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址日探秘
图一为昼锦书院曾经的藏书楼——奎楼。
图二为坐落在黄华山中的慈明院。
继承书院遗风 新建院内碑廊
1740年,知府李渭奉巡抚檄设立书院,将昼锦堂改为昼锦书院。昼锦书院现址位于文峰区东南营街韩魏公祠中。
“老安阳”都知道,在文峰区东南营街韩魏公祠中有个昼锦书院。祠堂东部是昼锦堂的旧址,现在依然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在昼锦书院的最北部有一座两层的砖瓦建筑,名叫奎楼,曾是昼锦书院中的藏书楼。奎楼的周围用半米高的栅栏保护着,虽有些残破,但更显示出了建筑的沧桑之感。在奎楼的南侧,有几棵古老的国槐,据昼锦书院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棵树龄已经有900年了,繁乱的树枝有的延伸向空中,有的垂落至地面,宛如一位老人一样,默默地注视着昼锦书院一点点的变迁。
“昼锦堂是北宋名将韩琦在至和年间出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园修建的一座堂舍。”《安阳市志》副主编、史志专家吕何生说。据《安阳市教育志(1840~1987)》记载,1740年,知府李渭奉巡抚檄设立书院,将昼锦堂改为昼锦书院。作为府立书院,昼锦书院的课程以诗赋、策论、制艺为主。1904年至1921年,它曾三度改名,分别为彰德府中学堂、河南省立安阳中学、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1930年又恢复省立安阳中学的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校名曾几度更易,1958年至今,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
从昼锦书院到现在的市第五中学,一路以来继承了古书院的遗风,以教书育人为本。当时的省立十一中,培育出了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人物。
现在的昼锦书院内正在施工,据市区文物景点管理处主任王继伟介绍,书院内正在修建碑廊,今年年底将与市民见面,同时也填补了安阳没有“碑廊”的空白。届时,碑刻爱好者也可以将自己收藏的碑刻拿到此处进行展览。
为荆浩隐居地 现筹建新画院
“山水画开宗巨匠”荆浩在唐末为躲避战乱,隐居在林州洪谷山。
提起五代山水画大师荆浩,相信您一定有所耳闻。林州洪谷山便是荆浩曾经的隐居之地。唐末为了躲避战乱,荆浩隐居在此写生作画,创立了“全景式山水画法”,被称为“山水画开宗巨匠”。
一代山水画大师曾经居住的地方,风景一定很美吧?他的隐居处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有没有为后人留下诸如“荆浩画院”之类专门作画或学习的场所呢?相信来到洪谷山荆浩隐居处后,会揭开所有的谜底。
从林州洪谷山风景区停车场出发,步行近40分钟的山路,穿过层层陡峭的崖壁,会看到了一块刻有“荆浩隐居处”的石碑。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石缝间到处可以看到流动的清澈山泉。如此美丽的风景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画中。
这里并未看到古老的建筑和专门写生的场所,而在石碑旁,有一座两层的白色建筑,院内坐着几个正在晒太阳的人。“这里是荆浩画院吗?”听到询问声,一位在此服务的义工走了过来。据她介绍,这里现在是接待旅游团居住的地方。但时常有人慕名而来在此写生,尤其从每年的4月开始,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画家都会来这里寻找灵感,写生作画。
传说中的“荆浩画院”是否真的存在?据林州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林州只有荆浩隐居处。但是今年初,荆浩艺术研究院与林州市人民政府在郑州市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林州太行大峡谷合作建设荆浩艺术研究院洪谷画院,目前该项目正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黄华山为隐居处 书院遗址无处寻
黄华书院原在林县县城西南部,在历史上曾经历多次废弃和重修,最终迁至林县县城东部。目前,黄华书院原址具体位置不详。
“这就是黄华书院了。”在林州市黄华山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从停车场到慈明院步行约20分钟后,记者终于来到了黄华山风景区慈明院——传说中的“黄华书院”。一些游客停下登山的脚步,在此欣赏山中宜人秀丽的风光。记者遥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仿佛可以看到当年金代文人王庭筠在此吟诗作画的情景。
在慈明院常年居住的李大爷说,此处便是黄华书院,王庭筠曾在这里读书并收有学徒,但现在已改为宗教活动场所。难道黄华书院真的在这里吗?古老的书院真的摇身变为寺院了吗?
