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今年春节,在故乡逗留一个多星期,正是就近旅游的良机,但我并未去安阳殷墟、红旗渠、岳飞庙、袁世凯陵墓等比较著名的地方,而是带上三个儿子去了马氏庄园,流连整整一天。
马氏庄园,被专家称为“中原第一大宅”,已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一片规模庞大的青砖灰瓦建筑群,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比山西乔家大院大一倍多。建筑群由南、中、北三个区域组成,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6路建筑22处院落,有厅、堂、楼、廊、室等400余间,布局匠心独具,庄重典雅,构建严谨。除北区、中区东路外,每路均由4个四合院组成,前后开九道门,老百姓俗称“九门相照”。庄园建于清光绪至民国中期,营建时间长达五十多年。进入庄园,但见清式镂窗雕门,样式各异,决无雷同;屋面飞檐翘角之下,画栋雕梁,虽已显得斑驳陈旧,但你会体味到它昔日的光彩炫目。庄园内牌匾楹联,琳琅遍布,更会使你品味到昔日高雅的诗风书韵。
刚进庄园大门,我就对儿子们讲,咱们今天来此游览,不仅仅是让你们来观赏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了解马氏家族当年的显赫荣耀,更重要的是让你们设身处地地接收一次昔日主人爱国为民并能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可贵情操的教育。
马氏庄园是清末头品顶戴,两广总督马丕瑶的故居。现隶属于安阳县蒋村乡蒋村。他是清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曾历任山西平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河南巡抚。曾在开封创建官书局,惠及读书人而广施教化。倡办蚕桑,开设机坊促进了当地丝绸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授广东巡抚,旋授两广总督。中日甲午战争之际,积极修复海防设施,选拔任用有才能的将领,组织乡民,兴办团练,加强武备,御侮卫国。当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他异常忧愤,咯血而逝于任上,享年64岁。
马氏庄园和中国近代史曾发生过一定的联系。
清光绪年间,庄园曾接待过两个历史名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二人下榻处位于庄园中区中路的第三进院正房。1901年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惶逃离北京,往西安避难,1902年1月1日车驾抵达彰德(安阳)暂憩,马丕瑶的儿子马吉樟奉命前往觐见,在奏对中,他微窥慈禧嫌府衙馆舍简陋,乃奏请二圣驻跸马氏庄园,慈禧准奏,于当天赶赴安阳县蒋村,下榻马氏庄园。慈禧太后入住正房,她所睡的床是黄花梨木雕成,其价值与黄金等价。光绪皇帝入住东厢房所睡的床为黑檀木雕成,其价格也不菲。据“马氏族谱”记载,太后与皇上走后,因这两只床为圣上所御用,该房间就永久地锁封,只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启三天,一为空气流通,排潮去霉,二为慈禧,光绪遥拜。
在抗日战争最惨烈的1939年冬,日酋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在马氏庄园指挥日军进攻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听说该庄园曾接待过光绪皇帝,遂下令不得对庄园焚掠破坏,这两只床才有幸保存下来。
“不爱钱,不殉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这是马丕瑶的座右铭,也是马丕瑶这个农家子弟读书仕进的人生准则和为官之道。
马丕瑶出身贫寒,通过苦读步入仕途,为官30多年,勤政务实,恪尽职守,忠心爱民,政绩卓著,官声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信赖,被百姓称为“马青天”,被光绪皇帝褒奖为“百官楷模”,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光禄大夫”这个文官最高荣誉名号。慈禧太后为他题写的“寿”字中堂屏,长2.87米,宽1.08米,至今仍挂在庄园大厅正堂墙壁上。
