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这4820个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4820的38%。但是,每个姓氏拥有人口数大不相同,要想更清楚地说明问题,就必须对姓氏的综合情况(包括数量和拥有人口数)全面进行研究。为此,笔者又根据该书提供的姓氏拥有人口资料,对我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逐一进行了考证。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前120大姓及其所占汉族人口的百分率依次是:1李7.94,2王7.41,3张7.07,4刘5.38,5陈4.53,6杨3.08,7赵2.29,8黄2.23,9周2.12,10吴2.05,11徐1.66,12孙1.54,13胡1.31,14朱1.26,15高1.21,16林1.18,17何1.17,18郭1.15,19马1.05,20罗0.86,21梁0.84,22宋0.81,23郑0.78,24谢0.72,25韩0.68,26唐0.65,27冯0.64,28于0.62,29董0.61,30萧0.59,31程0.57,32曹0.57,33袁0.54,34邓0.54,35许0.54,36傅0.51,37沈0.50,38曾0.50,39彭0.49,40吕0.47,41苏0.47,42卢0.47,43蒋0.47,44蔡0.46,45魏0.45,46贾0.42,47丁0.42,48薛0.42,49叶0.42,50阎0.41,51余0.41,52潘0.41,53杜0.40,54戴0.39,55夏0.39,56钟0.39,57汪0.38,58田0.38,59任0.38,60姜0.37,61范0.36,62方0.36,63石0.35,64姚0.35,65谭0.34,66廖0.34,67邹0.33,68熊0.32,69金0.32,70陆0.31,71郝0.30,72孔0.29,73白0.29,74崔0.28,75康0.28,76毛0.27,77邱0.27,78秦0.26,79江0.26,80史0.25,81顾0.25,82侯0.25,83邵0.24,84孟0.24,85龙0.24,86万0.24,87段0.23,88雷0.23,89钱0.22,90汤0.19,91尹0.19,92易0.19,93黎0.18,94常0.18,95武0.18,96乔0.18,97贺0.18,98赖0.18,99龚0.17,100文0.17,101庞0.17,102樊0.17,103兰0.17,104殷0.16,105施0.16,106陶0.16,107洪0.16,108翟0.15,109安0.15,110颜0.15,111倪0.14,112严0.14,113牛0.14,114温0.14,115芦0.14,116季0.13,117俞0.12,118章0.12,119鲁0.12,120葛0.12,合计120大姓共占汉族人口的90.14%,也就是说13亿人中有11.7亿人姓这120个姓。
在这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鹿邑)、张(濮阳)、陈(淮阳)、黄(潢川)、周(汝南、汝州、洛阳)、林(淇县、洛阳)、何(信阳、洛阳)、宋(商丘)、郑(新郑、开封)、谢(唐河、南阳)、冯(新郑、荥阳)、于(沁阳)、袁(洛阳、巩义)、邓(邓州)、许(登封、许昌、鲁山)、傅(安阳)、苏(温县)、蒋(淮滨)、叶(叶县)、阎(洛阳、荥阳)、潘(固始、洛阳)、戴(商丘、民权)、夏(巩义、淮阳)、范(范县)、方(登封、洛阳)、石(淇县、洛阳)、姚(范县)、廖(唐河、固始)、孔(新郑、商丘)、康(禹州)、江(正阳)、史(新郑)、邵(汝南、安阳)、段(辉县)、雷(登封)、汤(商丘)、尹(宜阳、安阳)、武(巩义、安阳、商丘)、赖(息县)、樊(安阳、淇县、济源)、兰(新郑、洛阳)、殷(安阳、许昌)、陶(安阳、淇县)、翟(鲁山、宝丰、叶县)、安(洛阳)、倪(新郑)、严(洛阳)、牛(商丘)、温(温县、洛阳)、芦(洛阳)、俞(新郑)、葛(长葛、宁陵、洛阳),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卫辉、洛阳)、刘(鲁山、偃师、洛阳)、赵(巩义)、吴(濮阳)、徐(安阳、淇县)、孙(濮阳、淮阳)、胡(淮阳、郾城、洛阳)、朱(洛阳)、高(新郑、洛阳)、郭(登封、陕县)、罗(洛阳)、梁(洛阳)、韩(新郑、洛阳)、唐(方城)、董(临颍)、萧(安阳、淇县)、程(洛阳)、沈(平舆、沈丘)、吕(南阳、新蔡、洛阳)、卢(洛阳)、蔡(上蔡、新蔡)、魏(开封、邓州)、丁(开封)、薛(洛阳)、杜(新郑、洛阳)、钟(洛阳、长葛)、姜(南阳)、熊(新郑)、陆(嵩县、洛阳)、白(息县)、毛(宜阳)、邱(淮阳、洛阳)、秦(范县)、顾(范县)、侯(辉县、洛阳)、孟(濮阳)、龙(新郑、临颍、鲁山)、黎(洛阳)、常(新郑)、贺(洛阳)、龚(新郑、辉县)、文(鲁山、濮阳)、施(安阳、淇县)、洪(辉县)、季(开封);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52% 。
如果以前100大姓为研究对象,则前100大姓占汉族人口的87.23%,其中全源于河南者39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42个,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81个,占100大姓的81%,占汉族人口的77.17%。
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再对占汉族人口98.243%的300大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97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115个,二者合计,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212个,占300大姓的7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4.9%。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数是1834个,减去212个,下余1622个,也拥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即使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会有所下降,但是,仍不会影响大局。综合以上因素,经过合理推算,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率约在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河南为何在中华姓氏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概括地说,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自然也是华人姓氏的摇篮。如果进一步分析,把中华姓氏史与河南历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