带着种种疑惑,记者咨询了吕何生先生。“你说的那里不可能是黄华书院。”吕何生肯定地说,“说起黄华书院,它的经历比较坎坷。黄华书院原在林县县城西南部,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已经废掉了。在万历年间,知县张应登重新修复。虽然在清代康熙年间也曾两次修葺,但在乾隆年间又废弃了。1803年,知县邹蔚祖移建黄华书院于林县县城东部。之后书院又两次增修。1904年至1923年,黄华书院先后改名叫黄华小学堂、官立高等小学堂、县高等小学校、县立第一小学校。1926年,在这里建立初级中学校。此后,林县县立中学也设在此处。”
黄华山是金代著名诗人、书画家王庭筠在公元1181年至公元1190年,隐居、读书、写诗、作画之地,但并不是黄华书院真正的所在地。据《重修黄华书院碑》中记载:“林虑为河朔名山,自金学士王公庭筠选胜而来,为院校书。以黄华老人自命,后人沿之,遂名其院,是中州书院唯此为先。”由此可知,王庭筠曾在县城一所书院“校书”,该书院以其字号为名,为“黄华书院”。
现在黄华书院的原址还是学校吗?在采访过程中,林州市相关单位和一些市民大多依然认为黄华书院位于黄华山风景区,即王庭筠隐居读书之地,对于黄华书院在县城东部一说基本无人知晓。而黄华书院原址具体位置不详。
安阳古书院觅踪
重建中小学堂 延续缕缕书香
1603年,知县王廷谏兴建欧阳书院,院址在城内东南隅(今滑县城关新盛街南头),新址位于旧址西南方向约700米的地方。
在滑县欧阳街村有所欧阳中学,不少人说这所中学就在欧阳书院的旧址上,但也有不少村民说,欧阳书院旧址在欧阳中学的东北处。
听说记者要来探访欧阳书院,村民齐大爷十分热心,他从村口徒步几十米带领记者前往欧阳书院的旧址。转过几个弯,在村民齐大爷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来到了村民所说的旧址处。只见这里一排排普通的砖瓦平房,不算平整的村间土路通向远方,看起来跟村里的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让人很难与当年赫赫有名的欧阳书院相联系。在墙角处,村里的几个孩子正在大声朗读,一阵微风拂过,我仿佛看到当年欧阳书院内学生读书专注的神情……“原来这片就是欧阳书院,那边还有个种满芦苇的水坑。”卢大爷的话打断了记者的思绪,他边说边指给记者看。“听老人说,1938年鬼子占据滑县城,学校房屋全被毁坏了,成了一片瓦砾。”卢大爷今年79岁,1977年左右,他一家搬到欧阳街村,那时候这里已经全部变成民房。关于欧阳书院的故事,他也是从老一辈那里听来的。
据《安阳市教育志(1840~1987)》记载,1603年,知县王廷谏兴建欧阳书院,院址在城内东南隅(今滑县城关新盛街南头)。其实,欧阳书院原名并非“欧阳”,它曾有三个名字。书院原名为秋声书院。“秋声”这个名字的来历源于欧阳修所作的《秋声赋》。清朝顺治年间易名为画舫书院。康熙二十三年,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滑州为官,又易名为欧阳书院。
“欧阳书院具有很大的感召力,文脉传承,培养了一代代学子。”《安阳史志》副主编、史志专家吕何生介绍,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在1903年8月,书院改名为欧阳学堂。此后先后易名为景贤学堂、官立两等小学堂、县立高等小学校和县里第一学校。这所学校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欧阳书院新址位于旧址西南方向约700米的地方,记者来到新址,发现新址四周大门紧锁,目前还在施工阶段。“文化园内主体结构现已完工,只剩下古建筑彩绘和绿化方面了,预计明年10月完工。”滑台大云寺文化园经理张怀宇说,2010年4月19日,滑台大云寺文化园由郑州大学规划设计院和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共同规划设计,总投资人民币1.6亿元~1.7亿元,占地192亩,建筑面积15340平方米。
