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焦作

政府主导的“怀梆”保卫战

2013/4/16 18:19:16 点击数: 【字体:

 保护怀梆

  □本报记者 刘 洋 高 超

  两位意大利客人的到来让焦作市武陟县冯丈村热闹了起来。在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教授的陪同下,意大利歌剧导演蒙蒂先生和助手白巴夏女士在武陟县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祈雨习俗、哼小车、怀梆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让两位外国友人看得十分兴奋。尤其是怀梆,让这位歌剧导演听后大呼“Perfetto”!(意大利语:棒极了!)

  面对国外友人的兴奋,丁永祥教授表现得很冷静。“咱们的年轻人听怀梆么?”丁教授问。仿佛是早已知道答案,他接着说:“出现断层,再好的艺术也岌岌可危。”

  怀梆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上世纪50年代曾风靡焦作一带。在怀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年中,为了保护这濒临灭绝的“文化古董”,多种力量给怀梆这门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怀梆在乡间逐渐活跃起来。

  名角的魅力吸引

  说到怀梆,不能不说72岁的“怀梆之花”赵玉清。赵玉清自幼喜爱怀梆,16岁进入沁阳县怀梆剧团,师承怀梆著名老艺人“脱俗先生”张树柱、“金嗓铁喉”李发贵,成为豫西北地区怀梆剧种第五代传人。她演出传统戏100余场,足迹遍布沁河南北,更把怀梆唱到东南亚地区。

  赵玉清曾感慨,现在很多人已经从情感上开始疏远古老的艺术。“一种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如果缺少与人的情感共鸣,你能指望他积极保护?”

  基于此,赵玉清发动几十名老艺人组建了沁阳市怀梆协会,到处义演,并注重培养怀梆的后备力量。以“小玉清”张素礼为主的几个怀梆名角,逐渐成为新怀梆的传承人。很多怀梆演员提起赵玉清都竖大拇指。“赵老师人品好、水平高。她为了让怀梆传下去,不辞辛苦地在附近村里教学,都是免费。我们都愿意跟她学戏、演戏。”

  目前,怀梆协会扶持农村剧团10多个,免费演出近千场。所到之处,依稀看到怀梆过去的繁盛模样。

  政府主导的保卫战

  近日来,由沁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怀梆优秀剧目百村巡演”活动在乡间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老戏迷跟着剧组走村串乡,过足戏瘾。

  据了解,这次巡演活动由沁阳市怀梆剧团负责演出。演出的剧目既有现代戏《酷情》、《王东明》,也有《五女拜寿》、《红珠女》、《桃花庵》等古装传统怀梆戏。演出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沁阳市文化局局长孔令江表示,此次巡演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优秀怀梆戏,活跃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怀梆得到进一步传承。

  在武陟县,对怀梆的投入也相当巨大。县委、县政府每年为保护怀梆投入3万元保护资金,并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会,号召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从经济上解除怀梆演员们的后顾之忧。

  丁永祥教授说,这些努力已经让怀梆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但保护怀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程,“我们必须一直走下去,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民间力量的推动

  河南涌现的民间文化保卫热潮也正在成为媒体的热点。在本土门户网站的文化遗产专栏和个人博客里,大量民间技艺和杰出的民间艺人开始浮出水面,众多有识之士热心加入。民间力量的推动不容小觑。

  在武陟县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首家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是丁永祥教授一手建立起来的。同时成立的还有“稻花香”剧社。“我们的初衷就是利用民间力量的互动,促进和保护无形遗产,把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下去。”

  丁教授曾率领课题组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和大量的录像资料,这些资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和保护等方面,翔实生动地记录了怀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如果再不把怀梆剧本整理出来,把老艺人的音像资料拍摄保存好,那这个剧种慢慢就彻底消失了。”丁永祥说。

  保护中心的朱顺利主任说,他们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对怀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原标题: 

  □本报记者 刘 洋 高 超

  两位意大利客人的到来让焦作市武陟县冯丈村热闹了起来。在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教授的陪同下,意大利歌剧导演蒙蒂先生和助手白巴夏女士在武陟县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祈雨习俗、哼小车、怀梆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让两位外国友人看得十分兴奋。尤其是怀梆,让这位歌剧导演听后大呼“Perfetto”!(意大利语:棒极了!)

  面对国外友人的兴奋,丁永祥教授表现得很冷静。“咱们的年轻人听怀梆么?”丁教授问。仿佛是早已知道答案,他接着说:“出现断层,再好的艺术也岌岌可危。”

  怀梆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上世纪50年代曾风靡焦作一带。在怀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年中,为了保护这濒临灭绝的“文化古董”,多种力量给怀梆这门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怀梆在乡间逐渐活跃起来。

  名角的魅力吸引

  说到怀梆,不能不说72岁的“怀梆之花”赵玉清。赵玉清自幼喜爱怀梆,16岁进入沁阳县怀梆剧团,师承怀梆著名老艺人“脱俗先生”张树柱、“金嗓铁喉”李发贵,成为豫西北地区怀梆剧种第五代传人。她演出传统戏100余场,足迹遍布沁河南北,更把怀梆唱到东南亚地区。

  赵玉清曾感慨,现在很多人已经从情感上开始疏远古老的艺术。“一种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如果缺少与人的情感共鸣,你能指望他积极保护?”

  基于此,赵玉清发动几十名老艺人组建了沁阳市怀梆协会,到处义演,并注重培养怀梆的后备力量。以“小玉清”张素礼为主的几个怀梆名角,逐渐成为新怀梆的传承人。很多怀梆演员提起赵玉清都竖大拇指。“赵老师人品好、水平高。她为了让怀梆传下去,不辞辛苦地在附近村里教学,都是免费。我们都愿意跟她学戏、演戏。”

  目前,怀梆协会扶持农村剧团10多个,免费演出近千场。所到之处,依稀看到怀梆过去的繁盛模样。

  政府主导的保卫战

  近日来,由沁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怀梆优秀剧目百村巡演”活动在乡间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老戏迷跟着剧组走村串乡,过足戏瘾。

  据了解,这次巡演活动由沁阳市怀梆剧团负责演出。演出的剧目既有现代戏《酷情》、《王东明》,也有《五女拜寿》、《红珠女》、《桃花庵》等古装传统怀梆戏。演出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沁阳市文化局局长孔令江表示,此次巡演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优秀怀梆戏,活跃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怀梆得到进一步传承。

  在武陟县,对怀梆的投入也相当巨大。县委、县政府每年为保护怀梆投入3万元保护资金,并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会,号召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从经济上解除怀梆演员们的后顾之忧。

  丁永祥教授说,这些努力已经让怀梆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但保护怀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程,“我们必须一直走下去,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民间力量的推动

  河南涌现的民间文化保卫热潮也正在成为媒体的热点。在本土门户网站的文化遗产专栏和个人博客里,大量民间技艺和杰出的民间艺人开始浮出水面,众多有识之士热心加入。民间力量的推动不容小觑。

  在武陟县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首家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是丁永祥教授一手建立起来的。同时成立的还有“稻花香”剧社。“我们的初衷就是利用民间力量的互动,促进和保护无形遗产,把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下去。”

  丁教授曾率领课题组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和大量的录像资料,这些资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和保护等方面,翔实生动地记录了怀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如果再不把怀梆剧本整理出来,把老艺人的音像资料拍摄保存好,那这个剧种慢慢就彻底消失了。”丁永祥说。

  保护中心的朱顺利主任说,他们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对怀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作者:刘 洋 高 超【原标题:政府主导的“怀梆”保卫战】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2011-05-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