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焦作

一鸣惊天下 扎根乡土间

2013/7/15 16:32:47 点击数: 【字体:

一鸣惊天下 扎根乡土间
沁阳唢呐传承人李金海
一鸣惊天下 扎根乡土间
沁阳唢呐与明代文化巨人朱载 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他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增强了唢呐的表现力。图为朱载 纪念馆里的大唢呐。

    2010年6月,记者写稿之时,正值南非世界杯如火如荼,响彻全场的“嗡嗡祖拉(vuvuzela)”——细长塑料喇叭,因超大分贝引来全球热议。“嗡嗡祖拉”最高音量可达127分贝,全场齐鸣比喷气式飞机起降时音量还大。如此聒噪,堪为历届世界杯之最。非洲球员球迷自得其乐,欧洲亚洲球员球迷苦不堪言,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翻了那家”。

  喇叭与唢呐,在中国古代名字混用。“嗡嗡祖拉”与中国唢呐虽然形制不同,但为近亲无疑。唢呐在中国,是普及性很强的强势乐器。设想有那么一天,中国办次世界杯,满场中国球迷都吹唢呐,想来也能变成一支奇兵,变成场上的“第十二人”,给不争气的国足帮上大忙。

  细细的铜芯、粗实的木料管和一个盛开着的喇叭碗儿构成唢呐,如此简单,只要在铜芯上安上哨子,就能飞珠溅玉般,飞迸出酣畅淋漓的音乐。唢呐一吹,便是粗犷豪放的味道,它最恰当的吹奏背景,是在热气腾腾的民间。

  在沁阳,可以说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唢呐班。吹手视其如命,农民嗜其如食,世世代代都推崇。如今,沁阳百余个唢呐班遍布城乡。唢呐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四处奔走,“吹完这家吹那家”。

  河南唢呐大家郝玉岐先生撰文道:“据民间艺人讲,中原地区民俗活动中,有十二种活动需要用唢呐助兴:一、小孩子满月;二、做九;三、祝寿;四、红白事;五、还愿;六、清明节祭祖;七、认干亲;八、迎接新官;九、娶鬼妻;十、斩人吹尖子号;十一、拜朋友;十二、城隍爷出城等。”

  到了新社会,唢呐更深地参与了民众活动。河南农村有种说法:“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它,闷声闷气蛮难受。”一般红白事一定要请一两个鼓乐班助兴,多的可达六七班,每班数人,一吹便是4~5个小时,彻夜不停者也不乏其例。观看群众少则几十上百人,多则成千,他们开着拖拉机、三轮机动车等蜂拥而来,看鼓乐艺人对吹。艺人吹奏内容和形式都很灵活,吹奏的不但有传统乐曲和戏曲,还有很多流行歌曲。吹奏形式由原来的单笙独唢呐,发展为中西混合:唢呐、笙、笛、铜管、电声等,还带舞带唱带灯光音响。

  “舶来品”文武吹灵活多变

  唢呐是怎么来的呢?

  郝玉岐先生道:“据音乐理论家肖兴华考证,公元265~420年和公元465~489年,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绘画及云冈石窟乐器雕刻中,均有唢呐伎乐人形象,当时的唢呐管身和喇叭形扩音器是整体,与今天新疆木唢呐相似。由此可见,唢呐在中国流传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是由西北少数民族传入北方和中原地区。至于在流传过程中,它如何变成汉族喜爱的乐器,已无文字可查。到明代,唢呐运用于军队,并广泛应用在民间,才有了较多文字记载。”

  明朝王圻所著《三才图给》中写道:“唢呐其制如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武备志》中明确记载:“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可见,军队是拿唢呐当军号使了。推而广之,当时官员出行,也开始用唢呐壮声威,所以明代散曲家王磐写《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与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唢呐是流行于全国的乐器,河南唢呐有独特之处。就地理位置来讲,河南西南多山东南多水,北部山水参半,豫东豫中系平原。“近山者刚,临水者音柔,平原者音和”。因此河南各地唢呐艺术各有特色。河南方言又是我国语言体系中影响很大的中州音韵,是北方方言的一大分支,对我国说唱、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有深远影响。河南唢呐吹奏风格和中原音韵间,也有着直接联系。