据了解,滑台大云寺文化园由四大区组成:除了欧阳书院、国学和古书院文化游览区,还有明福寺塔展区;以大型仿唐古建筑群滑台大云寺为主的,唐文化和佛文化游览区:以明福寺塔为核心从南往北的建筑物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梅挚溪园文化游览区。
学者崔铣修建 山长为马吉樟
后渠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地址在市小颜巷中段路北,现址不详。
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在商贩的吆喝叫卖声中,记者终于来到了小颜巷。小颜巷路面平整,巷子两边是整齐的民房,但小巷固有的古朴韵味仍犹存未减。阳光下的小巷内一片寂静,越发透出这条小巷的仁礼厚重之感。
记者询问了居住在老城里的上了年纪的人后渠书院的位置,老人们都说没有听说过。记者又询问路边一商贩后渠书院在哪,商贩也不知晓。“后渠书院是什么?”商贩似乎很感兴趣,待记者向其解释后,他似乎恍然大悟。“你所说的后渠书院应该就是这里。”他指着崔铣祠堂东边的一排二层民居说,”我小时候记忆中这里是一个古书院,但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后渠书院中的‘后渠’二字源于‘后渠书屋’,是明朝崔铣在家乡修建的一个书斋。”吕何生对记者说。据《安阳市教育志》记载,后渠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地址在小颜巷中段路北。“说起后渠书院,不得不说起马吉樟。光绪21年,马丕瑶去世了,第二年,他的二儿子马吉樟辞官回家,就在那个时候,他当过后渠书院的山长。”吕何生说。
“当时人才萃集,声望颇高。”吕何生说。有民国《续安阳县志·教育志》记载:“其实人文蔚起,颇极一时盛况。”后来停止科举改兴学校,后渠书院先后改为县立小学和女校。
遗址早已不在 记忆封存史书
地址在安阳老城西南部乾明寺(俗称“小白塔”)附近。
“缑山书院已经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有封存在史书中的那些记忆……”吕何生说。
金代末年,杜英隐避于缑氏山中,曾在山西一带教授学生,当时的学者都称他为缑山先生。元代至正年间,河南部使报请建立书院,经廷议核准,以缑山为号,命名为杜文献公缑山学院。地址在安阳老城西南部乾明寺(俗称“小白塔”)附近。虽然书院已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但老城里仿佛还散发着缕缕书香……
相关链接
安阳市学校教育源远流长,除了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形式,还有官学和私学。
据《安阳市教育志(1840~1987)》记载,在殷商时期设立的贵族学校序、庠、学、瞽宗,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学雏形。官学按其设置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明、清两代的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县学,这些都统称为儒学,在城镇、乡村设立社学。“儒学是官府设立的,一般设立在府治的叫府学,设立在州治的叫州学,设立在县治的叫县学,是秀才读书的场所。”吕何生对记者说。儒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考课,为科举服务。社学是元、明、清三代设在城乡的地方学校,有官立、私立等多种形式。
清代,安阳除官学之外,城乡大多设有义学和私塾,这就是私学。私学大多都是启蒙教育,属于初等教育或者基础教育范畴,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免费对穷苦子弟进行初级教育的义学,另一类是酌收学费的私塾。《安阳市教育志(1840~1987)》记载:“清代彰德府属各县设义学29所,府城(安阳县城)13所。”