一、河南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河南正是此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正是母权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该文化陶瓷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姓的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是由图腾转化而成。传说太昊与其妹女娲所处的时代,即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那么,他们所居住的河南淮阳,也当是产生图腾和姓氏较多的地方。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从氏族、部落中的少数家族形成的“氏族贵族”中产生的,而此期中原地区(主要是今河南)氏族林立,正如《史记·封禅书》中所云“黄帝时万诸侯”。中原地区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
二、河南是华人祖先炎、黄二帝和太昊的活动中心
本书第三章,对当今120大姓从血缘关系上进行追根溯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其中,属于黄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属于炎帝族的有6姓,占120姓的5%;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兼属黄帝族与炎帝族的有11姓,占120姓的9%;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120姓的7%。
从姓氏数量上说,120大姓多数属于黄帝族,少部分属于炎帝族和东夷族。从姓氏拥有人口数上说,黄帝族仍占多数,其次为东夷族,再次是炎帝族。据史书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黄帝族主要有两大分支:一为颛顼族,二为帝喾族。颛顼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死后葬于顿丘。顿丘,在今河南浚县北。从其居地与葬地来看,颛顼活动的中心在濮阳及其周围一带,没有大的迁徙。帝喾继颛顼而即帝位,都亳(今河南偃师),死后葬在颛顼陵附近。炎帝原居姜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被打败。《竹书纪年》说他曾“居陈,迁曲阜”,“陈”即今河南淮阳,曲阜今属山东。太昊,亦作太皞、太皓,风姓,是传说中的古帝名,也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号伏羲氏。《帝王世纪》说:“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都陈(今河南淮阳)”。《左传·昭公十七年》也说:“陈,太皞之虚也。”这些资料表明,河南长期是东夷族、炎帝族、黄帝族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三族的多数姓氏自然也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
三、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
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夏朝从开始到桀灭亡,共传14世、17王,历时400多年,其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的黄河、洛河流域。夏禹建都之阳城,即今登封告城镇;后迁阳翟,即今禹州。禹之子启的都城也在禹州,此后,太康居斟寻(今巩义西南),相都帝丘(今濮阳),少康都阳翟,杼居原(今济源西北),后迁老丘(今开封东),胤甲居西河(今安阳东南),孔甲及其子皋均居今偃师,桀都斟寻。除了《史记》所列“用国为姓”者外,夏朝在河南境内还有不少诸侯国,于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都演变为姓氏,如昆吾国(在今濮阳西南)产生的昆吾氏、昆氏,韦国(在今滑县东)产生的韦氏,顾国(今范县)产生的顾氏,葛国(在今宁陵北)产生的葛氏,以及孔甲赐给刘累的御龙氏等。
商朝自汤至盘庚,曾5次迁都:仲丁由亳迁嚣(即隞,今河南郑州),河亶甲由嚣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即耿,在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后未再徙都,这说明商朝的统治中心基本上都在河南。商代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社会,国家机器日益扩大和加强,特别是盘庚迁殷后,达到了奴隶制的兴盛时期,国家机器也空前强大。商代的大奴隶贵族约20多支,有王、诸侯、“多生(姓)”、“多子”等,总称为“百姓”。这说明那时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氏,而广大群众,尤其是奴隶,是没有姓氏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来源增多,姓氏也得到了发展。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族为主体,联结着许多旁系、支系的贵族大家族所构成的统治网,到商朝后期,形成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商王有直接统治区,还分封一批诸侯于商的周围;在诸侯的封地之间,以及诸侯封地的外围,还存在着许多方国部落。这些诸侯国、方国,后来有许多都演变为姓氏。再就是商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官僚机构,设置了许多官员,因而有以官为氏者,如理氏便出自“大理”(掌刑法的官)一官。此外,还有以祖字为氏的,如汤氏;以技艺为氏的,如由篱笆工形成的樊氏、旗工形成的施氏、制陶工形成的陶氏等。
四、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
周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产生姓氏最多的朝代。西周是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立国初期实行的贵族内部层层分封的大封建,为后来的姓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开始出现,大多数诸侯国被强国所吞并,演变成姓氏,因而使中华姓氏空前大发展。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逐渐合而为一,同时无论贵与贱,人们都有了姓氏,不再是“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因而姓氏基本上普及,并相对定型,此后没有更大的发展。