  沁阳唢呐的一大特点是,杂耍绝活令人眼花缭乱。在唢呐名家贺德义家中,他摆出一桌子唢呐辅助乐器,向我逐一解说。

  沁阳唢呐分文吹和武吹,文吹是指在笙、笛、弦、梆的伴奏下平和细腻正规地吹奏,形式可分独奏、领奏。演奏内容有传统曲目《抬花轿》、《一枝花》、《全家福》等,这些曲目音乐性强,旋律优美,还可根据艺人技术即兴发挥,地方色彩浓郁。

  文吹中还有吹戏,即用不同的呐子(小型辅助乐器)吹戏。如小呐子主要模仿花旦、小生、青衣等高音嗓门唱腔,低音呐子模仿花脸、红脸、黑脸等净声唱段,塔呐子模仿老生、老旦唱腔。另外,还有闷笛、哈子筒、嚼子、毛脸子、三眼冲等多种多样的吹戏工具,极大地丰富了唢呐模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各种唱腔的适应能力。

  唢呐还有一种表现方式是咔戏,是指由肺部呼出的气流,经声带的振动,激起哨片发音而产生的哼腔效果。

  武吹也叫花吹,是指情绪热烈、带有一定魔术杂耍性质的吹奏。沁阳唢呐杂耍绝活令人眼花缭乱,坐式站式不限,多是唢呐对班比赛时,高手为炫耀技巧以图获胜而表演。主要吹奏方式有:吃,即吃纸吐条、吹旗杆、吹转盘等。

  武吹形式多变,热烈火红,极受大家喜欢。

  “郑王”提拔艺人地位

  2010年5月28日,记者在沁阳市朱载堉纪念馆内,见到一管巨大的唢呐,长5米,喇叭口直径1米多,堪称唢呐之最。唢呐为何会出现在这个纪念馆呢?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这个“口衔金汤匙”出生的小孩,幼时常夜哭,但一听箫笛声,便破涕为笑,对飞扬乐符有天生敏感。

  像所有宗室子弟一样,朱载堉一生下来就有可以吃到老死的禄米,完全可以吃喝玩乐一辈子,但他一生学习精进,把自己造就成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成为一个东方的、文艺复兴式的文化巨人。

  沁阳人世代相传,郑王爷朱载堉对沁阳唢呐的发展和壮大,也起了巨大作用。

  朱载堉用科学方法阐明十二平均律,解决了“旋相为宫”的难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基础上研制改造出“三眼管子”,使其发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大增。

  沁阳唢呐艺人说,郑王爷喜欢和艺人来往,以平等之心相待。至今沁阳还有个规矩,办喜事的鼓乐班子,上首红柳木大椅会空着,那是留给郑王爷的。

  相传朱载堉曾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组织演艺活动,在沁阳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金鼓会”习俗流传至今,每逢阴历九月二十三郑王爷生日,各地民间艺人会到此集会演奏,纪念郑王。

  朱载堉一生致力于“把艺人的地位提拔提拔”,沁阳流传着许多相关传说。

  沁阳万北有一有钱有势的张员外,人称惹不得。有一年,为给老母祝寿,他到处寻访最好的响器班。朱载堉当时隐居九峰山下张坡一带,他得知此事,事先通知方圆百十里响器班不揽这个活。张员外跑遍方圆百里,也没请来一家,只能求助朱载堉。朱载堉向他提出要求:鼓乐班和你的亲朋是一样待遇,是上宾,不能成为门外客。

  这个要求的提出,是源于当时的陋俗:唢呐艺人当时是最低级的行事,被请后不能上桌吃饭,甚至不能进主户家里,只能在门外表演。

  事实上,对唢呐艺人的歧视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后世名艺人们也一直自尊自强地做着不懈的努力。沁阳唢呐马派代表人物马瑞高先生来到沁阳后,凡请他的主户,他总要讲:“我行低人不低,要请我得依着我的规矩,要如同亲朋相待,不能怠慢。”因为他技艺高超,主户也都给予尊重。

  “唢呐之乡”今更胜昔

  沁阳在豫西北早有“唢呐之乡”美誉,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沁阳唢呐更是“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

  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曲目有300多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沁阳当代民间艺术家,还创作了新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等。

  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6月,沁阳市的唢呐艺术由国务院首批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2月20日,贺家唢呐第四代传人贺德义、贾家唢呐第四代传人李金海成为国家级唢呐代表性传承人。

  沁阳民间唢呐具有旺盛生命力,他们的队伍可大可小,曲目可长可短,吹奏内容灵活多变,可喜可悲,因而兴盛数百年。作为中原民俗音乐的一朵奇葩,相信它也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记者 张冬云 文图【原标题:一鸣惊天下 扎根乡土间】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10年7月1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