到出路,但创新是在民间文艺原有基础上的创新。
在保护民间文艺的工作中,政府责无旁贷,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民间传承人、基层政府要有申报意识,要有创新意识,为民间文化寻找生存空间。目前的民间文艺,大多数表演形式简单、内容陈旧,这都需要创新,融入新的生活元素。这不但需要传承人去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文化部门也应派出专家对其进行指导。
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陟盘鼓是个典型例子。为打破困局,武陟盘鼓队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了自力更生。现在,许多民间文艺项目也在寻找市场生存空间。
对于民间文艺走创新之路,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创新是“民间艺术另一种形式的消亡”。但创新似乎已成为文化部门的共识,一种主流认识是“保护不等于束之高阁”。
努力
要为民间文艺建档
王波称,过完春节,他将在焦作地区进行一次地毯式搜索,将那些散落各处的民间文艺归档,建立数据库,以便许多已被淡化或消亡的民间文艺有据可查、有史可考。
记者回头看见,广场上依旧热闹非凡,台下的群众早已乐翻了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新春画卷。盼只盼,来年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早已被我们淡忘了的“面孔”,那些回乡的人在家乡可以看到儿时的“老朋友”。本报记者 王玮萱 实习生 裴璐颖【原标题:民间文艺:复苏路上还有几番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