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平静而肥沃的黄土下,埋藏着曾经的盛世繁华与人生歌哭;这是一段让人充满想象的历史,在这片不大的空域内,历史一次次驻足留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其时天下无人不晓的游侠郭解,有着别样人生的隐者“商山四皓”,都出生在这里。
这是一处充满战火硝烟的所在,因为漫漫轵道、巍巍雄关,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这个地处中原偏隅的地方,总是被王者眷顾,留下了一场一场没有尽头的厮杀。
这是一座商业古城,出土的文物,笃定了它曾经的经济领先地位。
这是一方浪漫而又诗意的家园,曾经,一个美丽的公主被封土于此,由此,诗坛上多了一个美丽的词牌——沁园春。
这就是现在济源市城南3公里处轵城镇地盘上的“轵国故城”。
曾经,因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名都”,这里名扬天下;又因轵国域内的漫漫轵道、巍巍雄关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所有美丽和让人无限遐想的历史,实际上都已成为过去,往事如烟,千年化尘埃,所有的一切,无论多么顽强多么美丽,终久难免雨打风吹去。
所以,2007年9月中旬记者来到这片曾经的神奇土地时,只能靠想象和有限的历史典籍来回溯轵国故城的历史了。
脚下是长满了杂草的小路,身旁是看上去并不巍峨雄峻的小土墙和大片玉米地,陪记者采访的济源市文物局文物科曹国正科长说,这就是“轵国故城”。
虽然事先有过想象,但这样的一座城,其荒芜还是有点儿出乎人的想象。
然而更出乎我想象的,是济源人对“轵国故城”的淡漠,从市区到乡野,从政府到俚俗,问到这座故城,没有几个人知道。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历史,历史总属于过去,属于荒凉,历史总让人想到无常。
但对搞文物研究的曹国正先生来说,不但熟知“轵国故城”,而且还有着特别的感情,他说:“济源人只知道济渎庙,其实他们不知道轵国故城是济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比济水文化还要早,古轵城的始筑年代最迟应在春秋时期。战国时,轵城为晋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中叶,‘三家分晋’,轵先归韩,后又属魏。秦代实行郡县制,设轵县,轵城是秦国重镇之一。西汉惠帝之子刘朝、大将军薄昭先后封轵侯。隋大业初年(605年)轵县并入济源县。在1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轵城一直是中原地区举足轻重的城市之一。它其实也是济源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