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及隋炀帝所定九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康国、安国诸乐皆用铜钹。”《通典—四四乐四》中也说:“钹,二圆铜片,中部隆起为半球形,穿孔以革贯之,两片合击发声,其大者谓之铙,亦统称为铙钹”。另外,《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虽然这三种书的成书年代有所不同,但关于铙钹的记载,大同小异,其所描述的铙钹形状特征,与西平大铜器的大铙和大镲应该是同一物品。西平大铜器主要在新年灯节期间应用,而灯节源于汉代,兴于隋唐,盛于明清。从大铜器的闹年习俗与功能上来说,与灯节的兴盛期也是一致的。
催战乐器落民间
相比较文化部门从历史旮旯里的考证,仪封村村民的说法则来得更为直接。仪封大铜器传人高殿清说,他在小时候,曾听老人们说,大铜器源自窦建德(隋末唐初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的军队。唐朝时,窦建德曾驻扎在仪封南,每逢打仗时,窦建德都会用大铙、大镲和大鼓催战,鼓舞士气。这种场景被村民看到,因而学习并流传下来。仪封村南曾有“窦城”,传说就是窦建德的驻军之地。每种民间乐器似乎都有一个辉煌的传说。但考证仪封大铜器具体的历史年代,则似乎有点艰难。根据西平《康熙志•风俗篇》记载:“天旱辄聚,乡人鸣金击鼓,辇致神像,附其人名曰捉马(俗称擂马子)”;西平《民国志•风俗篇》则说西平大铜器“古已有之”,并在描述西平灯节时说:“各乡农人每值新年过后,元宵节日即结队提灯鸣锣击鼓,赴附近各村镇,任意玩耍……往往夜阑更深,皓月西斜,鼓乐欢呼之声仍然弗绝。”根据西平《康熙志》的记载,乡人鸣的“金”击的“鼓”,跟西平大铜器所用器具无异。
“捉马”祈雨敲铜器
流传在许昌等地的大铜器在清朝年间确实有“祈雨捉马”一说:每年大旱季节,铜器社均会组织求雨仪式。求雨时,先在铜器社找一个偷水者,称为“马子”。这个“马子”反穿羊皮袄,装神弄鬼地跑到村外水塘灌满一瓶水,然后跑向村中搭好的求雨戏台。而铜器社的人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装腔作势地追赶。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来越大,直到“马子”将偷来的水倒在戏台的地上,焚香、烧纸,求神降雨,仪式才算结束。而求雨大戏也就开始了,铜器社的人用一根麻绳编织的麻鞭子竖立在戏台边,麻绳不倒,戏就不停。“捉马”的场景我们今天已经难以想象,但从历史的断编残简中,我们可以感到大铜器在那个年代被人们所寄予的朴素愿望。从西平《康熙志》的记载中,也可以大致推断出西平大铜器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与仪封村大铜器的传承历史基本吻合。仪封村很多人已记不起“祈雨捉马”的传说,而在他们的印象里,大铜器更多地跟灯节联系在了一起。
【缘起】
西平大铜器应该属于隋唐燕乐遗音,算下来,应该有1400年的历史。西平大铜器主要在新年灯节期间应用,而灯节源于汉代,兴于隋唐,盛于明清。从大铜器的闹年习俗与功能上来说,和灯节的兴盛期也是一致的。
驱魔辟邪
灯节会的民间信仰,2010年 12月初一个寂寞的冬季下午。驻马店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没有逢集,大多数的商店落下了铁闸门,偶有开门营业者,也是懒洋洋地坐在门口晒太阳,或与相熟的人侃大山。70多岁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