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1023―约1085),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宋神宗熙宁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郭熙师承李成,但又能出新法,画山石创“卷云”和“鬼面”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据《宣和画谱》记载,郭熙善于在“高堂素壁”之上作长松乔木、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意境清旷动人,时称独步。郭熙的艺术成就很高,为北宋李成北方山水画派之健将,与李并称“李郭”。与此同时,郭熙又深究画理,他曾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加以总结,写成了《林泉高致》,由其子郭思整理成书。
《早春图》的画幅左侧中间,有一行小字书款:“早春。壬子季郭熙画。”上钤“郭熙笔”一印。郭熙在画上自题“早春”,画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苏醒、草木发枝、欣欣向荣的景象。
郭熙在《早春图》中,营造出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与初春时节清新恬淡的气息。画面近景是一组大石与生长其上的高大松树。中景以弯转的山石、轻薄的云雾相衔接过渡,承接两座山峰。两峰中的主峰居于画面当中,下临深渊,溪涧从山谷间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伟富丽的楼阁隐约其间,悬崖上有草亭与之相对。画面左侧平陂逶迤,延伸至画面深处。
在如此精致缜密的构图当中,其中的点景人物,则更加精彩,更凸显出画者的匠心。在画面近景左侧巨石后方的岸边上,画者描绘了茅草房和竹篱,一妇人怀抱婴儿,前后二童子挑担,小狗在前面奔跑,一行人正从靠岸的蓬舟登岸回家。右侧则画渔人撑篙、撒网。在中景的山路与桥上,有匆匆赶路的旅人。这些点景人物仿佛是一组流动的音符,贯穿于整个画面当中,不仅为这早春时节的山林间添加了无限的生机,更实现了郭熙所秉持与珍视的山水画所要讲究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至高境界。
郭熙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宋仁宗到神宗年间,并在宋神宗时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随着元丰末年(1085)神宗去世、宋哲宗的即位,他的画不再受到重视。宫中悬挂的他的画作大多被取下来,收到库房中,甚至有记载说被人当作抹布擦拭几案。所幸的是,这幅《早春图》在北宋灭于金后,留在了金朝宫中,被爱好书画的金章宗珍藏。明代初年,此图和范宽所绘的《溪山行旅图》一样,被收藏于明代内府。至清代,此图归著名收藏家耿昭忠、阿尔喜普所有,后归入清宫,并得以流传至今。【原标题:郭熙:《早春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