笔者家乡距马氏庄园仅十多里路,从小就听老辈人讲述马家的轶事。马家喂有骡马四十多匹,每至春耕和秋天犁地时,拴到蒋村村外南场上,任由没牲口的贫困人家使用。马家还常年开设粥棚,供讨饭乞丐食用。马丕瑶经常写信督促家人,办好这两件事。他在信中说:舍一餐,可活一人之命;舍一牲畜耕一日之田,可保一家一年温饱。事虽小,莫以善小而不为。光绪十六年,马丕瑶在河南巡抚任上,趁暇回乡。时值初冬,他独自一人骑驴去阜城(距蒋村8里)姐姐家,走到一处大陡坡中间,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满脸淌汗,敞胸露怀,在路旁歇息,前面停放者一辆装着满满两筐煤的木独轮车。马丕瑶从驴背上下来说:“车重坡陡,我帮你拉上去。”他一手牵驴,一手把拉绳往肩上一搭,弯腰拉车,上到坡头。通过交谈,知道这人父母双亡,因家贫无力娶妻,仍是单身,马丕瑶深表同情。谁知这人竟长叹一声说:“我要是能娶上马丕瑶的闺女,就不用天天推车卖煤受这份罪了。”马丕瑶笑着说:“我听说马丕瑶三个闺女都嫁人了,如果有第四个,一定嫁与你,可惜、可惜。”说罢骑驴而去,正巧蒋村的一个人走到旁边,一脸愠怒地说:“你知道刚才给你拉车的是谁?他就是马大人马丕瑶,你真是狂妄无理!”马丕瑶远远听见,扭头喊道:“他说的也在理,不必责怪,不必责怪!”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做官”,马丕瑶居住的正房大门两旁柱子上的对联,是马氏族人的修身之道,自马丕瑶之后,马家可称书香门第,诗礼传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庄园内有读书楼,楼下东西厢房为东西塾,分别是13岁以下男孩和女孩读书的地方。13岁以后,学习好的孩子才有资格上楼读书。要进读书楼,只能由梯子上去,随即把梯子搬去。读书的孩子就与外面断绝了联系,只好按老师所教的内容一心一意地学习,到吃饭时间,有专人送上去。傍晚,老师检查当天的学习内容,如没完成,必须在楼上补习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老师上楼检查直到满意、批准,才能下楼。
我们徜徉在马氏庄园内,走过一处又一处院落,看着这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经过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土地改革、1958年的大搞钢铁、大办公共食堂、特别是“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政治风暴,整座庄园却完好无损,孩子们给我提出了两个尖锐的、既难回答又好回答的问题:一、你说马丕瑶两袖清风,为官清廉,怎么盖得起如此规模宏大的庄园?修建庄园的钱财从何而来?二、马氏庄园为什么会保存得这么完好?
如果你较完整地了解马氏家族的历史背景,了解了马丕瑶儿女在近代史、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至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这两个问题自然就有了圆满的答案。
马丕瑶膝下四男三女,他们俱饱读诗书,学有所成,并且都有远见卓识。在中国清末民初风云变幻的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马丕瑶长子马吉森两榜进士出身,曾在光绪朝晚期任礼部、兵部、刑部侍郎。宣统元年(1909年),他痛感国事日非,不满朝廷一味对外屈辱投降政策,愤而辞官,在清末“实业救国”口号的影响下,顺应社会潮流,师从清末南通状元、开拓中国机械纺织工业道路、曾任孙中山民国政府实业总长、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的张謇,并在其帮助下,创办了安阳广益纱厂(公私合营后为国营豫北棉纺厂)、安阳六河沟煤矿(公私合营后为国营邯郸峰峰矿务局观台煤矿)等实业,并出任彰德府商会会长。次子马吉樟,两榜进士出身,历任满清翰林院编修、湖北提法使、按察使、北洋政府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校、袁世凯总统府内史,北洋政府秘书长等职,深受满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袁世凯、段祺瑞的赏识和器重。后不满于民国总统徐世昌、政府总理段祺瑞对外卖国投降、对内独裁统治的政策,步其兄后尘,弃官从事实业,在北京、天津、保定、彰德、苏州等地创办了多处企业。马氏庄园前后营建半个多世纪,耗费银两过亿,此为其主要来源。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马丕瑶最小的孩子三女儿马青霞。她未出嫁前,在娘家单独居住的绣楼,名为“思无邪斋”,这个名字与她的生平经历可谓非常吻合。马青霞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杰出的女志士。她18岁嫁到彰德府首富刘家,25岁丈夫去世,终身未再嫁,成为拥资亿万的富孀。她忧国忧民,见识高远,胸怀大志,不惜重金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办免费“义学”,助贫困学子读书;建“孤贫园”,收养弃婴和残疾幼儿;设“刘氏义庄”,收留生活无出路者到义庄学习劳动技艺。曾被光绪皇帝诰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她的思想能随着时代的革命洪流,与时俱进,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谋求人民群众的民生和民主;为妇女的翻身解放捐巨资办学校。