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鹤壁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2015/10/10 16:00:26 点击数:584 【字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形态各异的万福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剪裁布料。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画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黄贵莲展示母亲留下的万福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形态较原始的万福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贵莲和她的“万福虎”

这是老虎的一家。

      “欢迎来到我的老虎世界!”10月12日,在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田庄,记者一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浚县万福虎”传承人黄贵莲家的小院就受到了热情地招呼。在她不大的屋内,柜子里、窗台上、冰箱上摆满了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布老虎,它们是黄贵莲亲手制作的万福虎。她的这些作品曾受到著名民俗专家倪宝成、乔台山的高度赞誉。目前,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浚县万福虎”已经启动了申报省级项目的程序。

     “我的万福虎可多了,有上山虎、下山虎、立虎、卧虎、双头虎、单头虎、虎背虎、虎骑虎,虎虎生威送幸福。这是虎山,这是虎家庭,虎爸虎妈和孩子;还有双头老虎枕,更是吉祥又增福。”说起自己的作品,黄贵莲滔滔不绝,“这些都是我在母亲缝制老虎枕的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母亲去世后,我从她的遗物里翻出了万福虎,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研究制作万福虎,也算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黄贵莲告诉记者,自己制作的万福虎原型是母亲遗留下来的老虎枕。据相关资料记载,浚县万福虎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浚县田庄黄氏系洪洞移民后裔,布玩具万福虎缝制技艺为其家传技艺,母女相传,其先祖来浚后,家族和技艺一并落地生根,黄贵莲为第十二代传人。

    传统制作万福虎所用布料均是农家纺织的粗棉布,质量差别较大,如今布料的选择已很多,绸缎、金丝绒等布料均会使用。一只万福虎共需24块布,象征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寓意平安吉祥,缝制时密密缝织,以免破损开裂。虎皮缝好后,于下腹留口处装入锯末或棉絮、谷糠等填充料,万福虎主体成形。

    成形后的万福虎如果于虎头上绘出耳、目、口、鼻,虎身绘出各种花卉,成品叫“画虎”;用多种色彩的布料剪成虎的耳、目、口、鼻和各种花卉,分别粘贴于虎的各个部位,成品叫“剪贴虎”;在万福虎上运用刺绣手法绣出花纹叫“绣虎”,“绣虎”系列因为要用到正针、横针、竖针、长针、短针、拉链针、交叉针、平行针、倒口针、倒锁针、扫针等十几种针法,所以是最难的,也就成为万福虎中艺术品位最高的一类。

    从选料裁剪,到做好装包,绘上图画,十几道工序,要花上几天时间,有时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做好一只万福虎。除了作为展览品、民俗专家收藏品,黄贵莲这些心爱的作品很少出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淇河晨报(2014-04-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