西周虽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但在建国初期便营建了洛邑,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阳便成了东周的统治中心。据初步考证,从周初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分布于今河南境内的,有周朝同姓(姬姓)国20多个,异姓国40多个,合计60多个,约占诸侯国总数140多个的二分之一弱。见于文献记载的有:东虢,在今荥阳东北;北虢,在今陕县东南;管,今郑州;蔡,在今上蔡西南;康,在今禹州西北;卫,今淇县;毛,在今宜阳东北;沈,在今平舆北;雍,在今焦作西南;原,在今济源西北;邘,在今沁阳北;应,在今鲁山东;韩,今新郑;魏,在今开封西北;凡,在今辉县西南;蒋,在今淮滨东南;茅,今修武;胙,在今延津东北;祭,在今郑州东北;郑,今新郑;庸,在今新乡西南;胡,在今郾城西南;赖,在今息县包信镇;戴,在今民权东;谢,在今唐河、南阳一带;邓,今邓州;霍,在今临汝西南;陈,今淮阳;黄,在今潢川西;江,在今正阳东南;宋,在今商丘南;许,在今许昌东;吕,在今南阳西;申,在今南阳北;东申,在今信阳北;焦,今陕县;杞,今杞县;葛,在今宁陵东北;厉,在今鹿邑东;崇,今嵩县;封父,在今封丘西南;畴,在今鲁山东南;阙巩,在今巩义西南;程,在今洛阳东;房,今遂平;共,今辉县;息,在今息县西南;郐,在今新密东北;密,在今新密东南;苏,在今温县西南;蓼,在今固始东北;飂,在今唐河南;樊,在今济源西南;邶,即今汤阴北城镇;单,在今济源东南;南燕,在今延津东北;弦,在今光山西北;柏,在今西平西;道,在今确山东北;滑,在今偃师西南;顿,在今项城西;项,即今沈丘;潘,今固始。这些大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演变成为姓氏,同时,诸侯的子孙以采邑名、官职名等为氏,又形成一大批姓氏。由此可见,河南是在姓与氏发生重大变革,姓氏空前大发展、基本普及和相对定型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
五、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
古代的“得姓受氏”,与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及政治、经济状况等条件有密切关系,而河南在这些方面则独具优势。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位居中原腹地,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于农、林、牧、副业发展,古代的手工业发达,又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人口密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夏朝建立至民国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而使河南成为古都最多的地区。中国有七大古都,河南就占3个,即洛阳、开封、安阳。河南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正是河南成为中华姓氏主要发源地的先决条件,因为:
㈠历史悠久,产生的姓氏必多。中华姓氏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有人称河南“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一座浩瀚的中国古文化博物馆”。从这种意义上说,河南的历史包含着中华姓氏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正是由于河南历史与中华姓氏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以才孕育出了众多的姓氏。
㈡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众。具体地说,人口密集,职业部类必繁,居住地必广,因而以各种技艺为姓氏的、以居住地为姓氏的以及以其他方式得姓者必多。周公旦于西周初平定武庚与“三监”叛乱后,分封给卫国和鲁国作为种族奴隶的“殷民十三族”,大部分属于以技为氏,是在殷商都城一带形成的,均出自河南。在河南境以地为氏者,有出自郑国的西门氏与东里氏、出自卫国的北宫氏等。
㈢建都频繁,得姓的机会必广。首先,建都多标志着历史上出现的国家多,因而以国为氏者就多。其次,国都是国王居住之地、文武百官云集之所,是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应时因势兴起的新姓氏就特别多,诸如国王赐姓,一些生有爵、死有谥的王公大臣的后代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谥为氏、以字为氏,等等。在源于河南的姓氏中,与都城有关者相当多,真可谓不胜枚举。
六、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
黄河两岸的中原,原本是汉族长期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西晋末年大战乱的推动,从“八王之乱”开始,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地区流亡,而居住在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则大量内迁,至北朝时期达到高潮,历时长达三个世纪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各族人民相互影响,总的发展趋势是与汉族融化成一体,从而形成了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其中,大规模地迁入今河南境内,施行与汉族同化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魏。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政权,统一北方后,为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接着,进行汉化改革,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汉服代替鲜卑族服装,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令鲜卑人改姓并自称河南洛阳人等等。改姓数量,一说有300多,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其中被列入当今120大姓的就有25个。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构成了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使河南成为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源于河南诸姓的先民们,植根于中原沃土,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作者:谢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