辛亥革命前后,她深受“科学救国”、“教育兴国”思潮的影响,在北京创办了“豫学堂”,专门招收流落在北京的河南籍失业青年,男女不限,分设校舍,免收任何费用,开设缝纫、刺绣、木作、绘画、修建等专业,颇类现在的技工学校。辛亥革命的第二年(1913)年,在河南开封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华英女校”、“蚕桑女校”、只收学生少量的膳食费。后因蔡元培(时任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校长)的邀请和推荐,又担任了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以此结识了鲁迅、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在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洪流中,不遗余力地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倾其家资资助孙中山先生所发动的惠州、河口、广州等地的反清武装起义。在孙中山、黄兴等人筹建中华民国、财政极度匮乏之际,马青霞又拿出巨资以解燃眉之急。孙中山先生称誉她为“巾帼英雄”,并特意为她题词“天下为公”。鲁迅先生称誉她“才貌双全”、“中国女杰”。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后,当时上海申报专门发文评论她“南有秋瑾、北有马青霞”,并被多家报刊转载。
当孩子们在“思无邪斋”前了解了马青霞的生涯事迹后,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他们议论说:“我们年轻人都应该学习马青霞的高尚情操,为祖国的复兴、崛起而学习知识,贡献力量。”
庄园中区西路的第三进院落,有一棵“龙抱槐”,一株胸径约20厘米的葛藤,犹如一条巨龙,平地卧起,向上缠绕在不远处的古槐身上,成为马氏庄园内的一大奇观。这个院落更有纪念意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1947年,该院落曾是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西、东厢房分别是刘伯承。邓小平的住处。著名的“鲁西南作战会议”就在堂房(当时为作战室)召开。会议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在此作出了“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决策,从而拉开了解放战争人民军队向全国进军的序幕。
马氏后裔,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建国前后到现在,大多从事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他们遍布海内外,就在我们游览的前一天,马豫生(马丕瑶四世孙,美国哈弗大学空间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携儿孙远涉重洋回到马氏庄园寻根祭祖。马氏后裔中,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奉献着他们的聪明与才智。
马氏庄园能历经多次战乱、世事沧桑和社会变迁而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在1946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周围村庄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呼吁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庄园房产,不得随意分给其他人,应由政府统一管理。在“文革”“破四旧”的狂潮中,周边多所初高中学校的学生们,组成“红卫兵”,联合起来,日夜站岗放哨,不准“破四旧”的人进马氏庄园。据说这些学生都是奉了家长之命,自觉组织起来的。从马氏庄园有幸躲过那场席卷全国的浩劫而独独保留下来,我们可窥见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民心民情。以小比大,这颇有点类似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和平解放。二、解放前,安阳县立一中,旧县府的一些机构,曾设立于马氏庄园。解放后,安阳县立一中、水冶镇中学、蒋村乡中学、蒋村小学、乡政府、医院、供销社等全部机构俱设于庄园内,变为了人民的公共财产。
太阳已经隐没于地平线下,但我们依然游兴未尽。在最后一抹晚霞的辉映下,回首这片气度恢宏、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落,我想,马氏庄园不应仅仅是旅游载体,更应该解读它的历史传承、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