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被后人尊为南宋四大画家之首,其实他48岁时以第一名考入北宋国家画院。待北宋灭亡,他与徽、钦二帝及宫中数千人尽被金人掳去北国时,已是60岁左右了。听说赵构南渡,他冒险脱逃,辗转流亡至临安(今浙江杭州)。时百废待举,朝廷尚无暇顾及画院的恢复,李唐只得流落市井,卖画为生。但是他的北方风格的画,又不为南方民众赏识,买者寥寥,生计维艰。李唐心中郁闷,有诗感叹:“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直至16年后,他复入南宋画院,已经将近80岁了。国破家亡,民不聊生,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极大地影响到李唐的绘画创作。
《采薇图》就是一幅赞扬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历史题材力作。图纵27.2厘米,横90.5厘米,绢本,浅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诸侯孤竹君(国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生前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但在他去世后,叔齐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不受,认为父命不可违,就悄悄地溜走了。叔齐见状,也离家出走。两兄弟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要发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拦住马头谏阻,认为臣子讨伐君王是大逆不道。武王不从,伐纣成功,改天下为“周”。伯夷、叔齐深以为耻,决意“不食周粟”,便一起逃隐至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内),以采野豌豆充饥,最终两人饿死在山里。《采薇图》描绘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度日的情景:崖前林间的坡石上,两人席地对坐,身旁有镢头、菜篮,左边叔齐上身前倾,嘴微张,一手比画,似在讲些什么;右边伯夷则双手抱膝,目光凝视,似有所思。两人发、须修长,面容清瘦,但衣冠不乱,精神矍铄,充分展示其意志坚定、决不屈从之风貌。左边山谷深处,有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无路径,人迹罕至,映衬伯夷、叔齐采薇度日之艰难。衣纹细劲淡荡,顿挫流畅,与山石、树干、枝叶勾皴的粗犷简约、浓重硬挺,似有些不同,却也显得刚柔相济。墨与色的层层渲染,更加重了悬崖幽谷的荒寂深邃,唯独人的衣着留白,使画中人物突现目前。这是一幅人物和山水并重、带有显著的南宋笔墨意趣的佳作。与五代时卫贤《高士图》相比较,笔墨技术和构图立意,都更加成熟。
本文无意对历史人物伯夷、叔齐作深入的探讨,而李唐在国家饱受外敌侵略之际,赞扬了“宁死不屈”的气节,在当时还是颇具现实意义的。画家徐悲鸿曾在文中对此图高度赞赏:“至人物神情之华贵、高妙,是与米兰藏达·芬奇之耶稣,与门兴藏丢勒之使徒同为绘画史上的极峰。” 张德宁【原标题: 宋·李唐《采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